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讨论对ICU中的气管切开患者应当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比对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三年气管切开术患者100例,告知患者并经家属的同意,根据临床实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有细心观察、无菌操作护理、由生理盐水配置的湿化液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等。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多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无菌护理、体位护理、光子治疗等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总效率为98%,相比较对照组患者88%急救效果更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自评量表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皮下气肿、脱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吸痰护理中1周内护理工作量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护理总体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无菌护理、体位护理、光子治疗等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    键   词]  ICU;气管切开;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88-02
   气管切开是ICU科室通过切开患者颈段气管,放入钛质金属或硅胶气管套管,以解除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一种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该手术让患者的气道和外界相通,降低了呼吸道防御能力,很容易受外界细菌的影响发生感染[1]。气管切开术后引发发声功能丧失、切口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医学研究意义。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ICU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发生是当前医学临床研究的重点。经过大量临床验证,针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更加优质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人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
  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考虑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次临床实验通过采取9种护理方法,然后对各类护理方法出现
  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得出通过这9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患者
  产生的影响效果。
   一、資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近三年气管切开术患者100例,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根据临床实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分患者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有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段为18~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5±7.4)岁。其中有20例为脑水肿患者,有11例为喉梗阻患者,有12例为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患者,其他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有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段为16~7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2±6.5)岁。其中有19例为脑水肿患者,有12例为喉梗阻患者,有12例为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患者,其他患者7例。针对上述患者的基本概况(性别、年龄、病例、其他疾病等)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有细心观察、无菌操作护理、由生理盐水配置的湿化液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等。采取气道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气道评估。病房每日早晚分别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要求30分钟。按照规定做好床位的安置,病房要求安静、干净、整齐、持续通风。按照患者的需要进行吸痰,每隔2个小时要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同时通过床上卧位活动、站立运动等方式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采用语言交流之外的方法,提供文字书写手段与患者进行双向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的实际需求;采取护理心理学方法缓解患者心理行为问题,帮助患者始终保持相对较好的
  身心状态。
   2.环境护理。尽量减少患者家属或社会人员在病房内走动,严格做好家属隔离措施,并且对病房内进行每日的消毒及空气湿
  化,做好地面的湿式清扫工作,病房噪声要求保持在38dB以下,温度保持在22℃,湿度保持在50%。
   3.气管切口护理。当患者发生感染时,需要对患者气管切口采用严密观察,实时观察患者的伤口感染程度。首先,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和颜色等情况,进行呼吸机湿化氧疗;其次,要每天2次为患者更换切口处的纱布垫,痰多时要提升更换的频率。同时根据患者切口周围皮肤感染情况应用5%碘伏或过氧化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消毒。采取切口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切口出现恢复不良、再次发生感染异常情况。    4.吸痰护理。对照组:使用16~18号的一次性吸痰硅胶管,口腔与气管内吸痰管严格分开。观察组:准确把握吸痰时机,吸痰过程中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不间断地使用无菌液清洗,由浅到深进行均匀、全面吸痰;口腔要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采用膨肺联合震颤排痰法,利用机械辅助排痰器进行辅助排痰。压力控制在250mmHg以内,时间不超过15s,两次间隔不超过3分钟。
   5.口腔护理。对照组:生理盐水棉球擦拭,频率为每隔6H涂擦1次。观察组:洗必泰棉球擦拭口腔,频率为每隔6H涂擦1次,洗必泰擦拭全身。口腔周围出现疱疹时在患者的口腔皮肤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
   6.无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护理规范,每周要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更换,确保专人专用,按时倾倒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每隔一小时倾倒1次。每日清洗消毒管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将使用完后的管路进行处理[3]。
   7.鼻饲护理。在患者的气管切开后的第三天,患者若吸痰较少期间开始鼻饲护理。开始前需将床头高于水平面大约30度,每间隔两个小时回抽一次,肠内营养持续均匀泵入。实时观察患者状况,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 ml,若多于200 ml时候暂停,等患者的症状有缓解后再考虑鼻饲护理。
   8.体位护理。在患者卧床休息时,抬高床头30°~45°以促进静脉回流,两肩后伸外展。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如果患者无特殊情况要求给予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每隔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同时辅以叩背方便排出痰液。
   9.光子治疗。气管切开术后一周采用红蓝光交替治疗,每次半小时,3天1次。
   (三)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观察中所获取的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快速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方式为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采用t检验;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注明:以下7种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一)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1,本实验表明,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本实验表明,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针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
   (三)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例数50,焦虑(SAS)自评量表为52.58±4.93,抑郁(SDS)自评量表为48.42±6.56;对照组:例数50,焦虑(SAS)自评量表为57.68±5.93,抑郁(SDS)自评量表为53.21±7.35。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四)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3,本实验表明,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
   (五)两组患者吸痰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4,本实验表明,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1周内护理工作量(含吸痰次数、更换敷料次数、更换床单位次数)小于对照组。
   (六)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例数50例,肺部感染1人;对照组例数50例,肺部感染6人。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顯著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出现的频率。
   (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选取口腔护理后第3天,利用晚间20点采集结果,然后将结果进行效果比较。见表5,本实验表明,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异味的发生频率。
   三、讨论
   气管切开术可以快速改善喉梗阻、呼吸减退、气道阻塞等问题,该手术针对维持患者有效氧供、获取患者的呼吸中枢功能恢复、减少各类并发症感染发生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患者来说,术后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感染将越多,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若多种重症患者在一个ICU病房进行治疗时,将提升患者发生感染概率。临床研究发现,ICU气管切开术诱发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各类感染的因素多,及早掌握患者感染发病的病情并开展针对性、规范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各类感染的发生,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和降低危险性,改善患者病情。
   本次研究中,采取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无菌护理、体位护理、光子治疗等9种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伤口感染、皮下气肿、脱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得到降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患者气管切开1周内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肺部等各类感染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无菌护理、体位护理、光子治疗等各类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季日峰.ICU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1):67-69.
   [2]罗杨,洪蝶玫,陈晓燕.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临床护理,2008,7(7):46-47.
   [3]邵春梅,王淑敏.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097-2099.
其他文献
在江苏南通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比赛中,来自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的3名2012级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朱花蕤、阿依仙古丽、何玲各获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贸易型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由于国内外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各个方面企业发展都受到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Elderly patients who have been submitted to coronary bypass grafting with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may develop a coronar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我们看见一幅幅充满人性、感人至深的温暖画面.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动人的场景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历史的真实远远没有那么温暖,相反,却令人
本文结合工作的实际,对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摘 要: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往往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复习方法上也是一味地采用练习、默写、听写等方式。本文对如何增强复习课的自主性复习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高年级语文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31-2  一、树立正确的复习观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老师要树立
6月23~26日,2014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APP应用培训活动分别在海宁、余杭、桐乡、湖州四个家纺产业集群举行,重点推广家纺展APP,为企业现场指导、安装并解答相关疑
事业长青,文化为根。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将企业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航港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学生在最后的成果展示课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本文就以普遍教师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的改善促使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