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 :民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纵观汉语语法研究从草创、革新到创新发展近百年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语语法研究走的是一条探索汉语语法特点的艰辛之路。从最初的模仿,到今天建立起汉语自己的语法体系,人们对于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已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于语言事实本身。这无疑为我们今天全面、综合地考察汉语语法的特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于汉语语法的特点,早在汉语语法学创立的初期就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马建忠在中国语法学的第一部著作《马氏文通》中就曾写到:“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变”,“中国文字无变化,乃以介字济其穷”,明显已注意到汉语动词、名词、代词不象拉丁语那样富有变化;而且书中还注意到了汉语主语的省略现象。其后,黎锦熙先生又指出,汉语是各词孤立的分析语,缺少词形变化,全靠词的排列来表达意思,并由此建立了“句本位”体系:同时还注意了形容词可以作谓语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高名凯先生又进一步指出,汉语言“在词序的安排和利用虚词方面比印欧语言丰富得多”,据此建立了以虚词和词序为纲的语法体系。王力先生也认为,汉语语法方而最大的特点有两个:①词序固定,②虚词的应用;同时还提出,汉语语法结构有“意合”特点,认为“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
其他文献
相比三轴加工,五轴加工增加了两个旋转自由度,导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关系更加复杂,给加工过程建模与仿真增加了新的挑战。五轴加工切削力的建模与预测是金属切削理论研究
以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银行、证劵和保险3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选取普惠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3个维度的11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
伴随着我国无线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无线网络安全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网络部署的安全性以及各类网络入侵问题的解决成为的关注的重点。本文从高校无线网络存在的隐
在数字环境下,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出版业进入到数字时代。传统的出版业态、营销方式、传播渠道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出版商业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出版业发展的
<正>教学柳永《雨霖铃》多次,尝试过不同教法,或重意象分析、意境体悟,或探赏艺术手法,或立足于诗词的散文化改写,总觉得未讲透,未钻透。尽管学生对作品表达的情感能有所共鸣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各版本美术教材根据《标准》对教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文章对苏少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这其间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就是公权和私权的和谐。随着市场经济的极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
互联网思维被看作是在农业社会的经验思维、工业社会的理性思维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与信息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思维,与国家经济战略、出版业发展及出版企业流程创新的关系将越
<正>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时代,作为销售一方的企业,很难要求客户提供完备的财务资料。这种情况下不提供赊销,客户会流失,但没有财务指标的分析,赊销的风险又很大。因此信用
<正>一五代两宋公元九○七年至九六○年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相继存在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除了后唐建都洛阳,余皆建都汴)五个短暂的王朝,导致战火不断,是为"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