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生于肝左右胆管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1].由于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楚,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起源于肝外大胆管的肝外型,以及起源于肝内胆管并侵犯肝门部的肝内型.这两种肝门部胆管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形态学特征,患者存活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这两种肿瘤均称之为肝门部胆管癌,并且该定义也适用于最新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癌症分级手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