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理特点及Ⅱb级以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病理特点并分析病理等级Ⅱb及以上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诊断为HSPN并行肾活检的病儿174例,分析病理特点及影响病理等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HSPN病儿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9:1,年龄(9.04±2.85)岁.所有病例中,病理Ⅰ级17例(9.77%),Ⅱ级54例(31.03%),Ⅲ级103例(59.20%),无Ⅳ级病例;病理分级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47,P<0.001);肾小管间质分级与尿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s=0.05,P=0.587);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103例、毛细血管袢28例、系膜区+毛细血管袢36例,无明显沉积者7例;92例呈团块状沉积、75例呈逗点状沉积;沉积物以IgA+IgM型病例数最多(141例,81.03%),其次为IgA+IgM+IgG型(15例,8.62%).有补体C3沉积(113例,64.94%)与无补体C3沉积者(61例,35.06%)比较,病理等级Ⅱb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174例病儿分为Ⅱb以下(非重度,63例)和Ⅱb及以上(重度,11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住院时间、肾外症状、大量蛋白尿、血清IgA和D-D二聚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种以上肾外症状、大量蛋白尿、D-D二聚体与病理级别为Ⅱb及以上有关.结论 HSPN病儿病理类型以Ⅱ、Ⅲ级最常见,病理等级与临床分型和肾脏补体C3沉积相关,2种以上肾外症状、大量蛋白尿、D-D二聚体是HSPN病理级别为Ⅱb及以上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骨骼肌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损害,包括关节、肺、心脏、胃肠道等.除了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诊断方法外,进行肌炎抗体检测也很有必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人所存在的多种肌炎抗体对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判断疾病活动度、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