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的影响

来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ITP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第7天开始,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4 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造模前、灌胃前、灌胃结束后各组大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灌胃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reg、Th17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35水平。结果灌胃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大鼠血小板数目明显上升(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所占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IL-35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而Th17细胞所占比例及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犀角地黄汤高剂量组各指标与醋酸泼尼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上调ITP大鼠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下调Th17细胞表达,维持Treg/Th17平衡,进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IL-17、IL-35的表达发挥抗血小板减少作用。
其他文献
过程写作法提倡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认知和交互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针对传统的成果写作法的一次主动的创新。本文通过介绍过程写作教学法
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解我国当代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本研究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青少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每天清晨,耳畔总是回荡着《解放军军歌》那熟悉的旋律。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爸爸
基于大区域GPS成果转换问题,利用Delaunay三角形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游动九参数坐标转换法。利用该法对实际GPS控制网坐标成果进行转换,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为大区域的GPS坐标成果转换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和城市功能的增强,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突发事件应靠科学的方法预防处理。建立起城市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对整个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预测事故危险性;对事故预防和及时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在事故发生时通过本系统能够赢得宝贵的时间,减少事故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用科学的手段防灾减灾,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城市重大事故的处理,保护国家公共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