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岁全聚德的资本学步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20日上市的全聚德创造了很多纪录:开市一小时内,换手率超过六成,创最快换手纪录;开盘首日换手率87%,创今年新高;开盘当日即被临时停牌15分钟,创新股上市首日最快停牌纪录。
  接下来的情形则更加复杂而混乱:全聚德上市至今,因为股价异动遭受先后7次停牌,其中还分别于去年12月12日、12月19日中午2次被深交所特别停牌,要求自查。但在这个过程中,全聚德还是创下了10个涨停板的纪录。
  这段不长的日子里,随着全聚德股价的上下波动,掺杂于其中的监管层、所谓的庄家、散户、全聚德集团,以及置身事外但又忍不住凑热闹的旁观者,都沸沸扬扬了起来。
  


  但现在的全聚德集团尴尬的沉默着,一位和《英才》记者数次交谈的员工说:“最近集团给员工都培训过了,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每个人都培训过。”全聚德某生产基地的主任缓缓对《英才》记者道来:“我怕我说不好,说不好了会影响股价,我们集团新请来的发言人都不一定说得好,我更没把握。”
  当深交所针对爆炒全聚德的上榜营业部及相关账户进行200多次电话警示、出具25份书面警示函的时候,当深交所责令全聚德集团自查的时候,在北京的某些证券交易大厅里,《英才》记者听到了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跌一点儿吧,跌一点儿我就买进。不管这些投资者怀揣着怎样的分析与判断,但它至少代表了一种态度。
  品牌营销顾问郑新安和全聚德集团颇有交情,也研究全聚德多年。他这样分析全聚德的现状:全聚德现在的问题是文化大于产品(代表中国的饮食文化),价值大于产品(代表中国的饮食传统),品牌大于产品(代表中国餐饮的知名产品)。这三个符号,转化到资本市场就成了激励人们买进全聚德的重要理由,全聚德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可以被忽略的。
  市场上对全聚德股价的热议或者冷嘲都出于以下原因:文化与产品发生碰撞时,大众的心理更偏向于那一边?是怀着对于144年老字号的民族情节而买进?还是审慎地躲避短期的风险?
  一位在全聚德工作了15年的员工给《英才》记者讲了这样一句话,用以表述他看好全聚德的理由:“我越来越忙。”
  看看全聚德集团的变革之路吧,1993年全聚德组建集团,建立起产权明确、两权分离的资产运营管理体制;之后又组建了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通过35%的股权吸纳了20余家法人入资;2004年集团又进一步改制为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38个国家进行统一注册。
  按照全聚德董事长姜俊贤的说法,这种改制效果不言而喻,改制促进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和谐,有形资产以其股权分享利润,无形资产采取授权使用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有效保护了全聚德的发展。
  这位“姜董”在全聚德员工眼里有着良好的形象:“人比较有头脑,比较大度”,“具有大局观,不拘泥于细节”,“很精明的一个人”。对于全聚德上市,很多全聚德员工说:“姜董的功劳非常大。”
  上市的意义对全聚德集团不言而喻,在上市之后的答谢会上,董事长姜俊贤这样说:“通过上市,除了在资金、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方面大大提高外,公众的监督也可以促使企业在规模、体制、产权、营销模式等方面更好的进行改制,促进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和谐,保护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可见,现在应该是全聚德上下一心的时刻。
其他文献
“这对张大中来说是一个好的归宿。”一位大中前员工表示。这个归宿就是突然得令业界瞠目结舌的被国美收购。  2007年12月14日,国美电器(0493.HK)发布公告称:国美已与大中电器的股东订立收购协议,将以36.5亿元价格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股本(比苏宁的报价高出6.5亿)。在此之前,“苏宁并购大中”一度被视为是板上钉钉的事。  12月19日,公告发布会的第五天,陈晓在国美的办公室里向《英才》记
期刊
或许你不曾体验过一辈子辛苦营造的家毁于一旦的感觉,或许你不知道所有希望在一瞬间幻灭是怎样让人心痛,或许你不明白在废墟中挣扎100多个小时需要多强的意志,或许你不懂得既想快点找到亲人又想把希望延长的无奈……  但在2008年5月12日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数万条生命定格在那一刻。相对他们,我们都是幸运者,但从此之后,我们的心上将多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四川汶川,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期刊
“有一年,我们把婴儿洗发水运到沈阳去,结果结冰了,当时我们在上海还琢磨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鞋厂的业务员去非洲考察市场,一个失望地说当地人都不穿鞋,另一个则满怀希望地说当地人都没鞋穿。”  这是吴人伟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讲的两个笑话。前者是1995年他刚到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后闹出的“丑闻”——吴人伟1994年加入强生中国,1995年任总经理,现在主要负责亚太地区业务。说起当年的“荒唐
期刊
上海陆家嘴夹在中外资银行大楼之间,将于2008年投入使用的渣打银行大楼并不高大,但却有自己的特点——它处在通往环球贸易中心和金茂大厦的交通要道上,想被忽视也不太容易。  渣打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也正如这个新大楼的位置:夹在实力雄厚的中外资银行之间,但却努力显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夹缝中的抗衡    尽管有着诸多劣势,渣打在过去近两年时间内,还是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成立于185
期刊
家族的第五代领袖莱恩哈德摩恩认为,进入资本市场可能会影响贝塔斯曼一脉相传的精神。    “我们暂时不打算在这里赚钱,我们准备一年亏一个亿,至少亏5年。等到我们培养了足够的书友会会员,等到中国的出版市场对外开放,我们将在中国再造一个贝塔斯曼。”11年前,贝塔斯曼的中国第一家图书俱乐部在上海开张,这家超级传媒帝国的中国区前CEO艾科很牛气地说。  遗憾的是,他一直也没能等来梦想中的这一天。  今年夏天
期刊
三笔投资引发全球热议  一出生,“孩子”衣兜里就怀揣着爹妈(财政部)给他的2000亿美元,并配备了11个牛气冲天的“管家”和“私人秘书”。除了手捧大把美元外,这“孩子”似乎穷得很彻底。      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斯坦利在2007年12月19日公布了一则令自己蒙羞的公告——本财年第四季度次贷债券投资减记高达94亿美元,这是该公司成立73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值得玩味的是,同一天,大洋彼岸的中国
期刊
假如说忽悠也是一种能力,那么兰世立无疑是拥有这种跨国际超强忽悠能力的一个人。  作为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他近年来接二连三地干了几件让国人咋舌的事情:2005年11月27日,东星宣布从法国空客、美国通用等国际巨头手里购买和租赁20架豪华空客A320飞机,总资金达120亿元;2007年10月底,东星又从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租来2架空客A320飞机;2007年11月22日上午,东
期刊
当晋江老板们人人都在谈上市的时候,5年前业已上市的七匹狼股份已经淘到了资本市场的第N桶金。   2007年10月23日,七匹狼完成增发2285万股,募资近6亿。而作为投资者,七匹狼注资参股10%的梅花伞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复制了七匹狼早年投资兴业银行股份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当然,资本的含义远非上市和炒股那么简单。当649平方公里的晋江地面上聚集了3000多家服装制造厂,因为七匹狼集团并购晋江另一
期刊
“5年前,我们和中国政府接洽,想在中国成立分支机构。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公司叫什么名字?’我当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我告诉他,我们不是一个公司。然后就被拒绝了,理由是,只能批准公司在华开展营利性业务,我们不是公司,所以就没法批准。”  这是世界保险业鼻祖英国劳合社(Lloyd’s)在中国曾经遭遇的尴尬。2007年岁末,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劳合社主席彼得·列文勋爵(Lord Peter
期刊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凋敝迹象越来越明显,花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一大批华尔街高高在上的金融巨子纷纷落马。  风暴袭来,作为美国头号金融集团的花旗也不能幸免。2007年11月4日,面对可能高达100亿美元的次级债相关资产注销损失,前董事长兼CEO查尔斯·普林斯——姓氏叫王子的金融贵族,十分尴尬地表态:他唯一可做的荣耀事,就是离开花旗CEO的位置。    新老CEO的尴尬    花旗会通过裁员的方式来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