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素与紫膜的相互作用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紫膜是嗜盐菌光照下在质膜上形成的紫色膜片.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紫膜中包含的唯一蛋白.紫膜中蛋白与脂的比率为1:10(mol/mol),构成紫膜的大多数磷脂在中性pH下带有电荷.蜂毒素(Melittin)是蜂毒液中的主要成分,由26个氨基酸组成.蜂毒素与膜脂的作用,尤其是它的溶血作用及作为离子通道已经研究的相当多.由于BR的特性,胡坤生等人率先开展了蜂毒素与BR相互作用的研究,证实了蜂毒素与BR疏水
其他文献
<正>研究介形类壳体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组成是探讨湖泊古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大都采用“系统白化(System whitenize)”的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尚有其局限
352例男性不育病人外生殖器状况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叶德立,李焱萍,张明辉,王江平关键词染色体,男性不育,无精子症,外生殖器中图法分类号R698.2男性无精子症是其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男性外生殖器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慢慢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及较强的杀灭病原体作用。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皂矾,为透明淡绿色结
<正>本文提出了弱直向代数的概念,它是在代表表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直向代数和投射直向代数的推广;然后确定了它的各次Hochschild上同调群,这推广了直向代数中的相应结果.以下
<正>学术界对于我国东部不少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存在的含有孔虫化石群层的沉积环境问题,一直存在着海相和陆相沉积之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难以用壳体形态或属种组成有效地
<正>早在70年代,科学家就提出在高温高密条件下被自发破缺的规范对称性会得到恢复,并给出了研究这类问题的方法.近来弱电相变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是由于它对解释宇宙中
<正>在南极半岛及其外围群岛地区,现代土壤中是否存在CaCO_3富集过程(或钙化过程)目前还无统一的认识.如Everett(1976年)认为南设得兰群岛土壤中的碳酸盐起源于本区的石灰岩,
<正>在半导体胶体表面进行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是当前光化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多数半导体材料导带与价带间的能隙约为3eV,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但却不能有效利用日光中的
<正>实验结果表明,在YBa_2Cu_3O_(7-δ)系,人为地使化学成分偏离理想配比,将引入新的小尺度缺陷并成为有效钉扎中心,使临界电流密度明显提高,且导致J_c(H)的非单调关系(即对
<正>1 涡粘系数应为四阶张量Boussinesq 1877年提出将湍流应力类似于与速度梯度成正比的粘性应力,引进了涡粘系数的概念,将湍流应力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