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眼压水平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眼压水平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在本院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压水平状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眼压≤21mmHg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患者;眼压>21mmHg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50例患者,为两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70%,两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眼压相比,在高眼压水平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视力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不同眼压水平状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2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常见青光眼的一种类型,在4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受损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致盲。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说长时间用眼、常见灯光、情绪波动较大。大多数患者住院后都出现了眼压升高的情况,许多医生会要求患者等眼压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在控制眼压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病情进展[1]。所以,本次研究中择取了不同眼压水平状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在本院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压水平状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眼压≤21mmHg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患者;眼压>21mmHg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5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40-58岁,平均年龄(47.6±3.8)岁。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42-59岁,平均年龄(48.5±3.5)岁。
  两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软件SPSS22.0系统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对照组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患者均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麻醉结膜表面,对手术眼实施消毒铺巾,结膜下局部麻醉应用浓度为2%盐酸利多卡因在注射液,将穹隆部结膜瓣作为基地,筋膜组织分离后,对巩膜面进行止血,在将显微镜下12点位的角膜缘作为基底,作巩膜瓣。在11眼位巩膜瓣下方放置丝裂霉素棉片,等待5min之后,用生理盐水重复冲洗眼角膜和结膜囊,确保棉片无残留情况。从显微镜3点位透明角膜缘,用穿刺刀在前方进行穿刺,逐渐释放前方水,使眼压降低。确保眼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切除小梁组织以及周围虹膜,将脱落色素颗粒冲洗干净,最后利用尼龙线进行缝合巩膜瓣与结膜瓣。从角膜处进行穿刺,将生理盐水注入前房中,恢复状态。手术结束后,利用復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具体标准如下:(1)若患者的眼压≤21mmHg,且不要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则为完全治愈;(2)若患者的眼压≤21mmHg,术后需要采用1-2中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则为治疗有效;(3)若患者的眼压>21mmHg,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则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纳入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70%,两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在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的传统治疗中,许多人认为只有将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够开展手术治疗,这样能够降低手术风险,但是这种手术方法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很多患者因为药物无法降低眼压,进而耽误最佳手术时间,使视觉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本次研究选择了不同眼压状态的原发性闭眼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结果发现,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改善前房角膜的情况,及时延缓了病情的发展,不需要对患者进行眼压控制,其安全性、有效性都非常理想[2]。
  综上所述,与低眼压相比,在高眼压水平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视力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国磊,李慧慧,詹江波, 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不同眼压水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0,30(5):345-349.
  [2]王丽丽,李达,杨阳,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37-1939.
  作者简介:
  严传(1985.06.14-)男,汉族,四川雅安,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眼耳鼻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直肠癌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组)39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的切口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排气所用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必净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乳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04月-2020年04月诊治的7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去甲基肾上腺素、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另加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的MAP指标、SVRI指标和CI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HR指标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痛泻要方加减+针灸治疗IBS(肠易激综合征)对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2例IBS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参照组采纳匹维溴铵治疗,实验组采纳痛泻要方加减+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GRP、VIP。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参照组(69.57%),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血清CGRP、VIP均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对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捆绑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06月到2020年05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计76例,以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子宫捆绑术、常规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04月至2020年04月住院治疗的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总计46例),参照组采纳常规监测,实验组采纳PICCO监测,对比两组MAP、CVP、血乳酸、機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24h后MAP、CVP均高于参照组,血乳酸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9年04月至2020年04月,对本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PFNA内固定术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行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病例筛选时间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随机1:1计算机分组方式划分小组,参照组予以股骨近端钢板手术,观察组予以PFNA内固定手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手术结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新。方法:抽取我院2018.06至2020.05时段内诊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甲组(35例)、乙组(35例)。甲组为茵栀黄注射液,乙组为舒肝宁注射液,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甲组总有效率(77.14%)低于乙组(94.29%),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57%)高于乙组(8.5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治疗术的麻醉效果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020年本院收治66例胃镜检查治疗术患者,数字表法划分甲组和乙组(n=33),甲组患者选择异丙酚与芬太尼麻醉,乙组患者选择异丙酚与咪达唑仑、芬太尼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差于乙组,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与非洛地平在冠心病心绞痛联合治疗中的用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分组用药对照研究法,分别设置非洛地平治疗组、联合用药治疗组,每个组别各分配4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保证组间可比性。非洛地平治疗组患者,采用单一的非洛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在非洛地平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联合麝香保心丸用药。最后分别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与非洛地平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