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FAR的WDM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方案

来源 :光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WDM光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RWA)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固定备用路由(FAR)机制的RWA方案。同时,利用现有的最大使用(MU)机制来分配波长。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FAR技术相比,对于任何负载、波长数,所提RWA方案具有更低的请求阻塞率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从BOTDR系统信号的检测方法出发,分别介绍了本地外差相干检测及自外差相干检测两种相干检测方法,描述并对比了多波长BOTDR系统的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而列举分析了BOTDR检测系统中的噪声因素,对利用相干检测方法提升BOTDR系统信噪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
基于光子晶体波导传导模随波导邻近介质柱折射率改变而变化的特性,设计了一种MachZehnder结构光开关,通过改变对称波导中其中一支波导邻近两侧介质柱折射率实现对光传输的控制。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可调区域介质柱折射率为不同值时波导传导模的色散曲线,并根据光的干涉相消原理计算了光不能通过输出波导满足的调节区域长度L。当可调介质柱折射率为2.8、归一化频率为0.384时,可调区域长度为8a,器件能够
光互联论坛(0IF)推动400G—ZR标准制定和互通测试。OIF日前宣布在斯洛文尼亚Ljubljana会议上批准了光虚拟传送网业务草案,推进了400G—ZR的标准制定和互通测试。
提出一种适用于光纤围栏系统的扰动事件判决算法。该算法基于短时能量对噪声信号进行实时评估,动态调整用于事件判决的上下阈值。通过外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算法不仅可以降低人工调试难度,而且对自然环境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
以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葫芦藓为研究对象,以珠江三角洲环境梯度上的中心城区广州、近郊区肇庆及边缘区怀集3个地理单元作为样品采集地,对样本葫芦藓植物中的硫、氮元素含量和δ13C、δ15N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葫芦藓植物中硫含量与工业化程度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硫含量广州、肇庆和怀集依次为2 485.86、1 778.15、1 339.84 mg/kg;葫芦藓氮含量与工业化程度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广州
赵焕庭研究员从事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的研究工作已近60年,学生时期师从曾昭璇等名师学习地质地貌理论及如何进行野外考察,工作多年来勤于野外考察,致力创新,成果累累,在
<正> 前不久,伊川县委举办由县、乡两级党政干部一百五十八人参加的“领导科学基础”培训班,帮助大家掌握科学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伊川县机构改革以后,县、乡两级干部共有二
利用4期多源遥感数据(包括1970年的美国间谍卫星DISP KH-9数据、1999年的SPOT-2全色数据、2007年的ALOS多光谱数据和2015年国产的资源三号数据),结合红树林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孤立点通信保障的机制,建立了下行链路灯光控制参数的优化模型。在室内照明需求处处满足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保障孤立点通信模型和保障处处通信模型,并对几种
对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可见光通信研究中接收视角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可见光通信接收视角的方法,并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验证。搭建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完成了室内不同背景环境下的信息传输,并对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