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吗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在北京的一家菜市场遇见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顾客手拿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指着菜贩说,微信上都说了,这种黄瓜有“毒”!惹得路人纷纷驻足,菜贩不服:凭什么这么说?顾客说,这些花为什么不谢?都是激素闹的,而激素的成分和避孕药一样。
  部分黄瓜“顶花带刺”是自然现象
  “黄瓜‘顶花带刺’是否真的使用过激素?”答案是:有的黄瓜还真使用了。
  “那么,使用过植物激素的农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答案是:安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研究员回应,“避孕药黄瓜”纯属谣传。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性的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因为黄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具有激素的作用,而避孕药也是激素。结果,传来传去,最后传成了黄瓜使用避孕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钟凯博士介绍,“顶花带刺”黄瓜属于单性结实,是生物学固有特性,不存在安全隐患。黄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也出现两性花。黄瓜果实为假果,是子房下陷于花托之中由子房与花托合并形成的。黄瓜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果,称为单性结实,这样就结出了“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在保护地中进行黄瓜栽培,由于受低温、短日照、弱光等影响,黄瓜植株生长势弱,生长缓慢。黄瓜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雌花数量多,坐果率低,影响黄瓜产量,因此,常常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浓度约为50毫克/升的氯吡脲药液涂抹花柄,以提高坐瓜率、增加产量。
  钟凯指出:冬春季节生产的“顶花带刺”黄瓜,部分是由于黄瓜自然单性结实产生的,也有的是使用氯吡脲产生的黄瓜单性结实而出现的,并不是传说的使用“避孕药”所致。
  除了避孕黄瓜的传言,“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黄瓜买弯,韭菜选短”等流行帖又多了起来。
  “直黄瓜、弯黄瓜都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形成。生长条件决定黄瓜弯直的比例,品种也有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栽培与生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表示,一般来说,直黄瓜才属正常。
  于贤昌表示:“在植株生育环境不好的前期,温光条件不良,植株生长不健壮,或者后期植株早衰时,在黄瓜花上涂上浓度适宜的氯吡脲可改善果实的生长状况,也可减少弯黄瓜的比例,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氯吡脲正常使用对人体无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专家所说的氯吡脲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王强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农业投入品,由人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从植物体中直接提取,俗称植物激素。它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对人体生长发育无作用和影响。
  王强进一步解释,激素是生物体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缺乏激素或激素不够,会直接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植物激素针对植物起作用,动物激素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两者的作用靶标和机理完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叫植物外源激素,它的作用与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的植物内源激素相同或类似,但它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对人体生长发育无作用和影响。
  王强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技术措施,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约有40多种,如乙烯利、赤霉酸、萘乙酸、吲哚丁酸、多效唑、矮壮素等,主要应用在水果、蔬菜、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如欧盟已登记了26个有效成份和197个制剂产品,允许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登记范围内的农作物上使用。
  王强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促进或抑制茎、叶、根、芽、花的生长或果实成熟、保花保果或疏花疏果、提前或延长休眠、促进果实增大等作用,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成熟等目的,因而部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实现其最佳生产效果和营养品质表现。如小麦使用多效唑可防止倒伏;梨树施用赤霉素可减少因气温、营养、媒介昆虫等原因造成的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用氯苯胺灵处理马铃薯可抑制发芽,避免生物碱中毒。
  在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作物可以依靠自身的植物内源激素活性起作用,并通过品种、栽培、施肥、防病治虫等措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只有在极少数植物内源激素不足以调节和控制植物预期生长发育时才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没有发生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例
  王强介绍,与其他农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纳入农药范畴管理,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病治虫除草的农药,其产品属于低微毒性,使用量很少,产品安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也会或多或少地在农产品中形成一定的残留。但是与其他农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是十分微量的,降解又快,使用均在花期和坐果初期,离采收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在成熟、收获期农产品中的残留量很低,即使个别产品有残留,也是微乎其微。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监测的情况良好,市场监测没有发现残留超标的样品,上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王强说,从农业部对农产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监测评估情况看,收获期农产品中残留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样品仅为极个别,即便个别有检出,但残留的量值也极低,几乎处于检不出的状态,远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残留限量值。市场监测没有发现有残留超标的样品,均符合国家法定食品食用安全要求。在国际上,未发生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相关的食用安全事件。
其他文献
期刊
(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达8~10月龄时,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体况过肥、某些疾病等,都会导致适龄后备母猪不发情.这种情况可用下列方法处
1.流行特点.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交替季节较多发.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1~8周龄的鸭都易感,但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1周龄以内及7周龄以上的
期刊的“卷首”文章,多见一期编发一篇,喻为独树一帜;有时一期也编发多篇,难度较大,蕴含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之意。近览《农家参谋》今年第4期上旬刊,发现刊登在“卷首”的一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介入时机的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60例患者。3组
点评摄影就是光影的艺术。这幅作品较好地反映了西部小镇宁静的夜色之美,桥上的灯光与河上的倒影相映成趣,如一轮明月。如在后期处理时再下点功夫,作品会更加完美。 Comment
期刊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BF)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亲水型BF组每组各20例与复合型BF组每组各20例。在患者机械通气开始时,将BF连接在气管导管与呼吸机
近年来,许多手机用户都有一个感觉——垃圾短信少多了,以往每天都能收到几条甚至十几条垃圾短信,现在几天也收不到一条。垃圾短信这个多年未能治愈的社会顽疴,好像在短时间内
人物名片喻树迅,棉花遗传育种专家。1953年11月出生于湖北麻城,197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