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测量的系统方法

来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卫生工作中,研究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噪声的有关物理量和评价参数加以定量描述,其手段即是量观察方法(又叫测量法或观测法)。作为此种方法的“产品”——噪声数据,可视作测量者对噪声客体诸多因素一系列思维和动作的集成效应。其水平高低,反映着噪声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要求内的精度。现代系统论的许多重要原则,对噪声测量具有指导意义。现结合实践体会,试为一析。
其他文献
反映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若干年来对桂林岩溶峰林地貌与洞穴的一方面研究成果《桂林岩溶》画册业已编著完成,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8年初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画册用346幅精选彩色照片,37幅插图,约7万文字,对桂林地区岩溶峰林地貌的特征、基本类型、发育模式,洞穴及其大小形态、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因与类型划分等作了系统而较深入的论述。此外,还列出了桂林一批重要的洞穴资料,并对其中代表性的洞
期刊
该协会是苏联洞穴研究之权威机构,1978年新增设了洞穴生物学、洞穴医学及洞穴年代学等专业委员会,并参加了有关化学溶蚀研究的国际项目,向国际洞穴学会提交了苏联最深最长洞穴的名单及苏联岩溶,洞穴学文献提录等。 自1978年以来,苏联洞穴工作者曾参加了在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及捷克举行的国际洞穴会议。1983年至1984年在埃塞俄比亚探了Sof Omar洞,并为1986年在第比利斯及苏呼米举行
期刊
仙桥洞属昆明市西山区所辖。它位于昆明市北西方向,距市区13公里。(见图) 原名羊厩洞(曾是山羊聚居的地方),悬壁上洞门大开,犹如一座迎客厅。进入洞内,往东南行走约300米,再折向东北行630米,达一能容百余人的石厅,继向东行930米止。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等甚为发育,千姿百态,奇景甚为壮观。据考,明代杰出地学家徐霞客曾在此洞考察了一天,并把目睹奇观写入《徐霞客游记》中。
期刊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
期刊
关于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问题,已经有几种不同意见。笔者根据对粘土砾石层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它形成的地质地貌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一种新的成因类型——岩溶河湖相沉积。就是说,在独立封闭型的桂林汇水盆地开始解体,由北往南流的漓江水系形成的初期,草坪至阳朔之间曾经是一段地下河或伏流,粘土砾石层就是在伏流上游的谷地积水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笔者认为,流经大面积岩溶地区的西江干流或支流的有些
期刊
由于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推挤力,使冰前的地层受挤压而产生的褶曲现象,谓之表面构造。桂林地区冰川活动过程中已发现残留的表面构造地点有:桂林市五里店三砖厂附近;桂林市朝阳公社风动工具厂宿舍附近;桂林市三里店东南附近的桂大路路堑南侧;桂林市五里店桂林皮革厂附近。
期刊
由K·Paterson和M·M·Sweeting主编的新书《岩溶研究的新方向》,已于1986年由英国Geo Books出版社出版,该书为1983年9月英法两国联合召开的岩溶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参加会议的共55人,除33人来自英国外,还有来自法国、爱尔兰、比利时、美国、意大利、西德,多哥、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奥地利和新西兰的代表,中国的陈治平和宋林华也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地质旅行和宣读论文相
期刊
本文认为鄂西地区已不存在多级剥夷面。喜山运动期间,区内差异性升降运动剧烈,先前形成的剥夷面被分置于不同高程,并基本上已为后期作用完全破坏。目前所存在剥夷面是早更新世形成的。元谋运动以后,地壳以同步间歇性抬升为特征,形成了遍布本区的峡谷地貌。不同高程面上的岩溶形态并非形成于不同剥夷期,各高程面上均不存在独具特征的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即:不同高程面上可出现相同岩溶组合形态,而同一高程面上又可出现不同的岩
期刊
本文介绍网格制图法的设计及其在苹果Ⅱ型等微机上实施的程序编制,以及在全国饮用水水质调查中的应用。
期刊
本文讨论了应用洞穴学的内容。作者认为应用洞穴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对旅游洞穴的研究 2.洞穴空间的利用 3.洞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从《徐霞客游记》中选出对洞穴利用的资料,与现代应用洞穴学的内容作比较并加以分析归类,可以看出作为岩溶地貌学家及洞穴学家的徐霞客在应用岩溶学方面也有相当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