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创伤并脾切除术后营养支持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0岁,体重65 kg,身高168 cm,主因车祸外伤致腹部闭合损伤,呼吸困难6h入院.患者开车与大货车追尾,伤后初期神志清醒,但随后意识逐渐恍惚、淡漠,急诊入我院普外科.查体:体温36.5℃,脉搏138次/分,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100/60 mm Hg.神志恍惚,头面部有擦伤,耳鼻无渗血、渗液.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应弱.颈软,胸廓不对称,左侧略凹陷,左侧存在皮下气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敲低Abl相互作用蛋白1(Ablinteractor1,ABI.1)对胃癌NCI.N87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和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ABI.1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的NCI—N87模型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ABI.1敲低的效果;用CCK-8试剂盒、细胞骨架染色和Transwell小室检测ABI-1
期刊
目的 观察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基因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脂质体包裹方法将携带靶向干扰XIAP序列的表达载体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HCT116,观察结肠癌细胞生长活性的变化;应用5-Fu后,观察结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变化,并应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结肠癌细
伴有窦道、潜行的伤口多为慢性伤口,其治疗时间长,迁延不愈,患者及家属多次往返医院.加之渗液较多,伤口分泌物异味的刺激,换药时的疼痛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换药疼痛,减少换药次数,以期为合并窦道、潜行伤口的换药方法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外科门诊换药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了62例伤口合并窦道或潜行
期刊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及其对甲状腺癌高危人群筛选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771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合并不同类型钙化的甲状腺癌发生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恶性肿瘤500例,甲状腺癌的钙化发生率为68.4%,良性疾病中的钙化发生率为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5,P<0.05).微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89.4%,阳
患儿男性,8个月,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块伴呕吐2h于2010年07月26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 37 ℃,R 26次/min,体重8kg,急性痛苦面容,囟门末闭,腹胀,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肿块,约5cm × 3 cm大小,发硬,周围皮肤淤斑,不能回纳,肠鸣音(2~3)次/min,调高.术前诊断为左侧腹股沟嵌顿疝,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15.66×109/L、中性粒细胞(N):
期刊
目的 研究Apr-1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Apr-1基因转染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建立稳定表达Apr-1基因的细胞模型(QBC939-Apr-1).运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QBC939细胞系中Ap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以及生长曲线等方法观察目的 基因对该细胞系的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细胞周期基因芯片,观察Apr-1基因对细胞周期相关基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对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接受杂交手术的32例(35条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探讨杂交手术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血管通畅率及保肢率.结果 33条患肢获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4%(33/35).患者术后次日、术后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分别为1.06±0.17与0.96±0.16.与术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是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关键基因,其过度表达导致顺铂耐药[1].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系中ERCC1的表达并观察其对顺铂的敏感性,了解ERCC1表达与顺铂耐药之间关系,并通过顺铂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后观察ERCC1表达的变化,为探讨胃癌耐药机制和指导临床的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血液透析是许多尿毒症患者用以维持生命的方法之一.良好血液透析的前题是拥有长期、耐用、血流量足够的血管通路.对于前臂浅静脉无法应用的患者,如何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临床医生有各种报道[1-3],其效果不一.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03年7月至2010年10月,通过彩超筛查明确前臂浅静脉系不良的尿毒症患者将桡动脉翻转浅置同前臂近端以上的浅静脉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术1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期刊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2%~0.75%[1],修复后易形成狭窄[2],由此引起的后期不良反应不断受到关注,已成为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问题[3],引发的法律诉讼不断增加[4].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2003-2009年在LC中意外损伤肝外胆管5例,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