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位错引起的应力场变动与地震危险性预测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a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层运动引起的应力场影响相邻断层的稳定性,研究断层相互作用与地震危险性预测有密切关系。按弹性位错理论计算半无限弹性介质中矩形断层错动产生的应力场,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南与华北地区,多数后继大地震发生在剪应力Sxy增大和正应力Syy减小区。地震发生概率的增益与作用于断层上的应力增量呈函数关系,剪应力增加和正应力减少可引起地震触发。定义地震触发活化系数At表示地震活动度变化,At值空间扫描有助于确定具体
其他文献
本文以拉萨-冈度斯地体代表喜马拉雅造山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期的对地体,建立其相应的运动学-升模型,模型参数的取值以最终拟合由综合古地理研究确定的抬升历史作为制约条件,同时
在清理了云南地区1965年以来116个地震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了表明震源区进入失稳状态的前震序列,它们在主震前10天在震源区发生,同时比较了早期前震序列和近场前震序列,发现前震序列的频率随
本文对模式识别ICHAM方法又做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了用迭代中心作为Hamming核,并给出了新的计算欧氏距离时的权系数,通过改变控制参数寻找最小误识率。经对两个算例和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的分类
定性实验验证了两种固态催化氧化剂MnO2和KMnO2的催化氧化性能。选取有代表性的生物质燃料秸秆和锯末,探讨了MnO2固相催化氧化燃烧生物质燃料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锯末这种
假定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主余震的分布主轴说明震前那里已有一条N67°W取向的断层(α1),它与稍北偏东的大洋河断层(α3,N50°W)构成了一个左旋左阶断层系.计算得到的相应于α3的能量释放率比α1的大,表明α3将较α1优先扩展.这一结果可以定性地说明前震序列沿α3的方位并在其NW端部的延伸部位优势分布的观测结果;分析还表明,阶区内可能会有两种次生裂纹,张裂纹和剪裂纹,它们一方面为流体进入阶
提供了一个解释活动断裂带水平运动特征的数值分析模型.它是以 Crouch(1976)关于无限大弹性体上存在一个位移间断的解析解为基础,充分利用大地测量和地质调查等资料,通过边界元方法构成的.在模型上实验的结果,表明用活动断裂带上的位移矢量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必须紧密与地质调查相结合,否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结论.该模型适用于分析走滑型断裂带,但是对于类似的情况,也可得到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根据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的控制要求和台架试验的特点,在对HMCVT的段内无级变速原理和同步换段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手动控制的硬件系统,制定了控制策略和控制流程,编写了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带有汽车动力学控制(VDC)系统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VDC系统,定义了MATLAB与ADAMS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整车模型
稀土行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的焦点,对其环境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管理就有评价,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进行环境绩效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文章以国内外企业
截面最小二乘圆心在绝对坐标系内的位置是影响圆柱度形状误差大小的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其位置,是圆柱度形状误差重构的基础.从分离出的回转误差运动中有效地提取截面最小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