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几个问题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几个主要阶段建国以来,我们新建了一些钢铁厂,开辟一些新点是完全应该的。有了一些新厂作为根据地,才为以后的改、扩建创造了条件,这是世界各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普遍规律。苏联虽然近些年发展钢铁工业主要依靠旧厂改扩建,但在其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建了不少新厂。也要看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缺少一个稳定而又长远的全面规划,因而在建设布局上出现了布点过多而经济效果不好的弊病。我国钢铁企业从1949年的18个企业(重点11个)发展到1979年达到1200多个(重点34个),增长了几十倍。
其他文献
【正】 发展航运,好处甚多,最主要的是航运通过能力大、成本低,节约能源。据测试结果表明,水运的耗油量约为公路运输的六分之一。从拖带量看,水运的拖带量约为公路运输的37~75
【正】 前言笔者在大学期间专攻地理学。以后又立即进入建设省计划局(当时是建设院总务局)从事区域规划工作十三年有余。后来转到国土地理院,主要是为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保
【正】 苏联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六十年代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到了七十年代其变化则更为显著。这种变化的明显表现,是苏联的经济地理学,已从生产配置科学变成社会经济地理
【正】 一、工业布局的意义和内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
【正】 1978年,浙江省建委组织我系部分师生参加了当时绍兴县城关镇的总体规划,1979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城关镇设置绍兴市,1980年,又决定撤县并市,使绍兴市的范围扩大到与原来的
【正】城市工业专业化协作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为共同制造某种较复杂的工业产品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固定的专业化协作的企业群。这一企业群在城市中布局合理与否,对专业化协作的
【正】 “全国不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问题讨论会”一九八二年九月廿日至廿六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的。出席会
【正】 无烟煤在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中,均占有相当地位。根据计算,大约分别占到1/9和1/7。传统上主要作为民用燃料的无烟煤,因发热量高,且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化
【正】煤炭基地,通常系指一个特大型煤矿区,或在地理分布上相互接近的若干个大、中型煤矿组成的矿区;其煤炭年产量,大多都在数百万吨乃至一、两千万吨以上。在煤炭基地及其附
【正】 一、煤炭八个:山西古交矿区、大同矿区、内蒙古霍林河矿区、安徽淮北矿区、山东兖州矿区、河南平顶山矿区、辽宁铁法矿区、安徽淮南矿区二、石油一个:黑龙江大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