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僰同风:明清楚雄与中原的文化交融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云南楚雄地区是一个既闭塞,又开放的边疆民族地区。说其闭塞,是指该地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闭塞,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彝族先民们刀耕火种,自给自足。言其开放,是指该区域先秦以前就与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联系,并凭借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与缅甸、印度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
  陆韧、凌永忠研究认为,明代云南政区具有“内”“外”分野的特征。《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正德《云南志》、万历《云南通志》、天启《滇志》对明代云南行政建制的记载,“内”“外”分野的特征非常明显。对于楚雄彝族地区来说,所辖楚雄府、姚安军民府和武定军民府均属于“内”的范畴。之所以将蛮夷之地的楚雄地区称之为“内”,可以分别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解释。历史上楚雄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尤其秦汉置立郡县以来,两者不断交融个,内地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逐渐对当地土著民族产生影响。从地理上来看,楚雄地区比较靠近内地,是由川入滇的必经之地,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尤其明代建立府县,改土归流以来,蛮夷与移民之间、楚雄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有了更深的交流与融合。所谓“汉僰同风”,明代之前是汉族移民“变服从俗”融入土著民族,此后是蛮夷渐渐接受中原移民的文化。
   一  从“变服从俗”到“以夏化夷”
  自秦汉在西南夷居住地区设郡县以来,西南夷与中原地区有了更多交流。政府亦采取积极的引导政策,如东汉章帝元和年间,王追为益州郡太守,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汉王朝在云南设置郡县的同时,还以屯垦戍边的方式进行移民,推行屯田制度,并“募豪民田南夷”,将内地穷苦百姓及“死罪”、“奔命”、“谪民”、“罪人”移至云南。移民不仅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将中原文化移植到边疆地区。今楚雄部分区域所在的晋宁郡,“汉乃募、徙死罪及奸豪实之”。
  当时到南中地区戍守屯田的孟、霍、雍、爨等汉族大姓发展起来,其中尤以爨氏实力最盛。公元339年,爨氏统一南中地区后,与彝族土著通婚,接受其民族文化。《华阳国志》云:“与夷为婚曰‘遑耶’,诸姓婚为‘自有耶’。世乱犯法,辄依之藏匿。或曰有为官所法,夷或为之报仇。与夷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为其逋逃之薮,故南人轻为祸变,恃此也。”云南成为内地人民因战乱而迁居的避难场所。先是移民聚族而居,各有宗姓,互通婚姻;后移民与土著交往增多,彼此依赖,进而相互通婚,以致于夷汉莫辨。
  南诏与大理国时期,虽然云南为独立政权所控制,但战争掳掠、商人贸迁的情况也不鲜见。唐朝在姚州设立姚州都督府,姚州是内地人民从北面进入云南的唯一通道。元代之前,虽然内地移民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逐渐对当地土著民族产生影响,但由于移民人口处于劣势,汉族移民因“变服从俗”而“夷化”,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中。
  元代这种“夷化”的现象仍复如是。根据美籍华裔学者李中清研究,自1253年蒙古军攻克大理始,政府派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边疆屯垦便开始了。13世纪末期,元朝发五万多军队及其眷属屯垦西南,掀起移民进入云南的第一次高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一说:“云南土著之民,不独僰人而已,有曰白罗罗、曰达达、曰色目人及四方之商贾军旅移徙者曰汉人,错杂而处焉。”又正德《云南志》引楚雄《郡志》称“旧多汉人,乃元时移徙者,与僰人杂处,而服食、器用及婚姻、丧葬、燕会、馈饷之俗,大抵同风”。一般认为,明前期成为土著的汉人多是元代迁入的移民后裔,而他们多半已为当地土著同化了。因此元及以前汉夷关系是汉民不断融人彝族文化,传入的儒家文化大多与彝族土著文化融合。
  而从明代始,“夷化”的现象有了彻底改变。天启《滇志》称:“官军从大将军南下,及五方之人,或以戍,或以徙,或以侨寓不归,是曰汉人。……总计夷汉,汉人三之,夷人七之。”而占70%的夷人,应当包括了已经被“夷化”的前代移民的后裔。对于楚雄所在的滇中来说,明代移民可能不止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三。谢肇淛《滇略》卷四云:“高皇帝既定滇中,尽徙江左良家闾右以实之,及有辠窜戍者,咸尽室以行。故其人土著者少,寄籍者多。衣冠礼法,言语习尚,大率类建业。二百年来,熏陶所染,彬彬文献,与中州埓矣”。谢氏称移民超过了土著,当然不能尽信此描述性的语言,不过“熏陶所染”“与中州埒”,确可说明“以夏化夷”的程度。
  明初移民楚雄者主要有三类:一是屯田戍卒及其家属,二是富室及宦游之人,三是商贾置业者。明代因商迁居云南的汉族移民普遍存在,盐商因在云南开中而定居的当不乏其人,有的支系繁衍,成为当地的大族。据《滇系》载:“自傅、蓝、沐三将军临之以武,胥元之遗黎而荡涤之,不以为光复旧物,而以为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付之一烬。既奏迁富民以实滇,于是滇之土著皆曰:“我来自江南,我来自南京。”如移民姚安者,其先祖主要来自江西、南京、浙江等江南地区。姚安的卢姓,先祖为江西人,明代因趋盐井之利,“初到姚之白盐井,再分支于前场关”定居,支系繁衍,分为几姓,楚雄的鲁姓“原卢姓,后改鲁姓,初迁黑盐井,再迁于姚,并分住新村衣打拉”。
  与元代之前汉人融入土著文化不同,朱元璋治理边疆,其终极目的即“变其土俗同于中国”。而楚雄地区流官治理模式下,来自云南省外的官员普遍采用中原地区的治理方式。而大量汉族及其他民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由于移民人数众多,因而他们不仅能够保有其风俗习惯,而且可以对文化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土著施加影响。康熙《黑盐井志》曰:“井人有自明初谪戍来者,有游宦寄籍者,有商贾置业者,有就近赁居者,故冠、婚、丧、祭,与中州不甚相远。”许多方志都记载了明末清初云南人的节庆活动,如《禄丰县志》:
  正月元旦祀天地祖先,亲友交相庆贺。
  元宵张灯三日。
  清明家家拜扫坟墓。
  端陽系长命缕,饮蒲酒,以角黍相馈。
  七月中元祀先,焚冥衣。   八月中秋祀月,设果饼,长幼宴饮。
  九月朝北斗,重阳登高,饮茱萸酒。
  廿四日祀灶。除夕,春联桃符迎灶,祀祖,闭门守岁。
  这些年节、婚丧、庐舍、市肆、游乐之俗,是明清迁徙楚雄的汉人和己经“汉化”的夷人的风俗。迨至清代,夷汉交融、汉僰同风的记载就更多了,如:
  武纵彝区,较之从前,应有间矣。今日之武,较之二百年来,为何如乎?士君子修身澄源,因时出政,本此心之仁德,而刚柔异用以治之,不以不足,贻风教之憾,即以有馀畀民物之安。俾相尚以仁,相化以俭,将见聿登上理, 与中州媲美无难也。继此以往,人文于焉日起,风俗因之丕变。
  滇南多楚俗,而大姚俗近江右,则入籍者吴人为尤多也。国家修养二百年,沐浴涵濡,蒸蒸不变,与中州无殊,又不得以“边远”轻之矣。自城郭以至乡村,凡冠、婚、丧、祭,多遵用朱子“四礼”。其衣冠衣、饰服,因时制宜;室庐起居,与家相称。亦以见国无异政,家无殊俗焉。
  彝种有七,居近域郭与汉僰杂处者,为撒摩都,后皆向化,衣服饮食渐与汉僰相同。
  清代云南文化变迁有一条重要的主线,即“汉化”与“夷化”交错进行,但总体趋势是“汉化”力度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而“夷化”的力度在减弱,范围在收缩,处于不断衰减和退缩的过程中。楚雄地区在明代隆万时期改土归流即告完成,实际上改土归流的过程,也是夷民本土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而在清代,不仅汉文化话语越来越大,而且清政府也在强力推动少数民族的“汉化”。同时处于“低位文化”的少数民族,往往对处于“高位文化”的汉文化具有一种仰慕、接纳、融摄的态度和心理。因此夷人汉化程度不断加深,还有赖于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主动接纳。
  居住在平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般汉化程度较高。雍正《云南通志》说:“海罗罗,亦名坝罗罗,以共居平川种水田而得名也。土人以平原可垦为田者呼为海,或称为坝,故名。与汉人相杂而居,居处、饮食、衣服悉如汉人。惟与其同类仍作夷语。居家俭朴,情性和纯,且知读书。”当然,离城廓较远或远居山中的白倮?,黑倮?、傈僳、罗婺、摆彝、嫚且等部族,依然刀耕火种、徙居无常,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
  二  文化之交融
  明代之前的汉夷民族关系,其表现是汉族不断融人少数民族文化之中,而不是相反。彼时彝族处于比较初级的社会形态,地主经济还没有形成和发展,更没有自觉接受儒家文化的基础。因而不论何种原因进入的汉民,因其人口较少,只能“变服从其俗”。因此元及以前汉夷关系是汉民不断融人彝族文化,传入的儒家文化大多与彝族土著文化融合。
  明清时期,各级学校的举办,儒学的广泛传播,逐渐改变了这种局面。各级儒学和书院,以儒家的经典为教育内容,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因而儒学教育的广泛传播使彝族先民与移民之间,儒家文化与土著传统,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和融合。儒家思想文化和彝族思想观念,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两者都是依靠“礼”或“仪式”维系社会等级秩序,并藉此涵养宗族或民族认同感。虽然夷夏有别,但通过“德化”或“教化”,让少数民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把他们的礼仪、思想、行为规范等统一到正统的儒学文化体系中。
  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李贽居滇期间,皆为楚雄地区的文化进步做出过贡献。明代嘉靖以前,儒学教育在云南普及率甚低,如武定府,彼时其所辖府州县皆未设庙学和书院。杨慎入滇后,认识到建学育才的重要性,因而极力呼吁兴教重学之事,且多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如楚雄府设南峰书院。杨慎《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一文说:“云南楚雄府属县曰定远,旧未有学。按擦司提学副使仰斋胡公尧时,建议上请于朝,始命建学,盛举也。……皇明文治之遥,声名之盛,使仲尼之道与王化远迩,多士生斯时斯地,亦厚幸矣。”
  明代的社学、清代的义学不同于府州县儒学和书院,不以为国家输送科举人才为务,主要是承担初等教育的功能,不仅促使了明清教育的普及化,还直接导致了教育平民化的趋势。其教化对象不再局限于培养贵胄子弟和土司上层的后代,而是针对大众推行“广行教读”。这样在提高边疆地区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文化习俗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维护边疆的稳定、巩固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在边疆民族地区兴办官办初等教育,普及汉文化,是明清两朝维护边疆统一安定,加速边疆社会进步和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虽然主观上具有明显的政治教化的目的,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汉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如前所述楚雄府在明代由于汉夷交融,即有“土俗同川陕,衣冠拟汉唐”,“远夷归化边尘净,觅得巡兵尽日闲”的诗句流传。
  武定府“土人有黑爨罗或白爨罗、□木察、百夷、僰人,种类不一。其婚姻丧祭之礼甚陋。……后知府凤英葬母以用家礼,又延师教子,习读经书,自是民多慕之,鄙陋之俗少革,而近府乡塾习汉字者亦多”。“富者多聘汉儒為师,习六艺,补博士弟子,次则学为吏典。衣服冠带如汉仪,讳言其利,丧葬多如汉礼,累世相承,无复侏□之习,不辨其为乌蛮矣”。
  姚安府为汉夷杂居区,社学设立之后,该地出现了“用夏变夷……以敷文教”,“文教之盛,猗欤休哉”的状况。在大姚县的苴却(今永仁县),由于“滇云远居天末,而苴却又极末之末”,其地“异端邪说”、“惑世诬民”,在该地建社学乃为“阐明先王之道”,“入其门者,以讲以射,兴仁兴让,咸知君臣父子之纲,共晓春秋礼乐之义。
  禄丰县“元明以前尽属蛮夷,宜乎文章不闻,礼乐不兴也。嗣后,风气渐开,凡冠婚丧祭诸要事,与中州不甚相远”。“汉人多属客寓,服勤力穑,横经教读,未有不从王化者。至本朝,文德覃敷,礼教论洽,彝民亦知修冠带,习礼义,列黉宫而登仕籍者,接武有人”。
  定远县“有撒摩都者,即白罗罗之类。近年以来,稍变其俗,而衣服饮食,亦同汉、僰。更慕诗书,多遣子入学,今亦有中科第者”。其“居室器用与汉人同,其性颇淳。自元迤今,皆知读书,有贡举生员辈出”。   元谋县“昔多彝俗,数年来习文教者,每村有馆,而诗书之泽,日新月盛。业耕凿者,尚勤贵俭。而诸彝俱通汉语,衣冠俱如时制,和乐之风,息争少讼,是皆朝廷治化,无远弗届者也”。“向之所谓瘴烟蛮雨者,且为礼乐之乡。人文则郁郁乎盛矣,政事则肃肃乎理矣,习尚则朴朴乎茂矣,讼狱则寂寂乎无矣”。
  广通县罗武状类倮?、摆彝、蒲蛮、摩察数种,“各有方言,近多习汉语。务本业,知耕读,安分畏法,颇有古风”。
  白盐井“多以卤代耕,其余若读书若贸易,莫不沐浴圣化,习礼让而安升业”。
  清代的云南,无论学宫、书院还是义学,授课语言均是汉语,课文均用汉字书写。少数民族儒学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先通汉音,渐识汉字”。这对汉语汉字的推广作用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汉民族及汉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强势和主导地位,少数民族也需要学习汉语和汉字,才能在经济贸易、科举考试、仕途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汉族社会。
  在汉夷文化交融过程中,由楚雄儒学教育培养出的当地学者居功至伟,其中名声最著者是明末姚安府的陶珽、陶珙兄弟和清初学术大师高奣映。他们的成就离不开姚安这片汉夷文化交融沃土的滋养。民国《姚安县史地概要》总结其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史,称“姚安自唐初置都督,江都选学大家李善来姚,想姚人必蒙其启迪,但书阙有间,已难征考。虽杨才照《德化碑》稍具选学规范。但杨亦非姚人。迨宋徽宗时,高泰运入朝求经。元末姚安总管高明骋荆益关陕之士,以为民师,购洙泗濂洛之书以为民学”。姚安自唐初文化已启,迨至元季,学术渐有可观。而“明永乐间开科取士,江南湖广移民渐多,风之所届,文化大启,学术始可及言焉”。
  陶珽,字紫阗,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是明末诗人、古文家,官至武昌兵备道。曾居鸡足山,与邢侗齐名。陶珽一生交游广泛,与名僧大儒交往频繁,故其思想带有鲜明的援释入儒的倾向。诗文创作宗主公安派,超脱隐逸,并与袁宏道、董其昌、陈继儒时以诗文唱和。其著述丰富,但大多佚失,惟题署陶珽的《说郛续》流传最广。陶珙,字紫阎,陶珽之弟,天启初举人。官南工部,出守宝庆。心慕空宗,有《寄园集》传世。前人在谈到陶氏兄弟时,赞曰:“明代邑中学术,自以陶珽、陶珙兄弟为最。珽受业晋江李卓吾,并与公安袁中郎兄弟为友,文章则以白乐天、苏子瞻为宗,且好谈佛学,亦受袁氏薰染。同时并有彻庸,为方外交,故学术实结合儒释。”李卓吾,即李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万历五年(1577)至八年(1580),李贽任姚安知府,建三台书院并在此讲学。而陶珽生于万历三年(1575),若说珽直接受业李贽虽不足为信,但其学业受李贽影响,则非常可信的。
  此后“高奣映继起,博览广窥,著书七十九种,凡经史释老、天文舆地、文学诗词,均有著作诠解”。高奣映(1647—1707),字雪君,彝族,清初姚安府土同知,乃明代土同知高氏之后。姚安高氏是明清时期受汉文化影响至的云南土司,在传播汉文化、提携后学方面也颇有成就。高奣映生性警悟,博极群书,其平生著书八十一种, 涉及性理、经济、玄释、医术以及诗词歌赋,实为邑中先正著述之冠。故清季北平名流有谓:“清初诸儒,应以顾、黄、王、颜、高五氏并列,非过论也”,而高氏“及门之士,成进士者二十二人,登乡荐者四十七人”。
  “人才蔚起,出为国桢”,“曲靖、楚雄、姚安、澄江之间,山川夷旷,民富足而生礼仪,人文日益兴起”。明清时期儒学教育在楚雄的推广和传播,在人才培养、文化交融方面已然写下较为辉煌的篇章。与此相适应的是汉文典籍的大量涌现,这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文化格局发生转变直观而深刻的证明。据钱秉毅研究,明代云南汉文典籍数量众多,其中楚雄府24部,姚安府12部,武定府1部,合计占云南全省的7.4%。天启时期,武定府儒学生员龙允生,曾参与天启《滇志》的编纂。康熙时期楚雄地区各府州县均编纂了地方志书,保留了大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资料。赖于上述汉文典籍、地方志书的编纂与流传,今人才能睽知书写历史的点滴,并将优秀的文化研究、传承下去。
  作者侯官响,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理事
  参考文献
  [1] (明)谢肇淛:《滇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2] (晋)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标点本。
  [3]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4]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一《云南府》,《续修四库全书》第68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5] 正德《云南志》卷五《楚雄府·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70册,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本。
  [6] 康熙《楚雄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9年影印本。
  [7] 康熙《定远县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
  [8](清)师范:《滇系》,嘉庆十三年修,光绪十三年重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
  [9] 康熙《元謀县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元谋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
  [10] 康熙《武定府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武定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
  [11] 康熙《姚州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
  [12] 康熙《黑盐井志》卷一《风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禄丰卷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
  [13] 廖国强:《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与汉族之“夷化”》,《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
  [14] 陆韧、凌永忠:《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5] 侯官响:《明代云南赋役征银与财政转型》,《地方财政研究》2018年第12期。 [17]
  [16] 杨甫旺:《儒学在彝族地区的传播与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玉米不同栽培方式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实践,论述了玉米单株定植在黔西北山区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行玉米单株定植可适当提高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
油葵由于易管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出油率及油品品质高,近几年在冀中平原发展迅速。我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杂交油葵的引种、示范、推广工作,相继引进了法国A15、A
1.加工难点普通螺纹的加工方法有多种,其中以钻床攻螺纹、板牙套螺纹、车床车螺纹、铣床铣螺纹以及螺纹滚轧最为普遍。但带大螺距油槽的套筒却超出了普通螺纹的加工范围,如图1所
笔者在近期又一次游览了金山岭长城,对其建筑的奇妙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有了一些新的看法。金山岭长城建筑的奇妙在于军事功能的完善。金山岭长城层层设防,军事防御功能极强
本文介绍了当前伊春市五味子人工栽培的规模、技术推广、经济效益和优惠政策等状况,并对今后如何做大做强五味子产业提出了具体建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新阶段的到来,曲阳县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走出了一条创办蔬菜示范园的道路。优化了种植结构,把农民的小生产带入了大市场,带动了一方经济的
2019年3月28日,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战略学教授理查德·达维尼教授来到海尔调研。达维尼曾在新书《泛工业革命》中指出,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开启大规模定制时
试验结果表明,宁88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5日-10日,每亩播种量为3.0kg左右。
石抗126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培育的抗病虫棉花新品种。2004年-2005年通过了黄河流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