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西苗族与仫佬族成年女性血脂异常的差异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e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和仫佬族成年女性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民族差异及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8月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偏僻村寨的苗族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偏僻村寨的仫佬族成年女性共444人,进行问卷调查,抽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比较两民族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检出率的差异,分析血脂异常与体成分等因素的关联及民族差异。

结果

苗族和仫佬族女性的TC、TG和LDL-C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除LDL-C外,均为苗族高于仫佬族(P<0.01)。苗族血脂异常的总检出率为35.25%(86/244),高于仫佬族的25.00%(5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P<0.05);其中高TC血症是苗族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高LDL-C血症是仫佬族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相同民族血脂异常组的年龄、脂肪量、内脏(皮下)脂肪含量、体脂肪率、BMI、腰臀比、绝经年限、生育子女数等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民族的血脂异常组比较,苗族的体质量、脂肪量、细胞外液、内脏(皮下)脂肪含量、体脂肪率、BMI、腰臀比及绝经年限均高于仫佬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腰臀比、体脂肪率、绝经年限和生育子女数均与苗族和仫佬族血脂异常呈正相关(OR>1,P值均<0.05)。

结论

苗族和仫佬族成年女性的血脂异常类型及检出率存在差异;年龄、BMI、腰臀比、体脂肪率、绝经、绝经年限和子女数是两民族女性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腰臀比和体脂肪率比BMI能更好的预测血脂异常。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日前,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培训方案》),标志着中国中等职业学校首次向广大成年务农农民敞开了大门,可谓是农民教育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一分为二是一分为三的特殊表现形式。一分为三是一分为多的一般表现形式。认识应该包含着矛盾着的三个方面 ,即是“认识的主体———
期刊
地下管线是现代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 但在日常勘察设计、 施工中经常会遗漏或破坏到已运行的地下管线, 故地下管线的精确测量在现实中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惯性
本刊讯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门最近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针对范各庄矿北翼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 通过对小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和分析, 采用井下放水试验的方法, 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