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感恩妈妈陪我度过“京漂”时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子一起做“京漂”:现在苦是为以后甜
  2005年春节后,北京市昌平区一个小区搬来一对母子,母亲30岁左右,衣着得体,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白净阳光。在亲戚的帮助下,这对母子在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落下了脚。
  母亲叫惠茜,儿子2000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取名易烊千玺。“烊”在老家是“欢迎”的意思,“千玺”也就是千禧年,易是惠茜丈夫的姓,这个名字就是“迎来千禧年”的意思。
  惠茜老家在江西,当年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然后去深圳打工,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后来,丈夫和别人合伙开起了公司。有了儿子后,惠茜做了全职太太,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易烊千玺2岁时,她就尝试着给他报各种兴趣培训班,发现他对什么感兴趣就重点培养。
  2005年春节期间,惠茜回老家过年。和在北京扎下根的姐姐聊天时,她说出了对儿子未来的希望。姐姐说:“想把孩子培养得才艺双全,最好到北京去,那里平台大,遇到伯乐的机会多一些。”听了姐姐的话,惠茜当时就下了决心:带儿子到北京去!
  春节后,惠茜带着儿子来到了北京。京城物价高,丈夫正处于创业初期,经济并不宽裕,惠茜就选择居住在位置较偏、房租便宜的昌平区,并给儿子联系好了小学。她把每月开支分成两大块:一块是生活费,一块是儿子的培训费。为了给儿子找到合适的培训班,人地两生的她到才艺培训机构扎堆的地方蹲点,向家长们打听情况。经过精心挑选,她一口气为儿子选了民族舞、魔术、葫芦丝、声乐、书法等多个培训班。
  双休日是惠茜母子最忙碌的时候。培训班离他们居住的地方很远,每次要倒三次公交、地铁,耗时两三个小时。周六早上,易烊千玺不到6点就要起床。来不及做早饭,惠茜就给儿子打包一碗沙县干拌粉带着去赶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惠茜和儿子一般坐最后一排,让儿子把干拌粉吃完。为了节省时间,下车前,惠茜会拿出一件大衣给儿子遮一下,让他在座位上换上舞蹈服。在拥挤的地铁上,儿子是没有空间换衣服的。
  在培训班扎堆的少年宫,惠茜要陪儿子上整整一天的课。上完最后一门培训课,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惠茜带儿子坐地铁赶最后一趟公交车回家。但这趟公交车5次有3次是赶不上的,如果能侥幸赶上,惠茜就拿出一块随身带的菜板,让儿子在公交车上垫着菜板写作业。因为培训课太多,易烊千玺连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如果赶不上最后一趟公交车,打出租车回住处需要150元钱。惠茜舍不得花这笔钱,就带儿子到住得稍近一点的姐姐家借宿一晚。第二天早上5点,他们再赶回昌平。
  孩子都爱玩,而且要有足够的睡眠,每个双休日都被老妈拖着奔走于各个培训班之间,易烊千玺也与妈妈抗争过。不过,惠茜都用一句“只有吃得了苦,才能与众不同”的话教育儿子。
  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易烊千玺睡得正香,闹钟响了,他不愿起床。惠茜掀开被子命令儿子起床。易烊千玺眼泪汪汪地说:“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好好睡一觉,我不想上培训班了。”看到儿子磨叽着不愿起床,惠茜急了,朝儿子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赶紧起床赶公交车去!”易烊千玺看妈妈动怒了,不情愿地往身上套衣服。惠茜看到儿子睡眼惺忪的样子,有些心疼,哄劝道:“烊烊,现在吃点苦,是为了以后幸福。你爸爸在南方挣钱,让咱娘儿俩在北京求学,不是让咱们享受的,你年纪小,学东西快,妈妈不也陪着你一起吃苦吗?”说到动情处,惠茜抹起了眼泪。
  易烊千玺虽然小,却很懂事,在偌大的京城,他和妈妈奔波着四处求学,相依为命,平时他最怕的就是妈妈落泪。于是,他加快了穿衣服的速度……
  不“逼”不成器,兒子下飞机回家先写作业
  成名后,易烊千玺从民族舞、拉丁舞、街舞到跆拳道、魔术、雕塑,再到书法,可以说无所不能,这一大波的才艺让他圈粉无数。然而,他的这些才艺都是妈妈用智慧“逼”出来的。
  惠茜起初让儿子多方撒网,是想发现儿子感兴趣的事情。没想到,儿子兴趣广泛,学一行爱一行。惠茜有个原则:学习每项才艺必须坚持下去,不能学一项丢一项,到最后什么也没学成。
  易烊千玺最初学的是民族舞。为了督促儿子学习,惠茜也报名和儿子一起学,课后还和儿子在家里一起温习学过的舞蹈动作。儿子练完舞蹈,还要练书法。为了让儿子练好书法,惠茜打印了摞起来一米多高专供练书法的纸让他练字。一天,惠茜发现儿子练字不认真,就生气地罚他练劈叉。此后,每当儿子犯错,惠茜都罚他练功。
  在陪伴儿子学习的过程中,惠茜最看中的是自律。她认为,如果孩子不自律,上再多的培训班到最后也会两手空空。如果儿子自我放松,她所做的就是“逼”儿子坚持。
  给儿子报才艺培训班的时候,惠茜有自己的考虑。书法、雕塑这类培训班磨炼人的心性,必须静下心来,而心态沉稳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于是,当儿子学习书法、雕塑时,惠茜也陪着一起学。为了让儿子得到美的熏陶,让他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惠茜一有空就带儿子参观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展览,每次还带上本子和相机,让儿子记录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起初,易烊千玺对参观这些展览有些抵触,不去又怕妈妈生气,只得硬着头皮去。为了提高儿子的兴趣,惠茜看展览绝不走马观花,而是跟着讲解,或者有名家到场时,听名家讲艺术创作的过程。一次参观书法作品展览时,单单一个“龙”字的书法作品,一位书法家就讲了一个多小时。对于这个字的演变以及间架结构的起承转合,还有各种书法流派关于“龙”字的传世佳作,都给予了精彩剖析,听得易烊千玺眼睛眨也不眨。
  为了培养儿子的定力,儿子练习书法或雕塑时,惠茜故意弄出声响来,甚至放起了音乐。起初易烊千玺还向妈妈抗议,没想到妈妈对他说:“什么时候你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练习上,就不会觉得有噪音了。只要心无杂念,就能做到身处闹市如入无人之境。”
  儿子性格内向、腼腆,凡事不愿出头,惠茜想让儿子成为适应大场面的人,就想尽办法锻炼他。学习民族舞时,学员大部分是成年人,易烊千玺不好意思站在前排,每次都往后面站。惠茜请求老师,每次上课都让儿子站在前面。老师看易烊千玺跳舞有天分,特别喜欢他,有时还让他领舞,这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为了培养儿子的参与意识,从易烊千玺5岁起,惠茜就带着他参加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才艺训练营》节目,并获得周冠军。此后,惠茜带着儿子频频参加电视少儿节目。见惯了各种场面,易烊千玺变得沉稳大方,处变不惊,令很多主持人喜欢。易烊千玺7岁时,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的邀请,担任小老师,表现得非常出彩。9岁那年,他加入乐队“飞炫少年”组合,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拿了不少比赛奖项。13岁时,他加入“TFBOYS”组合,一举成名,收获了无数的粉丝和好评。
  儿子年少成名,对于惠茜是莫大的安慰。这些年,她与丈夫分居两地,经历了难与人言的辛酸,如今总算看到了曙光。不过,惠茜头脑始终保持清醒,不时告诫儿子:忘记取得的成绩,不要忘了学习是学生的本分。
  一天,惠茜陪儿子从长沙演出飞回北京,下了飞机赶回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母子倆都很累。这时,惠茜想到儿子学校里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就叮嘱他做完作业再睡觉。易烊千玺当时很疲惫,但还是拿出课本,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才上床睡觉。易烊千玺虽然经常外出演出,缺课较多,但成绩一直很好,这跟他有很强的自律有关。
  高考成绩出众,儿子问妈妈“您幸福吗”
  转眼,易烊千玺就要考大学了,早早确定努力方向的他,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专业课考试,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专业考试后,他还要参加2018年高考文化课考试。平时活动多,易烊千玺在学校学习很不系统。离文化课考试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惠茜带着儿子回到户籍地湖南,让儿子推掉一切活动和演出,专心备考。
  在老师的帮助下,易烊千玺制订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有不懂的问题,他就通过电话、视频向老师请教,其余的就是做题、背默各种知识点。此时,他的自律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家复习那段时间,易烊千玺把手机交给妈妈保管,远离网络,每天都专心学习。高考前,考生因为压力大,心理容易焦虑。惠茜告诉儿子,每天早起默念三次“我能行”,慢慢就会建立自信。
  儿子努力学习,惠茜在生活上全力为儿子保驾护航。她是江西人,又在湖南生活多年,饮食上无辣不欢,但她听从老师的建议,饭菜以清淡为主。儿子“闭关”备考的57天里,惠茜早餐几乎不重样。一天中午,儿子对她说想吃碗炸酱面,惠茜就向姐姐和朋友请教,又上网看视频,边摸索边做,做出来的炸酱面让儿子吃了大呼过瘾。
  易烊千玺整天背默做题,难免感觉枯燥。每天晚上,他都被妈妈拽出去散步,在河边坐一会儿,然后回家继续学习。儿子晚上只要不休息,惠茜就不睡觉,一直陪着。
  2018年6月7日,易烊千玺和同龄人一起步入高考考场。6月下旬,高考成绩出来了,易烊千玺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后,易烊千玺扮演的小北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表演征服了挑剔的观众。惠茜一向看重品格,她觉得即便成名了,如果人品不好,也不会走太远。因此,她对儿子平时待人接物要求特别高。在北京陪儿子学习时,课前课后她都要求儿子对老师鞠躬致谢。平时,对长辈说话要谦恭有礼,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别人有困难了,要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易烊千玺谦逊有礼、低调内敛,和他一起合作过的人对他的品格都很认可。
  成名了易烊千玺最感激的是妈妈,却羞于向妈妈表白。易烊千玺17岁那年,妈妈过生日,他给妈妈写了封信,并当众朗读。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妈妈,我很少给您正式写信,这封信不长,要把17年来对您的感谢表达完有些困难。虽然小时候老挨您打,但那是因为我老磨叽,所以,我每年的新年愿望就是‘今年不磨叽,不惹您生气’。小时候那段最艰难的时期,您一直陪在我身边,我记得您那时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就能幸福。现在我长大了,我感到幸福了,您幸福吗?”
  听完儿子的朗读,惠茜感动得泪流满面。儿子现在虽然出名了,但会给她做江西菜,会给她订做衣服,更会抽空陪她游玩。有子如斯,她当然幸福了!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儿子月考成绩出来了,语文71分,数学79分,英语57分。他沮丧地把试卷递给我之后就躺在床上不再看我。我顿时怒火中烧:考得这么差还有理了?  儿子的考试成绩一直是我的心病。每次考完试,我比他都紧张,生怕他成绩不理想,结果每次他都让我失望。更要命的是,他沮丧地告诉我,一到考试他就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这不就是典型的晕场吗?平时小考都这样,将来大考会如何?我开始想办法补救,找人给他补课,送他上培优班,可效
中国家长说起育儿,总是异口同声:“我太难了!”而作为教育家的俞敏洪,不仅一手创办了新东方教育集团,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却从自身经验出发,说当个好家长其实并不难,大家都感觉家长难当,那是因为不会当。  他为什么这么说?好家长又该如何当呢?第一,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始终给孩子输入正能量  笔者:家长难当是中国父母的共识,可您说家长其实不难当,这倒是万千中国父母的福音。请您详细说
和孩子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否则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我就曾多次因为信口开河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痛定思痛,跟儿子交流时我变得小心谨慎,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与措辞。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扬,勿笼统  有一阵子,儿子喜欢上了《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一集接一集地看。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儿子追剧的热情大减。我有些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看了,他淡淡地来了句:“我对这些
2012年,秦岭暴风雪,10人被困山上,他赶去营救;2013年,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立马赶往现场;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他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又和队友出现在抗疫一线……2020年4月28日,他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是於若飞,他说——  你摔疼了,别人帮你;今后,别人遇到困难,你也要帮别人哦  於若飞小时候的一天,妈妈看到他膝盖有些红肿,还
交通部门的职责在于“运输”,它要保障公共运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具有“多拉快跑”的冲动;公安部门的职责在于“安全”,它在保障公共安全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交通安全形势。    “公交超载”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2004年“新交法”实施前后就曾引起热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敏感的媒体马上作出反应:城市公交显然是机动车,那么司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件相当复杂和漫长的事。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家长不仅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战术”,更要重视决定全局成败的“战略”。比如,孩子从小到大,你对他的管教应该“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呢?这个问题,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应该有所考虑,并做到心里有数。  孩子从柔弱无力、无知无识、不能独立生存的新生儿,长到十八九岁成年进入社会,其间,他的身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8年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2018年2月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推动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高考落榜生。想起当年的名落孙山,心里至今仍有隐痛。说心里话,高考之路没走通,对我这样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说,似乎再无可能走出苦难。  落榜后,我来到河南济源的一个镇办工厂工作。我极度苦闷,每天仰望苍天,不停地追问:路在何方?  记得那是9月初的一天,厂长在厂部门口见到了我:“德义,听说你有点小文采,不如你给报社写封表扬信,夸夸来咱厂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吧!”向报社投稿?我一下子蒙
为了养家糊口,我的父亲拉过人力车,下过煤窑。当初,我二哥因病而亡,母亲伤心至极,又管不了爱玩水的大哥。听说父亲要跟随队长去开山,母亲很担心,便让我爷爷找先生写了一封家书“父亲病重,见信速归”,并特意插上一根鸡毛。果然,父亲一向以家为重,见信即回。我母亲说不用此法,父亲万万不肯回来。这就是我有孝心的父亲。  父亲在家自然不能闲着,一家老小等着吃饭呢,他便做起生意——贩卖粮食。个子不高的父亲,竟然一次
养孩子,究竟应该“圈养”还是“放养”?这个问题多年来被无数次争论,每种养法都有成功者,也都有失败的教训,所以难分高下。专栏作家梅拾璎认为,绝对的“圈养”和绝对的“放养”都不是好办法,两者融会贯通才是教育的正途。  梅拾瓔有两个孩子,女儿钱小雅就读于北京大学,儿子钱小能还是一名初中生。姐弟俩年龄相差悬殊,性格迥异,但梅拾璎的教育策略是不变的:给孩子做榜样,引导孩子积极上进。比如,想让孩子做事专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