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会巡礼 十字军东征与欧洲商会的复兴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字军东征与欧洲商会的复兴公元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全欧基督教国家组织十字军东征。1129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圣殿骑士团,宣布圣殿骑士团直属教皇,不受任何世俗政权的管辖,可以无任何限制地募捐,豁免全部税收,并且有权向领地居民收税。当时教廷出台这些扶持圣殿骑士团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圣殿骑士团忠于自己,而且其成员都十分贫穷。但这些扶持政策造成的后果,却远远超出了罗马天主教廷当年的预料。
  12世纪末时,圣殿骑士团仅在欧洲就拥有9000多处房地产,其名下的财产比任何欧洲王室的都多。事实上,圣殿骑士团是所有欧洲银行与当铺的祖先,在那个奇特的时代,这个奇特的组织仅仅花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丐帮到投行的华丽蜕变。在它的影响下,其他骑士团纷纷效法,将主营业务从宗教和军事转向商业金融,俨然变成了东方式的商行,而这些商行联合起来,俨然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商会。
  (一)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四分五裂,经商条件非常恶劣,除居无定所的犹太人,多数民众都不屑于经商,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十字军东征,在战争过程中,开始重视财政
  罗马帝国覆亡后,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欧洲的商人地位极其低下,与中国的货郎无异,是上层阶级嘲笑和作弄的对象。
  在中世纪欧洲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教士,因为欧洲民众普遍相信,包括土地在内的世间一切财产全都属于罗马天主教廷所有,其根据是罗马教廷伪造的《君士坦丁赠礼敕书》,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往君士坦丁堡时,将欧洲大部分土地及其附属财产的所有权都赠予了罗马天主教廷。由于《君士坦丁赠礼敕书》的权威性在欧洲中世纪得到公认,天主教士由此便成为社会和经济地位最高的阶级。
  仅次于教士的是贵族,他们大多拥有日耳曼武士血统,靠征战起家,罗马教廷为了安抚这些暴徒,赏赐给他们土地及其附属财产的使用权。在中世纪欧洲民众看来,王公们的政治地位更像是唐朝后期中国的节度使,虽然世袭,并拥有政权和军队,却依然要接受罗马教廷(长安朝廷)的册封才能获得广泛承认。
  因为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四分五裂,治安问题极其严重,经商条件非常恶劣,除了居无定所的犹太人之外,多数民众都不屑于经商,即便经商,也鲜有能藉此发财的,如此无保障的职业自然引不起多少人的兴趣。只有在被穆斯林占领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等少数几个地方,才存在较大的市场。
  既然商人数量少,财力弱,分布零散,中世纪前期欧洲商业组织匮乏的现象便不难理解了。解铃还须系铃人,罗马天主教廷坐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而结束这一现象的,偏偏也正是罗马天主教廷。
  公元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全欧基督教国家组织十字军东征。之所以在此时发动十字军东征,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拜占庭东正教在1054年与天主教决裂,不久后,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1071年在曼齐克特会战中被塞尔柱突厥军队俘虏,拜占庭帝国面临崩溃的绝境,被迫请求罗马天主教廷的援助,后者则希望借此吞并东正教,统一基督教世界。二是塞尔柱突厥军队于1076年攻占耶路撒冷,大肆屠杀居民后还禁止基督徒进城朝圣,这违逆了此前阿拉伯统治者的宽容政策,更破坏了穆斯林与基督徒和平共处的古老协议,点燃了欧洲基督徒的怒火,乌尔班二世便以此为由煽动十字军东征。三是穆斯林海军自公元8世纪起控制地中海,继占领西班牙和西西里之后,包括罗马在内的意大利沿海地区也一再遭到洗劫。11世纪,西西里埃米尔国分裂,罗马教廷乘机招来诺曼雇佣军入侵西西里,于1072年征服了这个富饶的大岛。这是基督教军队第一次在陆上和海上同时击败穆斯林军队,从此建立起战胜对方的信心,而诺曼人在西西里获得的丰厚战利品更令各天主教诸侯垂涎欲滴,意图效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十字军东征有着多么神圣或阴暗的动机,在战争的过程中,其参与者必然会日益受到后勤事务的牵制,进而加强对财政问题的重视。面对远较本国规模更大的东方经济体,十字军统帅们纷纷发现,不能再用对待欧洲商人的那一套作风来与东方商人打交道,因为东方商人的财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同时期欧洲商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一些十字军组织自身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圣殿骑士团。
  十字军东征的很多成员没有政府背景,仅仅忠于罗马天主教廷,在艰苦的征战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以教会的名义建立起了一些互助组织,其中成员社会地位较高的被称为“骑士团”。一开始,他们按照修道院的方式组织起来,成员发誓忠于罗马天主教会,恪守安贫、守贞和听命三大戒律。在所有骑士团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就是成立于公元1119年的圣殿骑士团。
  (二)
  在阿拉伯商人的启发下,圣殿骑士团创立了一套当时欧洲闻所未闻的记账系统,同时推出“半募捐”业务,欧洲和西亚急于逃税避税的人,排着队给圣殿骑士团送去自己的财产
  圣殿骑士团,全称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贫苦伙伴军人团”,起初由几名贫穷的法国骑士在耶路撒冷创建,宗旨是互帮互助,并为朝圣基督徒提供保护。套用中国的概念,圣殿骑士团原本是一个从事镖局业务的丐帮。由于法国贵族鲍德温被选为耶路撒冷国王,所以耶路撒冷的法籍人员最多,法国背景的圣殿骑士团得以快速发展。
  1129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圣殿骑士团,宣布圣殿骑士团直属教皇,不受任何世俗政权的管辖,可以无任何限制地募捐,豁免全部税收,并且有权向领地居民收税。当时教廷出台这些扶持圣殿骑士团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圣殿骑士团忠于自己,而且其成员都十分贫穷。但这些扶持政策造成的后果,却远远超出了罗马天主教廷当年的预料。
  按照团规,圣殿骑士团成员必须是“无产阶级”,不可以拥有私人财产,全部财产都要上交团组织。由于这些财产来源复杂,种类杂乱,为了有记录可查,圣殿骑士团在阿拉伯商人的启发下,创立了一套当时欧洲闻所未闻的记账系统。很快,这套记账系统也被用来记录圣殿骑士团募捐所得的财产。   在募捐过程中,圣殿骑士团发现,由于罗马天主教廷和贵族领主的双重税收压迫实在过高,许多有钱人希望享受圣殿骑士团的免税待遇,却不愿把财产永久性地转让给圣殿骑士团。为了将这部分巨额财产收入囊中,圣殿骑士团发明了一种“半募捐”,即财产临时性转让,在合同期限内,财产的所有权仍归原主,保管权则归圣殿骑士团。为此,这些客户要支付给圣殿骑士团一笔“保管费”,其数额肯定小于他们本应缴纳的税款,因此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半募捐”业务推出以后,受到市场近乎狂热的欢迎。无论在欧洲还是西亚,急于逃税避税的人们都打着“乐善好施”的名义,排着队给圣殿骑士团送去自己的财产。在经济和宗教利益的驱使下,就连国王们也都热衷于此。法国、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英国、捷克、匈牙利等国的君主都曾将大批财物交给圣殿骑士团保管。
  公元1204年,英王约翰将玉玺和王冠宝石寄存于圣殿骑士团伦敦分团。次年,他又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教堂金银器皿存放于此。在圣殿骑士团势力最大的法国,国库珠宝存放于圣殿骑士团巴黎分团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法国许多重要的公文也同样由圣殿骑士团保存。
  作为一个宗教机构,圣殿骑士团极为重视信誉。公元1232年,英国大臣德·伯勒被捕,英国国王亨利得知此人在圣殿骑士团的伦敦分团存有大笔财产,便向骑士团索要,但分团长回答说:“未经委托人允许,我们不会把受托财物交给任何人。”1250年,法王路易九世指挥十字军远征埃及,埃及苏丹萨利赫迎战时突然病死,王子又远在西亚,路易九世闻讯后自以为胜券在握,将开罗视为囊中之物。不料萨利赫的突厥裔宠姬沙贾拉·杜尔运筹帷幄,将被称为“马穆鲁克”的埃及奴隶组成部队,一举全歼了十字军,路易九世也被俘虏。沙贾拉·杜尔战胜后自称女苏丹,创建起马穆鲁克王朝,并向法国索要40万银币作为路易九世的赎金。为了尽快凑够这笔钱来赎回国王,法国大臣们来到巴勒斯坦,试图挪用圣殿骑士团总部的库房宝藏。看管库房的圣殿骑士虽然也是法国人,但以这些宝藏属于其他委托人所有为由,拒绝交出宝藏,法国大臣们运用暴力手段才如愿以偿。由于圣殿骑士团组织严密,信用良好,就连其顶头上司罗马教皇和死敌穆斯林君主们也经常将圣殿骑士团作为财物存放地。
  既有人存放财物,就一定会出现财物未被取走的事情,这些无主财物自然就会变成受托人的私人财产。1168年,圣殿骑士团收到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三世的1万金币,委托他们在阿克城购买1座宫殿和4所房屋,以备自己东征时居住。房产倒是买了,但斯蒂芬三世率领的匈牙利十字军却始终未能抵达亚洲。于是,这些主人长期无法光顾的房产最终全都落人圣殿骑士团手中。
  日久天长,圣殿骑士团通过这类途径,逐渐积累起巨额财富。
  (三)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圣殿骑士团开始发放高利贷,他们也很快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多么得天独厚,事实上,圣殿骑士团是所有欧洲银行与当铺的祖先
  占有巨额财产之后,圣殿骑士团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予以运用,因为富可敌国的他们现在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收取客户的财产保管费了。出于十字军东征的实际需要,圣殿骑士团主要投资于三个方面,即房地产、船只等运输工具,以及军火。除此之外,圣殿骑士团还发放贷款。一开始,由于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一样禁止利息,圣殿骑士团对发放贷款毫无兴趣,因为这些主要发行给十字军参与者的贷款不能带来任何收益,不时还会变成坏账。不过,公元1187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永久性地改变了圣殿骑士团的命运及其对贷款的态度。
  由于经费充足,装备精良,圣殿骑士团虽然人数有限,却是十字军中当仁不让的主力。但在1187年的哈丁之战中,由于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指挥失误,十字军惨败于萨拉丁指挥的穆斯林军队,杰勒德本人被俘,圣殿骑士团总部耶路撒冷随之失陷。萨拉丁允许圣殿骑士团成员自由地离开耶路撒冷,于是很多人逃到了濒临地中海的阿克城,在那里重建了圣殿骑士团总部。
  因为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失陷,基督教最高圣物
  耶稣殉难的“真十字架”也被萨拉丁砸毁,原先负责看护“真十字架”并负责耶路撒冷治安的圣城监察长一职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职务“圣地监察长”,主要负责管理圣殿骑士团的仓库和阿克城的治安。很快,这个神圣的职务就变成了专门负责东西方贸易的肥差,沾满了铜臭味。
  由于圣殿骑士团陆军主力在哈丁之战中损失殆尽,无力夺回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总库落入穆斯林之手,他们代客保管的大部分财产突然变成了需要归还的债务。巨大的债务负担迫使圣殿骑士团的经营重心逐渐转向商业领域,利用舰队从事运输,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并在欧洲掀起了经商热潮,许多欧洲商人变卖家产闯荡亚洲腹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叔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中国的。同时,目睹“真十字架”被毁,许多圣殿骑士信仰幻灭,从此变得唯利是图,不惜为了敛财触犯天主教圣规。结果,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圣殿骑士团开始发放高利贷,而他们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是多么得天独厚。
  由于路途遥远和安全状况较差,十字军战士在东侵时往往不愿意携带现金。为了解决十字军的实际困难,圣殿骑士团借鉴阿拉伯商人的经验,采用了一种本地存款、异地取款的方法,人们可以持圣殿骑士团分支机构开具的书面凭证到另一个分支机构取款。这种书面凭证被称为“汇票”,其中一种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被称为“即期汇票”,现代银行称之为“支票”。
  有了汇票体系,再加上遍及欧洲和中东各地的分支机构,在圣殿骑士团存款和贷款都变得前所未有地简便,人们可以在一个地方存款,而在另一个地方取款。虽然圣殿骑士团受限于天主教圣规,不能收取利息,但他们向顾客收取保管费、手续费等费用,获利实际上高于普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令圣殿骑士团的财力突飞猛进。
  12世纪末时,圣殿骑士团仅在欧洲就拥有9000多处房地产,其名下的财产比任何欧洲王室的都多。事实上,圣殿骑士团是所有欧洲银行与当铺的祖先,在那个奇特的时代,这个奇特的组织仅仅花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丐帮到投行的华丽蜕变。在它的影响下,其他骑士团纷纷效法,将主营业务从宗教和军事转向商业金融,俨然变成了东方式的商行,而这些商行联合起来,俨然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商会。   (四)
  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业务的结果,是以圣殿骑士团为首的十字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十字军东征宣告彻底失败
  世间万事有得必有失。
  公元1202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居然丝毫没有伤及穆斯林,而是以劫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告终。拜占庭帝国的大批财宝、书籍、档案和艺术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十字军的故乡——意大利和法国,在那里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
  十年后,发生了更为荒诞的“儿童十字军”,导致数以万计的欧洲儿童被十字军贩卖给穆斯林奴隶主。之后,如上文所述,法王路易九世领导了最后两次十字军东征,企图占领北非,却耻辱地败在埃及艳后沙贾拉·杜尔手下,挪用了圣殿骑士团的大笔财宝才赎回自由。与前三次十字军东征那些装备精良、信仰狂热的参与者相比,后几次十字军东征的参与者更像是一群唯利是图的无纪律暴徒,注定一事无成。恰恰就在此时,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开始了所向披靡的西征,蒙古人对基督教的友好态度暂时延缓了十字军的覆灭速度。
  公元1258年,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处死了哈里发及其整个家族,古莱氏人几乎被屠杀殆尽。旭烈兀又派大将怯的不花率领蒙古与十字军联军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麦加。令基督教方面始料未及的是,1260年,埃及艳后沙贾拉·杜尔的继承者、马穆鲁克苏丹贝巴斯在艾因·贾鲁战役中一举歼灭了怯的不花的军队,结束了蒙古西征的势头。接下来,埃及军队乘胜攻占了圣殿骑士团总部阿克城等几座十字军在亚洲的最后据点,残存的十字军逃往塞浦路斯岛。即便如此,马穆鲁克人仍不肯放过他们。
  公元1292年,忽必烈派马可·波罗等使者护送阔阔真公主远航波斯,与旭烈兀之孙、伊儿汗国可汗阿鲁浑成婚。但等到他们抵达波斯时,才知道阿鲁浑已经去世,阔阔真公主于是按照蒙古风俗,嫁给了阿鲁浑的长子合赞王子。不料,伊儿汗国的丞相孛罗却拥立了阿鲁浑的弟弟海合都。马可·波罗叔侄慑于孛罗丞相的淫威,眼看合赞失势,便取道塞浦路斯,在圣殿骑士团的保护下逃回意大利故乡。合赞大怒,认为基督徒背叛了自己,愤而皈依此前颇为弱小的伊斯兰教什叶派,随即在穆斯林的拥戴下起兵夺取汗位。十字军不知合赞汗已经皈依伊斯兰教,仍请他出兵攻打埃及。合赞汗发兵打到耶路撒冷城下,十字军却爽约不至,导致蒙古军大败而归。合赞汗极为后悔,于是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结盟,并宣布将伊儿汗国的国教从基督教转为伊斯兰教。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解除了东方的大患,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十字军。
  公元1302年,十字军在亚洲沿海的最后一个据点——阿瓦德岛也被埃及海军攻陷,骑士团四散奔逃:医院骑士团逃到罗德岛,条顿骑士团逃到威尼斯,圣殿骑士团大团长雅克·德·莫莱则做的最绝——他干脆率部直接逃回了法国老家。至此,十字军东征宣告彻底失败。


  (五)
  1514年5月22日,大团长雅克·德·莫莱等圣殿骑士团核心成员,被以异教徒罪名烧死在塞纳河的一座小岛上,从此,“黑色星期五”成为令西方金融界闻风丧胆的传奇
  既然十字军东征已经结束,圣殿骑士团等在十字军东征期间组建的天主教骑士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时正在法国“保护”下的罗马教廷起初考虑将各骑士团合并,但因涉及多方利益,迟迟无法达成协议。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为自己欠圣殿骑士团大笔债务还不起,对重组各骑士团一事非常关切,创建“三级会议”,组织群众来对抗教廷,又一连谋杀了两位教皇,终于迫使罗马天主教廷服从自己。雅克·德·莫莱却我行我素,不肯服从腓力四世,继续向其索要欠款,而且还在号召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这样一来,法国王室的欠款不仅无法得到减免,而且还得为了新的十字军东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是腓力四世完全不能接受的。更何况,在合赞汗皈依伊斯兰教的背景下,此时再发动十字军东征,就不仅是对抗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了,还要同时对抗蒙古伊儿汗国,这显然是欧洲天主教国家的实力所远远不及的。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向来心狠手辣,办事干脆利落。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在得到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的默许后,他派法军同时突袭圣殿骑士团各机构,一举抓获包括大团长雅克·德·莫莱在内的数百名圣殿骑士,以亵渎耶稣和十字架的异端罪名加以逮捕和审讯。在严刑拷打下,部分圣殿骑士死在狱中,另一部分被迫认罪。1312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其财产由医院骑士团等教会组织与法国国王瓜分。1314年3月22日,大团长雅克·德·莫莱等圣殿骑士团核心成员被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塞纳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从此,“黑色星期五”(原文是“星期五逢13号”)成为令西方金融界闻风丧胆的传奇。
  腓力四世原以为,杀掉债主并瓜分其资产以后,自己就财源滚滚了。但他大错特错。圣殿骑士团的血腥毁灭,使得资本疯狂逃离法国,法国周边各国迅速富了起来;在法国国内,富人对政府完全丧失了信任,不仅全力向国外转移财产,让法国失业率大增,而且鼓动各地诸侯与中央对抗,导致法国最大的两个诸侯——英格兰与勃艮第于1337至1453年间夹击巴黎朝廷,几乎将其完全摧毁,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圣殿骑士团的许多财产因为涉嫌“异端邪物”,无人敢要,让当时在欧洲街头收废品的犹太人坐收渔利,从中获得了第一桶金。另一个圣殿骑士团的受益者,是当时客居威尼斯的条顿骑士团,后者在“黑色星期五”事件发生的一年后,便在普鲁士兴建自己的新总部马林堡。马林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规模等于四个温莎城堡,以便容纳骤然增加的条顿骑士团成员,可见条顿骑士团的财力之充沛。后来,条顿骑士团以马林堡为基地,夺取了大片波兰等周边国家的领土,建立起强盛的政权,后来发展为普鲁士王国,这个国家注定将是法国的头号死敌,波兰也注定将是法国的头号盟友。所有这些,都是拜腓力四世屠杀圣殿骑士团所赐。最终,他为了摧毁圣殿骑士团组建的“三级会议”,也将成为法兰西王国的掘墓人。
  圣殿骑士团的毁灭,令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许多地区一夜之间就从活跃开放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回到了保守封闭的封建社会。匆忙逃离法国的商人们纷纷投入法兰西邻国的怀抱,在那里构建全新的商业组织。但他们万没想到,等待自己的,将是比腓力四世更加凶残的敌人——黑死病。
  【待续】
其他文献
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15全球亿万富豪榜单,今年全球亿万富豪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826人,总资产高达7.05万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为6.4万亿美元。  比尔·盖茨再次成为全球首富,这是过去21年来他第16次荣膺这个头衔。去年,他的财富增长了32亿美元,达到792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他去年11月将15亿美元的微软股票赠予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情况下。备受尊敬的美国投资者——沃伦·
期刊
您是否听过一个关于硅谷高管倾家荡产投入分享经济的故事?一开始这孩子卖了他的宝马,每天叫Uber上下班;然后他把自己的公寓挂在Airbnb上出租,把空出来的车库改了改,当成公寓住了进去。  无论这个故事的真与假,它只是说明了分享经济的时代正扑面而来。当然,现在分享经济市场到底有多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估算,但交通工具共享领域的Uber已经估值180亿美元,还有各种报道宣称Airbnb也估值100亿美元。
期刊
优雅的生活,奠定乌海的幸福基调,而文明的居民,正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城市的精神。  “放慢节奏,优雅地生活”这是当下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放慢节奏,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内蒙古乌海,一个“因煤而建、以煤而兴”的工矿城市,曾经干燥的气候、高频率的扬尘和沙尘暴让乌海人苦不堪言。如今,乌海变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一处处特色鲜明的公园
期刊
2015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小,经济仍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持续增多,部分经济风险已经开始出现。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摆脱困境,顺应结构转型大潮?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反复谈到“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
期刊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战斗,在97岁的盲人总督丹多洛率领下,十字军于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西方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浩劫开始了,无数比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藏品精美百倍的艺术品被砸毁并铸成钱币,十字军抢劫所得超过50万银马克,还有汗牛充栋的古罗马典籍,其中大部分都被运回意大利,在那里引发了文艺复兴浪潮。在战后的瓜分狂潮中,威尼斯获得了“八分之三个罗马帝国”,包括数百座宜于商船停泊的岛屿和半岛,以及对爱琴海
期刊
作者 /Jay McGregor  译 / 李雨蒙  1.SCiO 分子扫描仪  2014年5月,来自以色列的ConsumerPhysics 公司在 Kickstarter上推出了SCiO 分子扫描仪, 用户只需要 将 Z i p p o 打火机大小的扫描仪对准水果,就可以知道水果生熟程度, 再 也 不需要 触 摸或 者 剥皮了。 S C i O 是一款价格实惠的手持分子传感器,你用它探照东西,它
期刊
灵动乌海湖  策划 /《中国民商》专题报道组  采写 / 本刊记者 李秀江 特约记者 辛昕  或许您欣赏过苏州太湖的秀美,领略过杭州西湖的恬静,然而乌海湖的灵动却给人以深深的震撼。“长河起雄坝,大漠出平湖”,谁能想到昔日黄沙漫漫的乌海,今日却是水波荡漾、绿意盎然……  六月的乌海,湖光山色,柳绿成荫,昔日“煤城”印象已经消失 ;“沙地绿洲、水上新城”悄然显现。  乘车沿黄河而伴的 110 国道上行
期刊
一、英国  英国是较早系统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西方国家之一。1966 年,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教授 Jack Revell 根据联合国1964 颁布的“旧SNA”第二次修正版,估计了1957~19 61 年的英国国家资产负债表。  1975 年起,英国国家统计局以蓝皮书的形式每年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 和 部门资产负债表。1987年,ONS首次在其内部刊物 Economic Trends 上公布完整
期刊
预测市场有一大优势常被人们忽略,就是能够真正地刺激消费者对企业和商品的兴趣  在传统的市场调查中,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而得到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购买目的在调查结果中往往被明显夸大,与实际的销售结果相距甚远。或许,这是因为市场调查的结果是理性判断的结果,而消费的瞬间是消费者一时感性冲动做出的选择。无论其中有何原因,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是自己未来行为中糟糕的预判者。  相较起来,如果你问另一
期刊
国际油价上涨周期我国进口原油相对折价,而在下跌周期则大幅溢价。一味以所谓“环保”为由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将使我国制造业雪上加霜,进而导致大批工业企业亏损  我国进口原油价格高于世界均价是个长期趋势  上一期《中国民商》提到,国际原油价格低于60美元,不但不会降低我国制造业的成本,反而会降低我国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压缩工业企业利润,导致产业危机加剧,进而导致我国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的牛市行情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