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课程”理念下的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菜”这个活动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已进行了几年,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是我们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在我们的操场上、马路边、山坡上、甚至家门口前随处可见绿莹莹的野菜。进入春天,家长们都会三两结伴去挖荠荠菜、白蒿,有的孩子们还能吃到白蒿做的麦饭或是荠荠菜饺子,野菜对孩子们来说是熟悉的,是有经验的。但是要问荠荠菜长什么样,蒲公英可以怎么吃,这些野菜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又有些一知半解,作为我们园特色的,其他园所不能比拟的教育资源,我们将“野菜”作为每年春天的园本课程进行延续性的开展。
  今年在学习了“田野课程”之后,“现场、参与、真实、开阔、清新”的课程理念让深入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并且指导着我们开展每一个活动。现在再来用“田野课程”的理念和架构再来分析、开展“大自然的礼物---野菜”这个系列活动,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论支撑。而且我们更加坚定的认为,以往开展活动的方向和思路都是正确的,是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水平的,是很有教研价值的。
  这个系列活动有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是以田野系统活动的方式进行。那什么是“田野系统活动”呢?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他的含义:系统活动是田野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田野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也是田野课程的组织形式之一,在组织形式上是以集体教学形式呈现,他的学习内容是明确的,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核心知识和经验。但是,和我们常见的集体教学活动相比,田野课程中的系统活动强调了情境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行动中学习发现问题和明确目标、强调前后经验的有效衔接、教师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运用教学策略。
  下面,我以《大自然的礼物--野菜》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1真实情景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现实的感性的情境中学习,无疑会使幼儿更为积极主动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教师有目的的设置的问题情境、材料情景、语言情景会激发幼儿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就一个系统活动而言,情景是一个整体,他推动问题和任务的产生,同时也使得任务具有连续性。
  野菜活动一是认识野菜,知识目标设定为认识蒲公英和车前草,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 在准备了ppt课件后,教师准备了两颗真实的野菜,让孩子们分别从根部和叶片的形状、质感、味道进行观察、对比,调动触觉、味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区认识、区分两种野菜。在课程的最后环节老师们用蒲公英煮成水,请孩子们尝一尝,真实的体验到蒲公英的有用之处。
  活动二是挖野菜,带领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用真实的工具体验挖野菜。在这个活动环境中,真实的工具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真实的现场更加是孩子们获得真切、舒适、愉悦、鲜活的体验,获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
  活动三是“我会拌野菜”。在这个系统活动中,就情景而言那就是教师选择在幼儿园的“体验室”作为这次活动的活动场地。这里的环境设置给幼儿一种家的感觉,活动就像是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自己爱吃的菜肴,这种宽松温馨的情景,让幼儿更加放松心情,愉快的投入活动。
  2在行动中学习明确目标和发现问题
  在活动二挖野菜中,目标设定为“每个孩子挖出完整的蒲公英、车前草,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合作互助意识。”。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作为支撑,因此“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目标。因此,系统活动的目标确定需要教师考虑幼儿年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等多方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产生行动。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行为及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前后经验的有效衔接
  每一个活动的目标都是建立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新经验的获得有有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设计系统活动时,我们对幼儿的现有经验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再次基础上制定出合理、事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在活动之前的问卷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表可以看出,孩子们对野菜的名称了解的很多,常见的野菜孩子们如数家珍,张口即来,但是怎样区分常见的野菜却是知识的盲点。于是我们在第一活动认识野菜中将“认识几种常见的野菜(蒲公英、车前草),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作为重点及难点,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即将掌握的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使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来说,这个活动为他们留下来许多可以借鉴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经验,以及对科学的尊重。
  从调查表中我们还发现了可以生成课程的其他线索,例如有孩子问:“野菜为什么不用农民伯伯种它养它,就能长大?”、“怎样辨认有毒的野菜?”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我们会以谈话活动、小组讨论为活动方式进行,满足孩子们的认知需要。
  4教师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运用教学策略
  在系统活动中,教师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幼儿有效的学习,可以引导幼儿最大限度的达成目标。科学活动分为知识经验类活动、科学探索类活动、科学制作类活动。其中,因为知识经验类活动是需要教师口口传授知识,为是孩子们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因此需要准备大量的图片、实物、故事、音乐等,同时教师也要运用更多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介绍车前草时就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车前草来历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课程的中段依然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在系统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把相关经验组织起来,解决问题以获得新经验。
  综上所述就是田野系统活动的基本理念,无论是主题活动还是非主题活动,我们都要考虑这四方面,从而保证田野系统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思品与社会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无情的灾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知道学生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和《中公河流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洪灾。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洪灾带上。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珍惜我们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使用创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科学化的要求,因而符合新课改标准的高 中语文整合式教学被众多高中语文教师接受、使用和推广。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设计符合现代化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是在新的教育形势、教学理念与教材条件促导下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与课程操作方案。相对于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从实际教学中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互动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互动教学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互动现状分析  新课改提出后,大部分课堂教学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学习惯的影响等因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没有完全实现,而且很多互动流于形式,突出问
期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2011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也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来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认识活动创设最佳情况,但不必也不可能代替学生的认识,应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智慧激发引导学生的语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教师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各种灵活多变的课堂学习活动也应运而生。笔者将以新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Getting the scoop为例,浅谈如何评价课堂上学习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学习活动;评价;效果  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评判学生在此课堂活动中是否已掌握并理解预设语言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此评价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一、主题描述  情境教学是一种功能性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 激发学生情感, 吸引学生入境体验, 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汉语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其在中国日常生活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假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使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生动、形象,同时也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汉语语言环境,让
期刊
如何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课后题,我认为首先需要钻透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文章本身特点,大胆剪切,重新组合,以灵活性、辐射性、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巧妙运用。我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拓展课后题,加强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分析可以看到,文言文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翻译,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文言文单元每一刻的课后第二题是辨析多义词的含义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更高。因而,新课改应运而生,其强调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个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良策,那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的具体做法是:手脑结合,调动课堂气氛 ;塑造亲切形象,用微笑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是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意义一直被社会所重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那么如何做到“少教多学”学呢?“少教多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