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儿童溺水需各司其职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视频中,一名女子手持一根长棍不停抽打两个男孩。原来事情的起因是,俩熊孩子私自下河游泳,幸亏被家长及时发现制止。对这一通严厉的教训,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打得好!”“想要一个同款妈妈!”
  (7月12日 《北京青年报》)
   据“中国消防”披露,溺水是导致我国1岁至14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对此,务必要加强预防。每到夏季,总有报道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救落水孩子的事迹,但预防儿童溺水,不能总指望有人奋不顾身,既要选择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监护人也必须承担好监护责任。
   其实,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发生,从上到下一直都很重视,每年暑假前,防止学生溺水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学校开展的防溺水教育简直到了“天天讲”的地步。可即便如此,学生溺水的消息还是能传来,这不禁令人心痛,也说明防止学生溺水,仅靠学校教育、引导、提醒还很不够。放暑假前,學校都会尽到告知义务,那么暑假期间为了防范孩子溺水,家长就应该负起主要责任。
   当然,防范学生溺水,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职责。“溺水是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这令人痛心至极。遗憾的是,对未成年人溺水问题还存在短板,织密儿童溺水“防护网”需再加把劲。只有各方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减少甚至避免悲剧发生。
其他文献
仲夏六月迎毕业,学子深情辞母校。  思维活跃的学子们,以各色造型定格相伴的歲月,展示着各个重要阶段的精彩与年华。花式毕业照,承载着记忆与思念,凝聚起时光和情感。  曾记否,同桌的你,从陌生到熟悉,有过“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共研学习之乐,有过纵情高歌的酣畅淋漓。如今,着新服,倚课桌,三两成行话离别。  曾记否,拼搏的你,在操场上留下了军训的活力身影,留下了比赛时扣人心弦的关键时刻、响彻云霄的加油呐
期刊
6月17日,河南郑州,郑州科技学院学生偶然拍下绿化工人在学校图书馆看书,获网友点赞。据了解,绿化工大爷名叫时显智,今年69岁,经常会在图书馆看见他。时大爷介绍,自己很喜欢看书,曾读过四大名著,时大爷还表示,自己現在在大学校园工作,就要把握时间观念多读书,“活到老,学到老。”除了日常搞绿化,去图书馆读书外,大爷还会太极拳、武术等。  (据封面新闻6.18)
期刊
“警察叔叔,你们辛苦了!”“长大了我也想当警察!”6月17日早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尤溪镇中心校的教室走廊和窗外瞬间热闹起来,小學生们朝着一墙之隔的尤溪派出所集体“喊楼”。警察叔叔也作出了回应,集体向学生们敬礼。所里还没结婚的民警小鲍说:“每天我们都被学生们的爱紧紧围绕着,工作更加有动力了。”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6.19)
期刊
2个月来,湖南通航航空技工学校英语老师田娜给班上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作业”:在纸上写下心愿交给她,她会尽力实现。学生们即将离校实习,她想以此表示关爱。收上来的纸条有100多份,心愿各种各样:有的偏向学习,要书籍实习指导等;有的挺“调皮”,要她送一周的早餐,要一颗糖。也有比較“懒”的学生,想要不上早操。  (摘自《潇湘晨报》6.17)
期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在2021—2022学年全国计划选派21036名教师赴“三区(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这意味着,从2013开始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得以延续。  (7月12日 《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期刊
暑假到来,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工作。通知一出,叫好有之,反对有之,担心也有之。  (7月11日 《南方都市报》)   学校是现成托管资源(场地、师资、经验、组织能力)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教育部门应该有担当作为,积极响应支持,率先行动,但切忌要求学校开“无限责任公司”,将任务交给学校“一包完之”。   广大教师,是社会期待
期刊
近日,教育部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株洲市成功入选。两年来,该市大力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收效良好。6月底,记者探访市内多所学校,还原真实的“三点半课堂”——   6月25日15时30分,云龙示范区三搭桥小学的“三点半课堂”开始了。三(2)班学生回到教室后,不等老师叮嘱,便自覺翻开作业认真书写。教室里,肖林和周甜两位老师相互配合,一个把控全班作业进度,一个关注个别有特殊需求
期刊
暑假来临,不少大学生踏上了实习的道路。然而,有少数大学生为了得到一个亮眼的实习经历,不惜花费高额费用搞“付费实习”“天价实习”,让社会实践变了味。论者指出,实习的过程是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过程,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到頭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期刊
“如何看待博士副教授去应聘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近日,这个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话题源于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公布的一份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岗位博士研究生拟聘用人员名单,网友发现其中有一人竟然拥有博士学历、副教授职称。   (7月8日 据新华社)   “大先生”教“小朋友”,高学历人才入职中小学,这一现象近几年其实并不鲜见。只是,以前主角一般是刚毕业的博士,这次是已经在大学工作多年
期刊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将使用《读本》。   《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套《读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