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是20世纪的国内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她的小说有很多都描写了上海淑女的故事。她以独特视角自成一格,在她的作品里,有一些感情丰富但是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张爱玲对其进行了极其细微的刻画和独特的剖析,展现了这些女性的细腻和悲情。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
  一、《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
  葛薇龙是破落家庭里的千金小姐,一开始非常的清纯,投靠富姑母之后,她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但三个月之后,她对这里的繁华上瘾了,成为了姑母的工具。她变了,先前的价值观瓦解了,享乐观让她成了第二个梁太太。中途她想过要追求新生活,但是只怕回不去了。葛薇龙不安的心已被物质所蒙蔽了,她逐渐成了社交圈里的花蝴蝶,后来她爱上了乔琪,而乔琪却玩了葛微龙,使她丧失了对人生、对爱情的憧憬,但她却又无法改变当前的状态,离不开他。终于,葛微龙为了留住乔琪乔的爱,只能妥协,用青春换金钱,用人格和尊严换爱情,成为交际花以取悦丈夫。葛薇龙的悲剧是其个体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时代和物欲横流的社会将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金锁记》中主人公曹七巧
  曹七巧是一个略有姿色的女子,却被哥哥贪图利用,嫁给了一个患有萎缩症的丈夫,她只有服从,只能度过自己漫长的余生。在这样的社会里,已经失去了爱别人和被爱的权利。她整日守着病低低的丈夫,她的心灵空虚,导致自己被金钱欲望充满,同时,她爱上了姜家三少爷姜季泽,但她必须压制这种恋爱欲,在这两种极端引诱下,她开始心理变态,以致最终走向极度报复的道路。她在丈夫和婆婆死后,抓住金钱,心理完全扭曲,她将自己的不顺变本加厉地发泄到子女身上。七巧只能抓住金钱,为自己而活,因此逐渐成为了所有人都恨的对象。为了阻止儿子出去混,她就逼自己的女儿吸毒,折磨媳妇到死,牺牲儿女的幸福来满足她黑暗的情绪,当作她先前苦难的补偿。曹七巧还说很多恶毒言语,打击女儿对于婚姻的信心。这不是一个母亲应该对女儿做的事情,而是疯狂的女人仇视同性的报复。张爱玲冰冷地描绘出魔鬼母亲的变态行为,将慈母形象推翻,令人毛骨惊然。母亲本应温柔慈善,但是张爱玲笔下的母亲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她们这样做是因为对生活的敏感,所以才会渐渐的毁灭人性。曹七巧几乎丧失了人性中几乎所有正常关好的感情,不仅是对爱的要求,还有亲情,她的一生都在挣扎,她的全部的人性都被磨灭了。
  三、《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白流苏是平凡的家庭里长大的卑微女子,是一个“克夫”的扫把星,她在摆脱了第一次不幸婚姻之后,无法再嫁,遭到家人嫌弃,她的亲人都要把她赶出家门。与范柳原的相识算是一场意外,原本有差距的身世和背景,注定了流苏一直要小心翼翼,她知道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久地抓住一个男人是非常难的。白流苏想找到依靠,而范柳原却把她当做情妇,流苏想要是依靠一个男人摆脱家庭,结束漂泊,通过婚姻来获得现实里的安稳,然而,香港的沦陷使范柳原改变决定,使白流苏最终如愿获得她想要的婚姻,但这注定是功利性的婚姻,是为了生存而存在,这是白流苏的悲剧。
  张爱玲的作品不仅使女性认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的,还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状态——病态的:充满着人性的自私、冷酷、虚荣、相互排挤等等,她向读者揭示了女性自身所存在的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些病态的存在是真实的,是那个阶段的女性无法避免的。但是现在来看,张爱玲的作品中反映的某些问题也依然存在。张爱玲所展示的女性生存状态让人惊心,也引起了女性对自身的关注的。女性只有认识到自身固有的缺陷,进行深刻的自审和反省,才能实现女权主义者所谓的女性解放。不管是什么样出身的女性,他们作为传统意义上毫无生存能力的个体,为了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存,不得不做出各种费尽心机而饱含痛苦的艰难努力,或借助机巧苦苦挣扎。不幸的情感经历让张爱玲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这样一个时代,只有女性自己独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在她的笔下还有一大批新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欧阳钦.一曲女性自我解放运动的悲歌——钱钟书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49-51.
  [2]朴桂伶.张爱玲与崔贞熙小说女性形象与作家的女性观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
  [3]甘婷.浮世悲欢中的繁华与苍凉——张爱玲与白先勇笔下的女性角色解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5,01:18-20.
  [4]毛海莹.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赵秀敏.张爱玲电影剧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曹文凌.论张爱玲小说女性人物生活中的西方因素[D].湘潭大学,2012.
  [7]林莺.张爱玲文学語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
  作者简介:赵迪(1996.01.20-),女,河北保定阜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在读本科。
其他文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都将或多或少地用到英语;用到英语,就意味着要听许多英语,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练习听力,接触各种实用的听力材料,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因此方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深受医家推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患.笔者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将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
正方有病治病,没病防老rn乔汉娜·贝斯福《秘密花园》作者,英国插画家rn你只要静静地上色就好rn我起初只是想画一本自己可能会想要的书,让压力山大的现代人找回无忧无虑的童
针对大学生群体,伴随着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应完成二手公益交易APP的开发,更好的满足学生二手公益交易需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完成了共享时光APP的开发,从开发思路、功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并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对于这本著作来说,其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描写更值得我们去认真解读与分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虽然作者描写她的篇幅不多,但其极其鲜明的形象则深入人心。本文主要对《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解读,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
西汉作为中国古代盛世王朝之一,教育事业也慢慢发展起来,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蒙养教育也随之步入正轨.西汉民间蒙养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
本文将主位推进理论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ory 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和企业不仅注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读《曼德拉自传》,这个反政府50年、坐牢近30年、长期倡导武装斗争的“乱匪”,落到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者手里后,竟从没挨过打.rn有一次几乎被打.1963年5月,他刚进卢本岛监狱.狱
太阳初升时云已经很高了,它从云缝里呲着牙看大地.满洲的沃野此时一片金黄,谷子和稻子都快收割了,苞米和高粱也蓬勃起来,土豆结出大如陀螺的果实,倭瓜紧跟着也大了肚腩.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