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杰弗莱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家和美学家,是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和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诠释者。他提出的形式主义美学观点是构成现代美学史的主导思想。本文是对罗杰弗莱极其著作《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的梳理和思考。
  【关键词】:罗杰弗莱;塞尚;艺术创作
  一、罗杰弗莱对塞尚研究背景
  罗杰弗莱在著作《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中阐述了艺术思想观点以及研究塞上的一些艺术性论断。
  从对罗杰弗莱研究可以看出,罗杰弗莱的个人的艺术发展也可谓根据自己研究的不同程度上的多种转变,有人认为他是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画家,罗杰弗莱写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以一个艺术批评家的身份来对塞尚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而是以一位艺术家和一位画家的身份来发言的,而且根据这本书了解到,罗杰弗莱对塞尚的研究是根据塞尚的绘画和艺术展开自己的论著创作。罗杰弗莱第一次看到塞尚的画的时候是1906年,他的机会来自一个收藏家,收藏家让罗杰弗莱写一幅画的研究资料,这个研究资料对塞尚画风的评论和绘画风格有发展和带有研究性的性质。罗杰弗莱能够以小篇幅的研究资料对塞尚进行分析和阐释就很有研究性,这也说明罗杰弗莱以一个艺术家和一位画家的身份对塞尚进行分析是亲切的,是很有默契的,所以这本论著显然可以说是罗杰弗莱巅峰时期的论著。
  我认为一个艺术家或者是史论家,对一个人或者一个作品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之前就埋下伏笔或者是有中志趣和冲动。就像一个画家外出写生一样,他只有对有兴趣的事物和对象才有绘画创作冲动,这样出来的艺术品才具有真实感和价值感。艺术家本身所具有敏感性,感性的看待事物,理性的分析创作对象。正如罗杰弗莱创作这本论著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这便是我对艺术史家和他研究的对象持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的一种学习和借鉴。
  二、塞尚的画风探析
  我们都知道,塞尚作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绘画领域有着开拓性的意义之言。本人曾经对塞尚有着细致的了解,也看过其不少画作,只是被他精彩的画作震撼着,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作画的背景,在西方美术史中,我们了解到塞尚作为现代绘画之父,首先他把描绘然的物体形状都呈为几何形状的的形式。这一绘画方式有着独特的意义,并且为现代的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现代主义绘画的新篇章。罗杰弗莱以一位艺术家和一位画家的身份来写这本书,可见塞尚在罗杰弗莱心中的地位及对塞尚的崇拜之情。
  作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是一种对艺术的真实态度和崇高的敬意。在塞尚大多数经典作品中都是经过塞尚对艺术推陈出新的理解和思索中的启发。我认为在塞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东西,他对艺术探索和创作的精神是伟大的,是不懈的,是执着的,不但有着一幅幅经典力作,而且对艺术史和艺术研究是影像巨大的。塞尚每个时期的作品是有变化的,每个时期也都有他的独特的风格特点,这说明在艺术中塞尚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在这本书《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中,罗杰弗莱对塞尚的艺术精神、艺术履历、艺术的探索和观念有着深刻的分析和解读。
  毋庸置疑,塞尚在绘画史和艺术史中的地位史不可取代的,从塞尚的作品看早期肖像画和风景画都带有诗意,在我们欣赏的过程中的有形式美的感觉,这就是在绘画中的一种艺术处理和艺术语言的表达。罗杰弗莱在书中微观上研究的塞尚的绘画,其实对美学也有了新的阐释,不仅道出20世纪欧洲的美学观念,并在研究塞尚的同时说明阐释自己的形式主义美学观。
  三、罗杰弗莱对塞尚研究的启示
  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绘画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成就非凡的,从罗杰弗莱的这本书中理解了一些关于美学规律的知识。歌德有句话说:“颁布规律的天才艺术家追求艺术真理,而不懂规律、只知道盲从本能的艺术家则追求逼真”。读这本书我了解到的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罗杰弗莱对塞尚进行分析和阐述自己的观点,然而笔者的观点就是无论艺术史家还是美学家,对他们所感兴趣的艺术家或者作品及文章都以以这种方式和渠道来体现出自己的观念,都有表明自我的观点的一种态度。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艺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艺术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画家也一样,在大师作品的面前总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学习改善自己在艺术上的不足。正如罗杰弗莱分析塞尚一样,让我们对塞尚的理解和认识又丰富很多,从绘画语言上和美学中提炼和借鉴,从而把艺术本质的观念和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便是艺术史论对艺术创作的益处。
  笔者作为一个油画研究生,我更多关注的还是罗杰弗莱对塞尚的每个时期不同的绘画风格。塞尚的画,直观的说就是更具有几何感,他运用具有自己的对绘画的主观思考和理解。塞尚在绘画中也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影响。比如乔尔乔内的《乡村宴会》,这幅画对主题的艺术处理方式以及绘画现代抒情诗篇的理念对塞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马奈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形式语言和特殊的视觉感受,马奈的绘画是纯视觉性的,他并不试图通过形象来表达一种绘画诗意的观念。而塞尚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幻想主义者,他有着诗意般的想象力,并且他的想象力是由诗歌培养的,他是有目的把对象的造型用自己诗意般的情怀表达出来。在他的画面中没有孤立出画面的任何一个东西出来,无论是色彩还是形式,他都是当成画面有机画面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塞尚的艺术思想值得罗杰弗莱研究,也更值得的藝术工作者来剖析感受和领悟。
  四、结语
  从弗莱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塞尚的整个的艺术历程,能更好的从中领悟和学习,我觉得最后弗莱写塞尚能让我更多的感受到对塞尚更是一种全面的阐释,激励我们无论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写艺术文章都要有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艺术创作者应具有忠于表达内心真实世界的精神和勇气,不能太多漂浮的东西存在,弗莱的研究态度和塞尚的艺术精神具有很大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9年5月.
  [2]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艺术批评文选[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韩盟,1992年2月6日出生,性别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宁市,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16级美术学专业。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油画)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数码时代的到来,给摄影师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身处一个信息流通、传输发达,网络浸入日常生活的时代,摄影变得简单和大众化,我们有目共睹,影像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摄影师在的创作过程也依附于这些客观因素,主观的表达更是借助了数码的优势,我们并未抛弃传统,我们开始慢慢适应数码影像的时代,并让自己的创作输出最大化,最理想化。摄影的艺术语言的丰富也有赖于数码影像,其后期的强大和前期的简易
期刊
【摘要】:在泰语中,词类划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除了学习泰语语音,掌握泰语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的划分标准也是学会泰语的关键。文章将结合泰国学者Amara 对词类划分原则对泰语名词分类及其用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泰语;词类划分;名词;划分标准  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而词类划分则是掌握词的用法的关键。对于泰语词类划分标准的研究,泰国学者作了一些的相关研究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活动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群众文化;参与意识;培养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在职业外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文化行为,它以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形式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宣教工作是工会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意愿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凝聚力,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企业文化“五个一工程”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滋养着华夏大地,给炎黄子孙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
期刊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民间舞概念与发展的文章。笔者从民间舞的起源开始浅析到当今民间舞的发展态势,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民间舞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 让中国民间舞发展的越来越好重任应当承担于新一代热爱民间舞以及民间舞研究工作者的肩上。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概念;发展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舞蹈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舞蹈这个大范畴里,囊括了很多舞蹈种类。其中,中国民间舞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也越来
期刊
【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是用毛笔勾勒的,但线在形体的塑造过程中绝不是单纯的对轮廓线的描摹,而是注重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和“虚实相生”的原则之上,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质量感和空间感等特征。传统工笔花鸟画属于造型写实、线条严谨、色彩靓丽、描绘细腻的画种,工笔画法是国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而线条的运用又是工笔画法的基础,因此,理解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原则,需要从技法的角度进行深
期刊
【摘要】:以“文化自觉”的视野提出在当代中西文化日益交融、环境艺术设计面向多元化的思潮中, 中国设计师应做出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文化自觉”向“设计自觉”转换的主动选择, 积极探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符号和设计表达方式, 从而向世界传达出期望的美学内涵——— 中国方式, 以确立历久不衰的中华设计文明在中西设计对话中的应有话语地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觉;
期刊
【摘要】:“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姚斯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可分为两种:惯性期待和创新期待。出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关系,一方面,作者在创作活动中总是力图拉开作品与“期待视野”的“审美距离”,以盼创作出具有全新意蕴的作品;另一方面,读者在审美接受中力图不断缩小与作品的“审美距离”,从而对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催促新的文学作品产生。此外,“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价值息息相关。从某种
期刊
潜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于2005年成立后,即开始积极创造条件,着手开展全市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保护和资料整理。  一、高度重视,全面开展抢救性记录保护和资料整理工作  1.选聘专业人才队伍为抢救性记录工作提供保障  目前,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共组建了专职工作人员5人、专家评审组6人,共11人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组。在资料采集过程中,除依靠自己基本队伍外,还聘请了专业人员、依托录音棚工作室等專业公司协助开展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