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受认知和阅读积累量的限制,学生在做阅读的材料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者是无法抓住主旨的状况,这些因素都是学生缺乏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导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本文主要围绕小学六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的策略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六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23-01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达到高峰期,其阅读的积累量和相关的阅读的技巧已经相对的比较完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的状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尽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层面,教师需要将这四个层面应用到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帮助学生运用多感官去体会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中蕴含的奥秘和独特的美感,从而在不断的接触和练习中找寻不同的阅读材料中所共通的地方,从而进行分析、总结,完善自己的阅读体系,优化自己的阅读结构,更好的充实自己的同时能够丰富自己的阅读层面,充盈自己的精神层面。

1.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处于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但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其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做法严重的削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潜能的发展。

2.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的教学策略
  (1)有效的提问策略
  对于很多的新手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经验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机智,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来作为切入点,从而有效的增加教学内容,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讲解教学时常常会对于细节的部分把握不够深刻,从而错失教育契机。按部就班的教学策略虽然能够完整的开展教学,但是不足以应对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出的反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为了节约教学的时间而常常一笔带过,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浓烈兴趣表达的欲望,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边疆的白桦树的时候,对于这篇文章,教师主要想要根据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白桦树身上坚韧、不怕艰苦的精神品质。因此,在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之后,教师对几位学生进行提问,教师想要通过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来引出白桦树的优良品质。但是,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是,他认为白桦树能够在艰苦的沙漠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身上所蕴含的品质,这些是人类强行加上的,白桦树之所以生长在沙漠戈壁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它喜干旱的生长特点决定的而已。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并没有草草带过,而是认真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发展以及学生长期的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多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岁的增长,阅读材料的积累逐渐掌握了做阅读材料题目的技巧,这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阅读的正确率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善于总结的学生试图寻找其中的共同点,甚至将不同题型的阅读题目的标准答案进行摘抄、背诵,在实际的做题的过程中原封不动的进行复制,这样的做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做法的结果虽然会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分数,但是却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氛围,不利于学生长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篇名为我心中的长白山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时,其中有三道題目,分别是手法的欣赏、结构的简述和情感的分析。对于这三道题目教师在评改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回答基本上相似度很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临时添加了一道主观题,让学生简单的概述一下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这道题目的主观性很强,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标准的答案,只有自己思考进行回答,教师通过不同的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多角度的感观,学生们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都在逐渐的发展,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不同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来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有所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1
  [2]黄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5(12):70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告诉了我们以前发生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初中历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核心素养之下的历史教学将会更加明确、深刻。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教学将更加灵动,辅之以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得以落实。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07-01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声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视野进一步开阔,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从语文的角度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没有通过这一过程得到提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显著,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促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将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到语文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初中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由于计算机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所以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的重视计算机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就以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希冀能够更好的帮助初中学生掌握计算机学习的要领,促
期刊
摘 要:小学时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而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在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减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走弯路解决学生大部分的学习问题,既能够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又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教学重点也逐渐的转移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方面,其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成为了小学语文的一种教学原则。笔者通过本文向广大小学语文工作者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原则,并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效果如何,除了会影响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之外,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情来看,學生们往往都存在阅读面狭窄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极为不利。为此,本文对拓展性阅读的意义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当下的中国的教育制度之中,大多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全面的进行发展。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之中,礼仪之邦的艺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现如今的社会现状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性是很关键的。同时,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减轻孩子在学习之中的巨大压力。对于教师和课堂来说,孩子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小学音乐教育
期刊
摘 要:音乐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一种艺术,培养学生喜欢音乐,能够倾听音乐,具有欣赏和评鉴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和目的之一。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获得音乐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培养他们音乐审美感受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审美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22-0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速度及数学水平。同时,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能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提升整体自学水平,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采取各种途径比如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新课给学生留出预习时间、辅导学生对数学概念、代数式、例题、公式等方面的正确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课;数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