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玺”“泰子”和“右夫人玺”三枚金印,为确定墓主人身份,了解南越国的玺印制度、预立太子制度、后宫制度,研究汉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反映出南越国的制度效仿中原而有别于中原,在中国印章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关键词:南越王墓;印;玺
  1983年发现的广州南越王墓是目前所知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汉代墓葬,墓主人为2000多年前南越国的第二代君主赵眜。该墓出土有1000多件套10000余件文物,其中包含三枚极具历史价值的金印—“文帝行玺”金印、“泰子”金印和“右夫人玺”金印。
  1 “文帝行玺”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图1)出土于墓主人赵眜的胸部,金印的印面有田字界格,阴刻篆书“文帝行玺”四字,书体工整,刚健有力。笔画的文道很深,如一条直沟,沟壁垂直光滑,表明印文是铸后加工刻凿的。沟底满布一条条等距的小横划,这是用利凿刻凿留下的痕迹。四字文道笔直,宽窄一致。金印的印纽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穿印绶。经电子探针测定该印印台部位可知,印章含金量约为98%。印台长3.1厘米,宽3厘米,高0.6厘米,通紐高1.8厘米,重148.5克。根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帝玺以白玉为质、以螭虎为纽,“文帝行玺”金印则是目前发现唯一的汉代龙纽帝玺,极有可能为南越国所自制。
  这枚金印是确认墓主人身份的关键物证。《汉旧仪》载:“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自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则有记载,南越国第二代君主曾僭越称帝,考古学家正是通过金印中的“文帝行玺”四字,结合墓中出土的其他文物及史籍记载,证实了广州南越王墓墓主人为南越文帝赵眜。此印出土时,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碰撞的疤痕与划伤,说明它是墓主人生前的实用物。在中原王朝中,“文帝”往往是帝王死后依其过往行迹为之所立的“谥号”,而赵眜生前在其使用的玺印中自称“文帝”,体现出南越国的礼制效仿中原而又有别于中原,极具地方特色。
  不仅如此,该印亦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目前秦汉皇帝的玺印皆不可见,可作参考的物证仅有1968年出土于咸阳的白玉螭虎纽“皇后之玺”(西汉早期)和传世的“皇帝信玺”(秦朝)封泥,前者边长2.8厘米,后者边长2.6厘米。汉代诸侯王、外藩首领的印章目前所见的材质多为金,边长2.2~2.4厘米,属于典型的“方寸之印”(汉代一寸约等于现今2.3厘米)。
  “文帝行玺”金印的规格突破了秦汉帝玺和汉诸侯王的规制,反映了南越王独据岭南、僭越称帝的雄心,在中国印章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2 “泰子”金印
  “泰子”金印(图2)出土于墓主人腹部位置。龟纽,背上点线组成的鳞状纹为铸后刻出。印面有日字格,格内阴刻篆书“泰子”二字,文道较深,沟道两壁光平且直,沟槽底呈波浪形起伏的刻凿痕,应是先铸后凿。印面光平如镜,铸作工艺比“文帝行玺”更为精致。印章含金量为98%,印台长2.6厘米,宽2.4厘米,高0.5厘米,通高1.5厘米,重74.7克。
  与“泰子”金印一同出土的还有一枚“泰子”覆斗纽玉印,但二者印文的风格明显不同。“泰”通“太”,“泰子”即“太子”。关于这两枚印章的所属问题尚存争议。有观点认为,它们应该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之子(即赵眜之父)的遗物。因为赵眜父亲未能接位便去世了,“泰子”印便由他来掌管,赵眜去世后,印章随他一同入葬。也有观点认为,这两枚印章是属于赵眜本人的。因为周秦时期,嗣位之皇子(或王子)早逝,嗣位之皇孙(或王孙)亦可称“太子”。赵佗之子早逝,孙子赵眜继立,称“泰子”亦可。不论如何,这两枚印章都说明了南越国为保证政权顺利继承,效仿秦汉实行“预立太子制度”。
  3 “右夫人玺”金印
  “右夫人玺”金印(图3)出土于南越王墓东侧室,该室殉葬有四位夫人,右夫人便是其中一位。印章为铸造而成。龟纽,龟背隆起,刻鳞状纹,腹下中空,可穿印绶。印面有田字格,格内阴刻篆书“右夫人玺”四字,字体庄重,与上述两枚金印一样,印文亦是刻凿而成,刻工精湛。印面边长2.15厘米,印台高0.5厘米,通高1.5厘米,重65克。
  依照汉代礼制,“夫人”通常指帝王之妾。目前除了“夫人”以外,尚未发现南越国有其他的嫔妃称号。在四位夫人之中,右夫人的随葬品数量最多、品质最精,其印章以黄金所铸(其他为鎏金铜印),印文用“玺”字(其他用“印”字),且汉代以右为尊,种种迹象说明右夫人应该是诸妃之首。综合印文内容、随葬品多寡精粗等信息,可知四位夫人的地位应是“右夫人>左夫人>泰夫人>部夫人”。
  值得一提的是,与“右夫人玺”金印一同出土的还有一枚“赵蓝”覆斗纽象牙印,这应该是右夫人的名章。因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措施,故在南越国时期统治阶层中汉越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赵蓝与南越王同姓,可能是越人从夫姓的缘故。
  4 结语
  汉代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人们生前使用之物或直接随葬,或以明器替代。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印章23枚、封泥35枚,分属于墓主人赵眜及其他15位殉葬之人,这些实物共同印证了史书记载秦汉实行的印玺制,为确定墓主人身份、还原南越国制度、了解汉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具有填补历史空白的意义和珍贵的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
  [1]卫宏.汉旧仪[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847-3859.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摘 要:隋代佛教空前兴盛,存世的佛造像数量也非常之多。作者尝试以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两件隋代铜造像为例,通过探究佛造像的特点以及鉴定方法,浅析隋代佛造像的发展。  关键词:隋代;铜造像;佛教  1 佛造像文物介绍  1.1 隋“开皇十三年”铜造像  该铜造像(图1)为本馆旧藏,工作人员于1979年自本市废品回收站拣选。其底座长2.5厘米,高9.8厘米,背光宽3.3厘米,重52克,铜质。佛像为立佛,束发
期刊
摘 要:博物馆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又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旅游正作为一种时下潮流革新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文章以南京城墙为例,探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南京城墙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
期刊
摘 要: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迁的契丹民族接受和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契丹获得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丰富的农业产品满足了契丹贵族的日常生活需要, 激发了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的兴趣,大量契丹人向南迁徙对于契丹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契丹民族;南迁;民族融合  1 契丹民族形成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促进了各
期刊
摘 要:文化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红色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因为这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一种充分肯定。因此,需关注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作用,探究红色旅游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更好地建设红色旅游体系,发展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文化传承 
期刊
摘 要:收藏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红山玉器中很少出现鸡骨白,并认为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皆为仿品,很多藏家对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鸡骨白玉器一般玉质受损过重,细节缺失,玉性损伤,光气不纯,它的鉴别难度较一般玉器更大。再加上鸡骨白本身难以盘玩,很多鸡骨白红山玉器因此受到冷落,价值難以发掘。上述诸多原因使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的价值受到大大的低估,进而被冰封雪藏,甚至不少精品流失海外。文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国内公众考古研究与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考古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众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与新发现为切入点,连续多日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从2021年3月20日首日播出情况来看,此次央视推出的直播节目与以往大众传媒报道考古发现与研究不同,在节目内容上强调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宏大的时空视角整体推介
期刊
摘 要:纵观博物馆陈展诸多成功之作,光环境都是一个特殊环节和重要因素,光环境塑造了视觉传达和心理审美及情感共振的联结。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往往是因为灯光的效果被忽视或运用不合理。科学、环保、舒适、凸显展览特色的灯光日益成为展厅光环境主流。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为例,阐述光环境的塑造和光效果的表达。  关键词:光环境;保护;舒适  博物馆中的人物类纪念馆是展示革命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实现历史文化与受众交流、促进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为例,以“纪念历史,保持初心”为宣传教育主题,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牢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历史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纪念历史;保持初心;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传教育  在全国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以“不忘初心,
期刊
摘 要: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因“临时工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由于合同期限、经济激励、發展空间、社会地位等原因,编外人员在工作积极性、履职能力、行为规范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对编外人员专业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与考核制度、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等措施改进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的管理。  关键词:博物馆;编外人员;激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围殴商户、暴力执法、临时工成为突发事件挡箭牌①等现象层出不穷,编外人
期刊
摘 要:考古遗址公园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是新时期遗址保护理论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文章以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为例,分析讨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几个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①  考古遗址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