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教学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容易被忽视。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64-01
  一、引言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通常,隐性知识是指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或者一提而过,不在既定的知识范围体系之内,需要老师的扩展教学或者学生的
  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关联出来的那部分知识。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材中穿插着众多补充文字、图片、图表。可不要忽视这些图片、图表,他们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人物、内容的直观性认识,如在《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览关于武则天的图片和文字和文字描述,在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必然会迫切地想了解她从政和掌权后的所作所为,学生有了兴趣,那以后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二)拓宽知识结构,更深入的理解历史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拓宽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使他们更全面的了解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语言少,但含盖的内容丰富。相对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要完全把握历史知识和规律,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知识点教学时,适当补充或利用与知识点相关的补充文字、图片、图表等隐性知识,则能帮助学生能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系统性。如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时,展现《清明上河图》,就能更好地说明北宋城市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状况,促进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北宋历史。
  (三)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
  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教材中隐性知识也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中国古代史中,盛唐时期中国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国家富饶强大,就会激起学生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面对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则很容易就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三、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
  (一)文字类隐性知识
  文字类隐性知识可分为:目录、课前提示、正文、小体子、引文、注释、动脑筋题、课后练习、自由阅读卡、附录等,我们以正文类的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由于教材篇幅的硬性限制,所以即便是正文,很多东西也都是一笔带过,这样,正文中也必然是有着很多隐性知识,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里,教材显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
  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在这里,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协同学生们一起挖掘正文中的隐性知识。
  例:问题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问题2、为什么将矛头指向中国,将中国做为他们进行资本主义掠夺的对象。
  (二)图片类隐性知识
  图片类隐性知识可分为:封面插图、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历史事情情节图、图表、漫画六类。下面我们以封面插图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开学刚拿到新书时,每位同学都会对新学期、新课本、新生活等报以无限的憧憬,很多同学在拿到新书后就会把封面
  甚至是课本里面的内容看一遍,这个时候的学,学习兴趣其实是十分浓厚的。不过可惜的是,很多老师往往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往往是按部就班开讲课,如讲到鸦片战争时,也许就不会想到去利用新版教科书的封面资料导入新课。
  以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为例,该教材的封面插图是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半部分刻在碑上的“武昌起义”,下半部分是纪念碑的整体轮廓,背景色以橙、黄两色为主,强调了层次感,象征新中国的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整个封面的寓意是:中国人民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下,仍然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不断奋斗,并终将迎来新社会的光明,画面凸出了意义沉重的历史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可以通过这副封面向学生们介绍旧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史。并可以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一些问题,如: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有多少?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为何要以纪念碑为主题?背景颜色为何以橙黄两色为主?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三)正确开展隐性知识的教学
  1.善于运用各种设施和方法发现、引导隐性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隐性知识的入情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来改变以往古板枯燥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史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和经典歌曲,讨论当前的中日关系等方式进入今天的教学工作。
  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
  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辅以文字说明,详细的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刻画了哪些历史场景,通过介绍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的历史场景,简要概括本学期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今年的历史教材有一个宏观和具体的了解。
  2.把握隐性知识教学的度。在历史教学中,教材中的各类显性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适时、适地地挖掘、使用隐性知识,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取代显性知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锡武.浅论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2]崔维友.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与历史教学[J].山东教育,2000年Z6期。
  [3]王瑞丽.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J].河南教育,2006年05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眼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将要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的5月20日是第16个世界计量日,围绕今年的主题“计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截至2018年底,全区仍有1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西要把扶贫攻坚抓紧
期刊
周末的晚上,布布要和爸爸一起在院子里野营。  圆顶大帐篷一撑开,就像一头蓝色的大象,把整个院子占满了。  “哦!哦!”布布兴奋地拍着手。  吃完晚饭,布布早早地钻进帐篷。爸爸在看电视,要晚一些才来。  躺在帐篷里,跟躺在床上的感觉不一样,天空又高又大。唧唧唧——小虫子的叫声很近很近。  不知道什么时候,唧唧唧的叫声变成滴答滴答的响声……接着,他觉得自己来到一个城堡里,他什么也看不见,因为眼睛睁不开
期刊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四川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改革要求,在严格对标中央的基础上,充分用好用
期刊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众多民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质量计量中,误差和不确定度直接关系着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和国家量值的准确一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引导,大部分企业也开始认识到文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为此,本文以A企业为例,对企业文化管理问
近年来,贵州省委编办根据党中央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按照减少层级、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坚持“两个导向”、抓好“三个关键”、采用“四种方式”,扎实推进综合
期刊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