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志力”支撑

来源 :史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历史光辉和反应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纲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世界影响力.地方志工作作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地方志领域及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历史特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实践及取得的成就、坚持“秉笔直书”[1](P29)和创新奋进的地方志编修要求等方面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志力”支撑.
其他文献
社区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研学旅行融入社区青少年教育,能够推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好互动,是突破社区青少年教育现实困境的有利举措.结合社区青少年教育现有问题,提出了明确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架构精品研学课程、打造长效管理机制等实践路径.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印发以来,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便成为落实好新专业目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选择,以实现专业适应性发展.以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历史脉络为逻辑出发点,专业升级开启“外环境”与“内环境”、“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层次化发展”与“类型化发展”、“他组织”与“自组织”等4对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增强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包括以“五个适应”为嵌入域,提高职业教育人才数量与结构的适应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以“产教融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和障碍问题越发凸显,受到在线教育行业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主力军,开放大学应该重视并研究治理层面的问题,推进体系重建、权力重置和方式重构,通过治理现代化建设,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烦恼,实现最终的战略转型.
乡村精准扶智供需联动模式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汇聚供需信息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形成由需求主体、供给主体与管理主体组成的“三位一体”精准扶智共同体,实现供需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共促,推动扶智资源的精准化与高效化配置,从而促使扶智模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化的范式变革.乡村精准扶智供需联动模式由理论构想转变为社会现实,需要建立精准扶智的统筹协调机制、打造供需联动的网络平台、确保供需信息采集的精准识别、强化供需联动的精细管理以及提供保障机制等条件支撑.
(本刊讯马宝明)7月1日上午,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催人奋进,为新的征程指明了前进航向.甘肃省档案馆党员、干部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心情澎湃,倍感鼓舞,倍受振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热潮.
期刊
景灵宫始建于大中祥符五年,成于大中祥符九年,初为奉圣祖所建,后又供奉祖宗神御.有宋一代,景灵宫在国家祭祀礼制尤其是宗庙祭祀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立足文献,以景灵宫祭祀礼制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加深刻揭示景灵宫性质转变的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道教和国家礼制的相互作用.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陕西省及黄陵县等地方志对此也多有记述.但针对民国时期黄帝陵祭祀有几次,新中国成立后何时开始祭黄帝陵,又是何时中断和恢复的等一系列问题,各种相关地方志之间有互相矛盾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记错记等问题.此外,各地方志还未记载台湾地区的祭陵活动.这些都应该在下一轮修志中加以修订完善.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年鉴如何客观、全面、真实地记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 脱贫伟业是编纂过中必解之题.本文以申报参评2021年卷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21部地市级年鉴为例,对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记录情况进行剖析,提出正确地处理好年鉴框架稳定性和年度性关系、资料连续性和扩展性关系、编纂路径继承性和创新性关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现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方志学系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志关系历来十分密切,同时也是一个始终未予厘清的难题.自章学诚在方志学有关问题上作出重要贡献后,不少方志编纂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历史著述者和史学研究者继之,以实践为基础开展理论研究,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这一研究日趋引人关注.本文在重修《浙江通志》与《浙江通史》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近现代史志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又相对侧重于方志学视域,对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力
祁寯藻一生著述丰富,其作品经今人整理成《祁寯藻集》,2011年由三晋出版社出版.《祁寯藻集》是目前收录祁寯藻作品最完备的古籍整理著作,但未收佚作也有不少.本文在此前辑佚的基础上,再次辑得祁寯藻集外佚作12篇,包括序文7篇,寿文1篇,碑记1篇,信札3件,皆未见整理.对这些佚作的整理与考释,将有助于祁寯藻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