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追问,教师先得心中有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whwa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听课过程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围绕课文浅尝辄止地提问,学生浅尝辄止地回答,偶有拓展,也大多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一切都是置于“可控”、“预料”之中。
  可以理解这些语文教师,因为一旦课堂“失控”,就可能被人认为是一节不成功的语文课,受到质疑的不仅仅是学生学的水平,更是教师教的水平。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求“稳定”,一心一意促“和谐”。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所以很少有见到教师提问“出格”的课堂,很难见到学生追问的课堂,有的仅仅是知识传授与接受的课堂。
  语文课堂,之所以没有出现“问”得精彩的课堂,完全是因为教师本身缺少“问”的精神,没有形成问的思维,所以只能跟着教材、教参人云亦云,做着永远也不会犯错,永远也不会引起争议的事情。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一双手》,课文里有这样的对话: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这是一篇“老”课文,在笔者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教材,当年也曾经向老师提问:“一天栽1000多棵树,哪怕一分钟能够栽一棵,也需要十五、六个小时,而北方的天是黑得早、亮得迟的,张迎善这树究竟是怎么栽的?”一个问题,换来的是老师“好好学习,不准胡思乱想”的训斥。工作以后,发现这篇课文依然收录在苏教版教材中。于是查资料,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问周围的同事,也都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问专家,换来的是语焉不详的回答;没有作者姜孟之的联系方式,写信到出版社,结果还是未有回音。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地讲述这篇课文,在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仁开设这篇文章的公开课之后,将心中的疑惑倾之于网络论坛,希望能够寻求到理想的答案。网友的回答不出所料:
  “这与大跃进年代的亩产万斤粮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谓高大全式人物!”
  “如果学生问了,老师会气恼,扰乱了课堂秩序;也不该怪教师,因为这些考试不考呀。”
  “那会儿估计做不到,自己独立完成一千棵树,不可能,而且北方春季白天短,夜间长,他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但这些回答显然不是我需要的答案。因为这篇文章首发于《人民日报》,如果是一件显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么《人民日报》是一定会慎之又慎,毕竟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离大跃进运动已经很远。想到本地网站的受众面比较小,未必有真正“懂行”的人,于是笔者又将同样的问题发到了省会的一家网站上,结果得到了如下回复:
  “刚工作时单位也组织过上山种树。所谓种树其实就是让我们挖坑,有专门的人来栽树,我们栽是一半也活不了。一下车,手快的同事把铁铲洋镐都抢光了。我什么工具也没捞到。但过了不到半小时,他们大多缴枪了。有人专门来检查坑的质量,直径和深度要达标。那山上土里尽是石头,不好挖。刚工作时我干活不惜力气,但一天下来也只挖了三、四个坑。手还磨了大泡。文章中这个人可能是只管放树苗不管挖坑的。”
  “就算是别人给他把坑挖好,他放苗培土,一颗树也不止一分钟啊。一天1000棵,绝对不可能。1000棵苗有多重?还得配几十个人帮他扛树苗。数字造假历史悠久代代相传。”
  说得有道理,但问题依然存在。想到平时喜欢上新疆的网站,新疆的沙漠丘陵比较多,植树和东北有许多相似之处,到那提问或许能够获得满意的解答。结果回复如下:
  “东北一般都是栽杨树、柳树、松树(居多)。基本都是事先刨好穴(也就是头一年的秋天挖好坑,第二年春天栽树),一伙两个人,一个人挖坑(因为土很松软,不费劲),一个人栽树——一天栽一千颗树是少的。明白啦?”
  “栽树的时间也非常长——一般是早上三四点钟一直栽到晚上七八点钟,你说能栽多少树?季节性的活,就那么一段时间,早也不活,晚也不活。”
  应该说,在众多回复中,这是似乎是最靠谱的解释。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先将问题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讨论也无法解决这问题的时候,再将老师求证的过程娓娓道来,并且将网上的内容实时显示在电子白板上。
  “将教案写得像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业负担重,重在对于知识的无限量追求和占有,而其他方面的负担,不但不重,反而显得很轻。所以,课堂上应淡化知识的训练,多围绕某个‘问题’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让儿童在研究中发现规律,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尤其通过研究能够解放双手和大脑,为知识学习提供动力和方法。”
  因为笔者对《一双手》有追问,追问之后还有探索的过程,所以整个课堂能够既有知识性,更有故事性,让学生在故事中完成了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解放了双手,开动了大脑。这样的课堂,有的是互动,有的是求知,没有的是学习的压力与厌烦,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共同探讨中越来越融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需要追问,不过追问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有问,并有对这个问探究的过程——无论这探究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著.赵萌,译.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2]张大冬.让学生在课堂就能学会.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02):52.
  [3]怀疑与学问.http://bbs.ts.cn/thread-1237083-1-1.html.
  [4]东北栽的什么树.http://bbs.hongze.gov.cn/thread-75253-2-1.html.
  [5]http://bbs.longhoo.net/read-htm-tid-3837124-page-2.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将阅读教学明确定位为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及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并特别强调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期待着这些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由义务教育向普通高中的全面推进中切实得到落实,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改进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主场所。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都是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新课标》强调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满堂灌”转变为课堂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气氛,只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开动
兴趣在一个人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获取新知、激活思维、开拓创新的动力,是点燃天赋的火花。大教育家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息时代,要想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以一种兴奋、激动、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何其艰难。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大部分语文课堂都存在一个通病:缺乏激情。很多时候,课堂环节很清晰,安排很紧凑,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味同嚼蜡,学生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堂氛围 营造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
摘 要: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与焦点,围绕这个新话题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让人眼花缭乱。然而,随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涌现,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对于经典名著与文章的阅读愈发少,制约中国璀璨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当今新教法迭出的语文教改大潮中,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许多人忽视,有人说它过时了,也有人认为它并不重要,还有人认为让学生朗读太“浪费时间”,不如多讲一些。其实,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老师不必讲得过多。朗读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应注重朗读,在实施现代语文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书声。  一、朗读可以培
摘 要:基层社区管理事务纷繁负责,在基层警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之下,智慧警务的建设与推进为基层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智慧警务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基层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但是经过多重探索,目前智慧警务在建设中存在信息整合难度较大、职能定位不合理,以及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突出问题。结合实践需要与实践环境,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细化信息分流与研判方式、利用数据流动发挥人力主觀优势,以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指的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1]。问题意识能够驱动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并不断地进行思考,发散思维,
随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继电保护运行期间不稳定问题的处理与应对更加受到了各方人员的重视。本文重点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俨然已被网络包围,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魔灯平台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为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