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中20 世纪世界经济模式发展的设计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本文就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及发送历程,为高三学生复习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作了梳理和分析,同时也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发与国家利益的保障方面的对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影响、启示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考历史复习教学中, 20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重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特别是东西方(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借鉴了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改进了经济发展指导理论,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在这块内容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国家的经济建设模式与发展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是学好这段历史的根本所在。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其后两种模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与吸收,解决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也给今后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为学生设计总结了两种模式的形成、调整、新发展等环节加强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和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联系政治现实,分析我们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应该坚持的原则等,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
  一、东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一)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从俄国十月革命到 20世纪 30年代,苏俄在列宁领导下先后探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苏联时期斯大林领导下逐渐形成苏联模式(人民出版社必修《历史》统称斯大林模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则称苏联模式)。在西方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利用亞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单纯利用市场经济调节经济。
  (二)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大约从 20世纪 30年代至 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社会主义苏联其经济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从赫鲁晓夫开始进行改革但都成效不大。同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进行改革,但都没能突破苏联模式束缚,并因各种内外因素以失败告终。
  (三)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从 20世纪 70年代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在 20世纪 70年代因为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逐渐改变凯恩斯主义理论而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实行混合经济政策,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迎来“新经济时代”。而社会主义苏联的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证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但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新道路。
  二、东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各自的创新与优势分析(学生分析能力培养)
  (一)苏联模式的独创特点及对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1.苏联模式建立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制度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苏联模式对二战后亚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体现出它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经济优越性。
  苏联模式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因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混乱现象采取对策提供了借鉴,成为西方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源头。
  (二)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新变化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影响
  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外,还不断加大政府权力和政府职能,建立“福利国家”,着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善民生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 116页), 20世纪 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从而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相对稳定。这些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从东西方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中挖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在东西方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把民生工作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民的利益,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罗斯福新政开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得到一定的经济保护(当然“福利国家”的建立是西方国家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还有环保思想意识的不断增强,追求人类精神彻底解放的思想流派的成长等都对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启示作用(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运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加强的今天,既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基础,又要充分发挥西方经济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借鉴作用,是我们应该准确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不断总结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二)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借鉴西方“福利国家”建设的成败得失,使社会保障能够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全民奔小康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必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有重要的意义。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更新我们的外交理念,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确实保障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教材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一、二、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6月第 4版
  张海鹏徐蓝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2019年 8月第 1版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 311400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笔者发现协调沟通不畅是影响班级管理活动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笔者将以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为研究课题,旨在深刻揭示班级管理基本内涵、系统阐述班级管理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坚持以切实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为着力点,提出提高小学班級管理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小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地指导和有意地借鉴。  关键词:班级管理;重要作用;有效
期刊
摘要:创新理念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打破常规模式,敢于创造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敢于突破现状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和锻炼语文情操的人文性科目,创新理念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渗入极大程度上使语文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教学模式,使学科走上新的未来。  关键词:创新理念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一个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了诸多高素质人才,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技师学院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除了要在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外,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够将学生培养为一名品德高尚具有实践技能的优质人才。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技师学院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地位不断凸显,是帮助学生规范心理环境提
期刊
摘要:在人文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有着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它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还是传播古人思想的一个载体,还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对此,本文通过对如何从教学生活抓起,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进行论述,并提出具体,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抓好教学生活,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出一丝贡献。  关键词:教学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如今,如何抓好教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已经逐渐辐射到了农村教育的范围,而农村教育也正在积极的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之中,农村中的小学体育作为锻炼和强健学生体魄的重要科目,自然也在改革之列,不过也面临着很大的难题,由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很多体育设施也并不完备,这导致小学生很多时候无法开展一堂完整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训练,导致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自然也无从谈起体育教学的成果,而一些教师自身的根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材中的最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着巨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的成绩能更上一层楼。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所以学习兴趣不高,不会去主动地学习,只能通过老师来激起他们的兴趣,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水平,忽略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作文教学的创新;层递式的意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通过研究深度学习内涵和作用机制发现,掌握好其核心理念和精髓,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均有着较好效果。本文首先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结合心理学知识(人格气质)对如何应用恰当的方法提升深度学习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方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数学中的核心问题具
期刊
摘要: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不损害大自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土地建设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能丰富拓展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对学习空间也会有所提升,也能增加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土地资源作为大自然最好的馈赠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深幼儿对资源的认识与保护,也算是一种最贴合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区域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乡土资源是学校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文化历史方面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英语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由此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重要课程之一。事实上在初中教学体系中,英语课程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内容。基于此下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实践入手,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分层教学法概念,并且通过应用分层教学法极大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
期刊
摘要:“微课”是在科技信息时代发展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式的教学工具,其凭借着精炼、有趣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一跃而起,博得了各级老师与学生的认可。使用“微课”手段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热情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辅助学生理解、学习,对于学生消息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身为小学时期的语文老师,应该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思想的建设与个人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