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枣香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说,家里的枣树死了。
  我一下子怔住了,死死盯住她的脸,想从中寻得一点儿开玩笑的痕迹,可惜她脸上只有笃定和悲伤。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庭院里,院子中央是个灰砖砌的花坛,里面种的便是那枣树。那时,它很小,我也很小,我们相伴着茁壮成长。
  后来,我们一家人搬离了老家,老屋便被遗忘了。砖红的墙早已斑驳不堪,苍绿的爬山虎攀满了后院的矮墙,它静默着,立于时空的洪流中,淡看人世苍茫,它等待着,呼唤着,守望着。
  而这枣树,依旧葱郁,年年结出满树的青枣,满院弥漫着枣的芬芳。这枣树,也就成了老屋与家人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维系着我们对老屋的念想。每当将枣放进口中,感受汁水迸溅而出,清香甘甜溢满全身,熟悉的味道,久久忘却不了。所以,每年,我都期盼枣熟的时候,回老家小住几日。偌大的院落唯有这一棵枣树与老屋厮守。我爱与它细语、轻拥,感受它形单影只的忠诚与坚强。
  如今,它没了,念想丢了,我仿佛失了魂。
  母亲还说:“三老太也没了。”
  “三老太没了,没了,三老太……”我喃喃自语。
  三老太住在老屋隔壁,记忆里,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一头银发,时常戴个发箍,肉肉的脸,整天笑眯眯的,总喜欢拖着一把黄色的藤椅,窝在里面晒太阳。小时候,我爱去她家玩,她总是笑吟吟地把我拉到一旁,摸两块糖果塞到我口袋里,再吆喝我去玩。搬走后每次回去,一看到门口椅子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我就有种没来由的安稳,仿佛有种无言的约定,好像三老太在,生活就在有声有色地继续。
  可如今,她也没了。
  我闭上眼,心乱如麻。
  母亲第二天说:“昨天忘了告诉你了,那枯死的枣树旁边又生了一棵小的,长得很好。”
  我腾的一下从被窝儿里蹿起来,仿佛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也仿佛漆黑里突然闖进一大束耀眼的光芒。这棵小树将会恣情地汲取阳光雨露,沐着春风,与老屋相守。我始终坚信,只要枣树的根在,希望就在。
  我想,三老太应是去了一个阳光和煦的世界,在那儿,她仍是笑盈盈的,终是没有烦扰的。
  我拉开了窗帘,清晨的阳光溶溶地泻入,心头豁然明亮。
  佳作点评
  文章从两条线入手,一条是枣树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温馨的记忆,一条是三老太给“我”带来的安稳与爱的体验,两条线并行交汇与人树两殇,令人伤感。可贵的是,作者能峰回路转,结尾写了小枣树苗的生长,令人突见阳光与希望,让主题从对逝去的感伤转为对未来的畅想,可谓妙笔!另外,作者细腻而隽永的文字也值得我们学习!(叶芹)
其他文献
你一只手搭在鸽笼上,眯着眼睛,习惯性地抬头张望。  天空是淡淡的蓝,是澄澈的海;白云挤在一起,成了朵朵白浪;那成群的鸽子,是穿梭在蔚蓝里的鱼,巡游在梦的最深处……  熟悉的鸽哨声响起,一如往昔。  你不喜欢一切嘈杂声。当邻居家的小孩歇斯底里的哭声响起,你感觉好像有头蛮牛在你脆弱的神经上跳舞;当街上的店铺反反复复地用广告声轰炸你的耳膜,你觉得没有当场昏过去已是万幸;当路边的汽车以山崩地裂之势鸣喇叭,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鸡汤”与“反鸡汤”,如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有的人在朋友圈里乐此不疲地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有的人则对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证伪,成为坚定的“反鸡汤党”。  从“反鸡汤”对“鸡汤”的“反动”,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双方最喜欢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劝你只要
疲憊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因为想多睡几分钟又不能迟到,我只能无限缩短早餐的时间。这就从根源上断绝了我吃一顿精致早餐的念想,结果就是每天在包子、馒头和稀饭里挣扎。其他品种暂且按下不表,它们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我家的稀饭与别人家的完全不同。通常的稀饭是白米稀饭,但我们家吃杂粮稀饭,而且配料百变,就是没有大米这一种。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说一下是什么激发了我父母的“灵感”。某天,他们偶然听说每人每天都要摄入不
在我们对别人的评价中,“勇”是一种极高的评价,因为它代表了勇敢、勇猛、勇毅等美好的品质,有勇的人是令人钦佩的。但一味地孤勇有时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孔子言“勇而无礼则乱”,勇而知礼,是一个人实现价值的重要前提。  勇而知礼,才能临危不惧,无懈可击。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面对强势的秦王毫不退缩,在秦国大殿上受到侮辱时敢于据理力争,是为有勇;而他在与秦王的交锋中,一直保持礼数和风度,是为知礼。
顾今世:纸醉金迷者多,艰苦卓绝者少;追名逐利者多,不为利诱者少。处于其中,意志不坚定者或为物所染,或推波助澜;而常怀察察之心者,却可逆风而行,坚守本心。  捐毕生积蓄,获得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国人盛誉;晒照片收费,得到的不仅是一夜暴利,更有世人哀叹。前者舍利奉献,后者高调卖脸,孰者格局宽广,孰者人格高尚,可知也。  怀察察之心,明廉耻之辨。  纵有一张好皮囊,倘若不知廉耻,空让世人可惜。当
老妇醒时,发现双眼被一块黑布蒙上了。  大概是怕自己的眼睛被亮光灼伤吧,老妇安慰自己。  当那块黑布———她以为是块黑布———被取下来时,她睁开了双眼,却发现眼前黑得令人害怕。她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眼前仍一片黑暗。  “医生,只是视网膜脱落吧?”她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  “很抱歉,您双目失明了……”  她能感受到这是医生深吸一口气后说出的话。只不过后面的话,她一个字也没有听见。直到干涩的眼睛溢出了
1.鲁迅:《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它单调,它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也听
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看江海,就要从波澜壮阔中感悟江海的巨大。求道如是,为文亦如是。我们记人记物记事,记动静记今昔记表里,叙事的波澜显现或隐匿、迭起或低回、速决或延宕,因法赋形,各具其妙。  有心的同学会发现,一篇叙事文之所以波澜起伏,多半是事件本身情节生动曲折:一篇叙事文之所以味同嚼蜡,多是因为情节平淡乏味。事件的复杂性决定着构思波澜的可行性,因此,在构思阶段对事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挖
改革开放四十年,风起云涌,国人的思想观念亦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断翻涌。其中,不乏对眼前安逸的“苟且”的满足,亦有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我们应乾乾而行,以求月圆。  回望过去,人们惊叹于前人在贫困的生活和丰腴的精神中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反观当下,我们中多少人患上了“空心病”?信息泛滥的时代,唾手可得的信息变得廉价,人们丧失了求知的热情和对知识的尊重,“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以低俗举动博出位的网红、浅薄化
素材呈现  近年来,我国网络与信息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个人信息保護与数据自由流动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往案例中,个人信息有的是以打包形式被大量非法泄露、倒卖、滥用的,被侵犯的个体很难察觉,即便发现后,由于取证困难、再考虑到诉讼时间及经济成本过高等因素,有效维权很难实现。2020年10月下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