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较泌尿系统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组织结构分辨能力和更清晰的三维影像效果,而且检查过程还具有无痛、快捷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泌尿系统及相关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成为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评估诊断的金标准[1].CT尿路造影是采用大范围、重复多次并涉及照射人体辐射敏感部位(生殖腺)的高剂量
【机 构】
: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较泌尿系统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组织结构分辨能力和更清晰的三维影像效果,而且检查过程还具有无痛、快捷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泌尿系统及相关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成为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评估诊断的金标准[1].CT尿路造影是采用大范围、重复多次并涉及照射人体辐射敏感部位(生殖腺)的高剂量薄层扫描方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居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的首位,因此,在考虑到优越的影像诊断收益的同时,患者在检查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及所产生的伤害亦不容忽视.为此,笔者针对CTU检查时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与危险进行了测量与评估。
其他文献
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作为一种近距离放疗技术,是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在我国也广泛应用于其他肿瘤的治疗.剂量分布是影响粒子植入疗效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粒子植入计划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粒子植入的术前、术中计划和术后剂量验证.目前,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剂量计算准确性验证方面尚少见报道.本研究验证Prowess Brachytherpay 3.1计划系统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目的 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计划设计时不同的设野方法 对于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 21例Ⅰ~Ⅲ期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IMRT采用固定野静态调强技术.每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设野方法 共设计3套调强计划,分别为:IMRT-7,使用等角度的7个射野,射野的入射角度分别为0°、51°、102°、153°、204°、255°、306°;IMRT-5,使用等角度的5个射野,射野的入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1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于1991年12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目前总装机容量300 kW,远期装机容量630 kW.秦山核电站所在地浙江省海盐县地处长江三角洲,人口稠密,距离中心城市上海、杭州均在100 km以内.为正确评价核电站运行对周围环境水体是否造成影响,是否产生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于2009年开展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饮用水总放射性活度调查,以便掌握秦山核电站正常运
目的 通过研究质子加速器~7 Li(P,n)~7 Be反应的中子特性,为研究和制作适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加速器中子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加速质子使其轰击Li靶后产生中子;通过金属箔活化法,测量中子与In箔发生阈值反应后放出的γ射线;然后计算出 In箔的放射性活度、加速器反应后放出中子的注量和反应的微分截面.结果 质子加速轰击Li靶后,在不同方向产生不同能量和注量的中子.加速器电压分别为
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ct(Gadd45ct)是p53的下游靶基因,当面对各种环境应激时表达上调。Gadd45ct在调节细胞周期监测点、细胞凋亡、DNA修复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Gadd45ct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将来可能会是一个抗肿瘤的分子靶
由于中子不带电,其穿透能力很强,而且可以与物质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所以人们常常利用中子的这些特点,作为重要的核科学的研究工具。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y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60°Co γ射线辐射损伤的人体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和肝癌细胞HepG-2辐射防护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MTT法检测TFA处理组与单纯照射组hMSCs和HepG-2的细胞活性;HepG-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技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婴幼儿头颅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按2.5、2.75、3.0和4.0的SD(标准差)值将20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4组,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头颅cT扫描,每组各50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当SD为2.5、2.75、3.0和4.0时,CTDI_(vol)最高值分别为60、49.8、42.9和25.8 mGy,有效剂量分别为
目的 比较旋转调强(RapidArc)与固定野调强(IMRT)放疗在颅脑多发转移瘤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针对10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3种放疗计划:固定野逆向调强(IMRT),RapidArc单弧旋转调强(RA1),双弧旋转调强(RA2).在保证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前提下,分别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及靶区外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以及治疗时间,探讨其剂量学差异.结果 3种计划均
目前手术和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局部复发是食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放疗可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的复发率.但术后放疗后纵隔淋巴结复发者,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再程放疗因受脊髓耐受量的影响,常规放疗难以实施.近年来随着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使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纵隔淋巴结复发的二程放疗可以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