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导入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影响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y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而课堂导入是引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然后根据课堂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有效方式。同时,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程的开端,也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应用符合内容的课堂导入方式对课堂教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语文课堂
  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解一节新课时,往往都是按照课本的顺序: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介绍作者的背景;接着分析文章结构和重点句子;最后做出小结,由于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地利用课堂导入的优越性,因此会间接地遏制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不仅不利于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为了解决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弊端,也为了新课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地根据课堂内容创设新鲜的讲授方式,把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在课堂的思考能力作为教学任务的一大目标。而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一节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本篇将从课堂导入的多种方式来分析其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一、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干脆利落,省时省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一句课堂导入语就能知道自己本节课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和重点目标是什么。这种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重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就通过一句简单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到了课堂当中。
  师:同学们都知道伟大的周总理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少年时就立下的志向。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人,与他从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愛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导入方式,要求必须使学生快速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课堂导入语。而课堂导语是全文中心要点的提炼,也是文章的关键要素,通过课堂的导入语,学生可以准确理解文章内涵,为学生顺利学好全文打下基础。
  二、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激发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兴趣所创设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做游戏是学生在课后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将游戏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这一课时,我就引用了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们来请四个学生分别扮演四季的太阳公公好不好?
  生:好,怎么扮演呢?
  师:我在黑板上画四个大圆形依次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太阳,然后请四位同学在你所代表的太阳里画出你所照耀的事物好吗?
  生:好……
  当四名扮演太阳的学生在黑板上画自己所照耀的大地时,其余学生也都在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看他们所画的事物。因此,通过游戏导入的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引出即将要讲解的《四个太阳》的主要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三、 故事导入,吸引注意
  故事导入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非常突出,通常一个课前小故事就能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自然地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它和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具有语言魅力和故事情节,因此,没有故事的语文课堂是缺乏光彩的,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前进行一段小故事的导入可以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就是通过一小段《将相和》的故事背景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
  师:在这节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为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即: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由于我们国家还没有统一,经常发生战争,因此,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战国时期有“七雄”分别为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以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即将要学习课文《将相和》就是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两员大将的故事。现在请同学打开课本……当我在正式授课之前,说要为学生讲故事时,学生就已经纷纷抬着头看着我集中起了注意力,然后又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将相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故事导入法不仅可以营造课堂的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导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讲授方式,它以新颖、独特、充满吸引力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多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符合教学情景的课堂导入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节的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巩会涛.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浅析[J].学周刊,2014.
  [2]孙琳.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艺术探析[J].亚太教育,2015.
  作者简介:
  刘传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以“儿童的立场”为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借动态生成调整预设,据课堂反馈深入反思。教学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生成精彩。转变观念,使课堂教学灵动、活泼地展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智慧得到较好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途径与方法;渗透;思考  一、 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
摘 要: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点的就是小学数学。而在小学数学当中,最具有综合锻炼作用的是数学当中的应用题。进入到小学后期学习当中的时候,就会涉及大量的应用题,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才会将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作为重点不断推进。本文就关于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能力的策略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