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如同呼吸般自然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尤其应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我着重从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习惯;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培养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习惯入手。其对策有:①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②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③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人都能读有所获。 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文本多元解读;个性化;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06-02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自悟:自己之所以一如既往地热爱语文,喜欢写作,不正是得益于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吗?于是,我毅然选择了让阅读在教学语文的活动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尤其应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我着重从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习惯;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培养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习惯入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一 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質。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二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完那篇文章,我还推荐他们阅读鲁迅的《伤逝》。学生感觉收获很大,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还自创了很多佳作。
  三 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人都能读有所获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就如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淫,道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总之,我力求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
  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前,我大肆宣传“生物污染“的危害及部分人的麻木不仁,在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戛然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查相关资料。结果,学生搜集的资料比较齐全,涉及到的书之多,出乎意料。如《我国加大防治生物入侵力度》、《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入侵生物,朋友还是敌人》等。因大量的阅读,学生自然见多识广,再加上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因而上课的效果相当不错。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创造性品质的阅读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我们期待着,阅读如同呼吸般自然。
  参考文献
  [1] 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在中职散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使得中职散文教育教学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其中探索相关的教学技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生在散文学习中处于较
3月21日,全省组织系统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严守换届纪律工作部署会在西安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锦斌要求,全省组织系统要进一步突出今年“讲重作”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学生在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出现“Chinglish”的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隋唐五代时期民间信仰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一支与佛教的异端、民间道教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的教义与教团,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以秘密宗教的形式向民间渗透.始终存
多媒体时代环境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新闻摄影在多媒体时代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提高新闻摄影工作效率的措施.
到底什么是上火,为什么会上火?吃药还是食疗?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什么是上火?    “火”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中医学认为“火乃热之极”,不仅外邪如风、寒、暑、湿、燥邪侵入人体后能化火,脏腑本身阴阳失调也能化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感受了外界的火热之邪或自身阴阳失衡,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那么,什么是上火呢?一般是指人体表现出某些热性的症状,如眼屎多、流鼻血、
期刊
早恋是很多老师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究竟该怎么办?是严厉的责问还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处理班里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早恋小事后受益匪浅.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或者
周岁左右的孩子,就要开始自己学步了.刚开始时,颤颤巍巍地站在原地,尽管离妈妈的怀抱只有一两步之遥,而且有妈妈伸出的双臂在保护着.孩子还是四下打量,迟迟不敢迈步,脸上写满
煤层气钻井技术被应用于能源的开采,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能源供需状况变得越加紧张,煤层气的开发采集应用也在国际上得到关注,煤气层气钻井技术被用于对非常规气田的开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