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机制。 方法 选择T2DM合并尿酸结石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BP、DBP、TC、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BMI、尿pH值、HOMA-IR、SUA、TUA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糖尿病;尿酸结石;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3-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in forming uric acid ston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T2DM). Methods 50 T2DM patients with uric acid stones were inclu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T2DM patients without uric acid ston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age,sex,SBP,DBP,TC,FBG,2hPBG and HbAlC(P>0.05),and there were of statistical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in BMI,urinary pH,HOMA-IR,SUA,TUA in the two gruop(P<0.05),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urinary pH,HOMA-IR,SUA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uric acid stone formation in T2DM(P<0.05).Conclusion Hyperuricemia and high uric acid excretion,insulin resistance, overweight or obese, hypertriglyceridemia i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ype 2 diabetes in uric acid stone formation,and the urinary pH,HOMA-IR,SUA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uric acid stone formation in T2DM.
  [Key words] Diabetes;Uric acid stones;Insulin resistance;Hyperuricemia
  泌尿系结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5%,且本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尿酸结石发病率仅次于草酸钙类结石在我国居第二位,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尿酸结石成因复杂,近期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T2DM)可能是促进尿酸结石形成的一种易感因素[2],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合并及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T2DM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机制,为T2DM患者尿酸結石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12月我院内分泌科及泌尿外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酸结石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包括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60.4±10.1)岁,均符合201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有关T2DM诊断标准[3],并符合尿酸结石诊断标准:(1)腹部平片阴性,但是尿路造影检查可见尿路腔内充盈缺损,且缺损被B超或CT证实系结石所致;(2)经结石成份分析为尿酸结石。选择同期我院诊治的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平均(57.1±12.4)岁。所有患者均未服用过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以及其他影响尿酸合成、排泄的药物,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由专人对研究对象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的方式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一般资料,两组研究对象于入组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空腹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餐后2h血糖(2hPBG)、血尿酸(SUA)由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C(HbA1C)采用亲和层析微柱法检测;血清胰岛素(FI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液pH值由电极法测定;血尿酸及24h尿酸水平在患者限制嘌呤饮食5d后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22.5)。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BP、DBP、TC、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BMI、尿pH值、HOMA-IR、SUA、TUA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结石成份是草酸钙,但是近年来尿酸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导致尿酸结石形成的三大公认因素为尿量不足、尿酸的产生及排泄增加、低尿pH值。但尿酸结石的形成机制复杂,一般认为其形成还与地区、环境、饮食、性别、职业、遗传因素,以及钙磷、嘌呤、草酸、代谢紊乱等诸多因素有关[4],并非单纯的化学反应或生物矿化所导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龄化,T2DM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5]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高达9240万。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能增加尿酸结石的形成,尿酸结石形成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6]。Daudon等[7]分析总结了272例T2DM患者和2192例非T2DM患者共2464个结石资料,其中尿酸结石来源于T2DM患者的占35.7%,而非T2DM尿酸结石的发生率仅为11.3%,因此表明T2DM患者尿酸结石发生率远高于非T2DM者。
  本研究以合并及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24h尿酸排出及尿pH值均高于对照组,这也与上述公认尿酸结石形成因素中的尿酸的产生及排泄增加、低尿pH值相符。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BMI、TG、HOMA-IR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2DM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胰岛素抵抗,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存在胰岛素抵抗,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H+-Na+交换对NH3+-H+交换产生影响,增加了尿H+的排泄,降低了尿液pH值[8],为尿酸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胰岛素抵抗程度重T2DM的患者更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胰岛素抵抗程度重的T2DM患者可導致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肾脏重吸收尿酸进而导致机体出现高尿酸血症,甘油三脂升高已被证实为T2DM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9],因而本研究也说明T2DM患者中高尿酸及高甘油三酯均是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观察组BMI大于对照组,可能原因在于肥胖是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下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10]。Maalouf等[11]的研究也证实在尿路结石患者中发现尿液pH值与体重有负相关性。上述因素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尿酸结石形成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在泌尿系统的表现形式之一[12],但是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减少T2DM患者尿酸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屠民琦,施国伟,何家扬.上尿路结石复发原因分析及其治疗(附42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1):815-817.
  [2] Lieske JC,Pena de Lavega LS,Gettman MT,et al.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risk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study[J].Am J Kidney Dis,2006,48 (6):897-904.
  [3] 王新军,于文.2012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32(3):211-214.
  [4] 钟红兴,安庚.广东东江流域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尿酸结石的比例和代谢特点[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4):248-251.
  [5]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0.
  [6] 殷晶晶,谌卫,丁家荣,等.糖尿病、高血压对肾结石患者首次发病年龄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2,32(6):763-767.
  [7] Daudon M,Traxer O,Conort P,et al.Type 2 diabetes increases the risk for uric acid stones[J].J Am Soc Nephrol,2006,17(7):2026-2033.
  [8] 陈颖,杨枝,黄飞,等.尿液pH值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6):448-451.
  [9] 王莹,高丽媛.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33-1734.
  [10] 范元硕,罗建华,于瑞萍,等.新诊断酮症起病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7):2504-2507.
  [11] Maalouf NM, Sakhaee K, Parks JH, et al. Association of urinary pH with body weight in nephrolithiasis[J]. KidneyInt,2004,65(4):1422-1425.
  [12] 刘雪芳,曾炼坤,夏碧文.2型糖尿病伴发肾结石的危险因素[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517-519.
  (收稿日期:2014-03-3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断为中耳炎单病种患者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工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抽查该院耳鼻喉科2013年3~10月间诊断为中耳炎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用药频度排序前10的药物依次为利福平滴眼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氨溴索片、氧氟沙星滴眼液、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标准桃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8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免疫比浊法对CRP水平进行测定,比较PCT、CRP测定结果,并评价两种筛选试验结果。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
期刊
[摘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现代高等医学教育背景下中医药学教育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医科院校中医药学教学中应大力实行模块式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尝试。在该模式下将案例教学法与中医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此方法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关
期刊
[摘要] 探索建立完善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调剂操作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调配准确性高,以防差错和纠纷的发生。通过反复调剂操作,结合实际工作,将其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形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实际经验制定成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系统调剂操作规程。完善的操作流程,可保证药物颗粒的稳定性,有效杜绝颗粒先后应用顺序不一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快。操作流程规范,方法得当,调配准确,避免差错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责任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NICU护患沟通的作用。 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患儿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于住院5d后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两组患儿家属、医生、护士在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上有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方法 对照组按功能制护理模式常规宣教方法,观察组实施小组责任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食疗对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观察白血病化疗患者236例,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允许并经患者乐意配合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具体的中医食疗指导,评估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时间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干预组较之对照组, 骨髓抑制时间明显缩短,头昏、乏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以期找到更为安全有效的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 方法 将60例择期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关胸前由手术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的阻滞,在手术结束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并于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于患者经静脉给药自控镇痛(P
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依折麦布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SB-C18(5μm,150mm×4.6mm)为色谱柱,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四氢呋喃(65∶25∶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 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好;依折麦布在40.23~402.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响应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急诊手术方法和技巧。 方法 回顾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30例,手术方式包括各种缝合、修补、悬吊、压迫、电凝、以及结扎等方法。 结果 上矢状窦损伤病例15例,横窦损伤病例10例,窦汇损伤病例5例,单处破口20例,多处破口10例。治愈18例(60.00%),其中静脉窦结扎术患者2例,硬脑膜瓣修补术患者6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患者3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
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氯达软膏、利唑软膏、硫磺软膏医院软膏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 结果 氯达软膏和利唑软膏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检查均采用薄膜过滤法;硫磺软膏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铜绿假单胞菌检查采用常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