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热点话题作了全面回应和介绍。
  用市场的手段和改革的办法促进结构调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深入推进这项改革。
  韩长赋对此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过去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行政推动;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场的手段、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结构调整。”
  韩长赋介绍说,今年农业部将抓好五件事:
  ——去库存。主要是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补短板。就是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如振兴奶业、增加大豆生产、发展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增效益。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拉长农业的产业链。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成本。
  ——育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职业农民,返乡下乡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以及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
  ——增动能。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同时,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如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
  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田间地头秸秆焚烧、养殖场粪污乱排、农药化肥过量施用,这些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在农村时常可见。韩长赋表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是污染、是烦恼,处理好了就是资源。
  我国肉类产量世界第一,每年生产8000多万吨肉类,生猪饲养量接近12亿头,禽类出栏130多亿只,农作物秸秆8亿多吨,还有大量农用地膜没有回收。农业部今后将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废弃物治理,把过高的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缓下来,把面源污染加重趋势降下来。
  韩长赋提出,经过5年努力,要使全国的规模养殖场粪污都能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今年将首先在100个畜牧养殖大县开展试点,在财政上采取先建后补、支持第三方治理等措施,进行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处理。
  化肥减量使用方面,农业部正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今年首先在果菜茶的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推广,力争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减少50%以上。
  秸秆利用方面,通过机械化还田,支持开展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支持企业探索产业化的利用机制。
  土地流转要保护好农民权益
  土地问题是现在农村改革的重点。韩长赋表示,推进农村改革仍是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因为土地问题涉及粮食安全,也涉及亿万农民权益。
  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已流转的农地约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韩长赋表示,土地流转中的重要问题是保护好农民的权益。目前正在进行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把每一户农民的承包地在哪儿、多大面积、土地生产能力怎么样,都进行明确勘测、评估和登记。
  “农民讲,这叫确实权、颁铁证,他们不用担心了,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韩长赋说,“另外,实行‘三权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使集体、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者的权益能够都得到保护,并且能够平衡。”
  他同时强调,承包农户和流入方要有合同,这个合同要在农业部门进行鉴证,双方权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导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费、保障农户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流入方的权益。
  粮食产量适当增减将是常态
  2016年全国粮食产量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第二个历史高产年。韩长赋说,去年粮食减少104亿斤,主要是玉米,这是主动调整的结果。今后粮食产量根据当期供求关系适当增减会成为常态。
  “粮食生产是‘两难’。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作为农业主管部门,我们第一位的职责还是要保障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韩长赋说,“我们将贯彻国家新的粮食安全战略,首先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据他概括,新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三个两”:
  保住两大口粮。就是要保持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的面积和产量总体稳定,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此要完善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特别要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稳住两个积极性。就是要稳住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重点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力度,让地方發展粮食生产不吃亏。
  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提升粮食产能。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末要确保达到8亿亩,力争搞到10亿亩;重点支持种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集成创新,通过机械化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其他文献
读者单龙问:如何预防猪寄生虫病?  答:蛔虫病 搞好猪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用左旋咪唑定期预防性驱虫,按每公斤体重8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或配成5%的溶液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也可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混于饲料中1次喂服。  疥螨病 猪舍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通风。病猪可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患部,可用5毫升/公斤溴氰菊酯溶液喷淋,每头猪用药液3升,5日为一疗程,连用2~3次。用阿维菌
期刊
读者王力问:温室辣椒苗心叶皱缩怎么办?  答:引起辣椒苗心叶皱缩的原因主要有病毒病、螨类为害和药害三个方面:  花叶病毒引起的心叶皱缩主要有两类,一是轻型花叶病毒,二是重型花叶病毒。轻型花叶病毒表现为叶片明脉轻微褪绿,或有浓淡相间的斑驳,但病株没有明显的畸形或者矮化,不落叶。重型花叶病毒的病叶出现黄绿斑驳,叶片凸凹不平,叶脉皱缩,造成心叶皱缩。该类情况可喷施一些防治病毒病的药,如20%盐酸吗啉胍·
期刊
读者顾翔问: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答:根据反映,接种室的温度保持在15℃~26℃,接种两三天后接种块菌丝萌动较好。初步可以判定是接种后封口方式不合适,料袋内缺氧严重,导致菌丝不往料袋内生长。一般来说,像这位菇农接种后直接用封口绳封袋口的方式,用在香菇接种后。之所以香菇接種后用这种封口方式,原因是香菇采取的是打孔接种的方式,它接种后的通气主要通过接种孔口进行。其他采取菌袋二头接种方式发菌的,都不建议
期刊
近日,笔者在某地走访时看到种养协会的牌子挂满山鄉。一位农民对笔者说:“别看协会牌子挂了这么多,却很少开展活动,协会自然也就成了‘歇会’哦!”此类有名无实的协会在基层还有不少。  近年来,各种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推动农村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起了很大作用。然而,一些协会成立后长期“铁将军把门”,形同虚设。  办协会不是装摆门面,要出实招,办实事。协会生命力从何而来?毋庸讳言,来自于活动的正常
期刊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顺应时代新要求,2015年年底以来,河南省邓州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组织建设、为民服务、社会治理相结合,探索实施“四化双评”,在基层形成了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民主科学决
期刊
读者李祥祥问: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答:1.冻害发生后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用氨基酸或腐殖酸叶面肥300~400倍+白酒200~300倍,将枝干、叶片细致地喷洒一遍,间隔4~5天再喷洒一遍,可使受损的树体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2.果园浇一遍小水,提升地表温度,此时可以施少量的速效肥(高氮高鉀型或中氮高钾型均可),更好地帮助恢复树体机能。  3.对枝杈间和树盘积雪要及时清除,防止昼夜气温剧变和冰雪
期刊
近年来,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等项目在各地快速推进,一批村镇旧貌换新颜。与此同时,建筑风格城市化、趋同化,仿古、仿洋盛行等现象,使乡村风貌保护工作堪忧。传统一旦丧失将难以挽回,既挖掘地方特色又能與时代完美相融,保护与发展并重,乡村风貌才有可能在保护中获得新生。  这正是:村镇摇身变,传统多留憾。建设须有方,不可随意扮。  文/张凡 图/曹一
期刊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近年来养老产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發展。但在一些地方,因为消防设施难达标、办证审批难等问题,民办养老机构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而职能部门引导缺位、政策执行难,也困扰着不少养老产业投资者。无证经营存在隐患,但关停后又面临庞大的养老需求缺口,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经营困境亟待破解。  这正是:无证经营隐患深,缺口恁大难关门。多少耄耋翘首望,养老亟唤引路人。  文/吕岩 图/王启峰
期刊
因为配套资金缺口大、各种手续办理十分烦琐、地形地貌不利于施工等原因,湖南某贫困县的一条60多公里的公路,在“十一五”期间立项,至今仍未完工。如何让补贴政策更加精准化,让扶貧路尽早成为致富路,考验着相关职能部门的攻坚决心和决策智慧。  这正是:立项已多年,缺口真难填。扶贫更精准,何需言少钱。  文/亦多 图/勾犇
期刊
3月3日,河南举行省、市、县三级电视电话会议,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作辅导报告,并结合河南农业发展实际与现状,向河南省涉农相关部门和单位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韩俊在解读中,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从农业、农村、农民以及相关领域实际出发,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分析透彻,不但让与会者更加了解了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