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伊通县农业生产再奏凯歌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9629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0年在全省33个示范县考评中,伊通县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省农委和项目组的高度评价,取得骄人的成绩。伊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取得这样斐然的成效,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二是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旺盛的积极性和十足的进取心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伊通县2009年~2010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自2009年6月正式启动,按照吉林省农委和项目组的统一规划,承担了玉米、水稻两大作物培育1000名科技示范户的任务。伊通县第一时间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专家指导组,成立了项目日常工作办公室,制定了技术方案、实施方案、考核办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遴选出100名科技指导员,按照“村级推荐、部门把关、政府同意”的原则,在全县10万农户中择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热爱农业科学、愿意带动乡亲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1000名科技示范户,覆盖全县15个乡镇、4个街道,188个行政村,辐射带动2万农户共同科技种田,、携手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科技支撑网络。
  在全省33个示范县考评中,伊通县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省农委和项目组的高度评价,取得骄人的成绩,伊通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取得这样斐然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 伊通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长徐远征同志、副县长王晓平同志多次关注,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多次强调一定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各部门、相关单位要协调运作、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县财政局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出资24万元对项目进行物化补贴。县水利部门、县交通部门、科技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给予技术、资金的鼎力支持,县水利局在项目区内打抗旱井25眼。县交通局和乡镇政府维修、建设村村通道路36条。县气象局及时发布气象信息300余条,为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时防灾减灾提供准确气象信息。县农业局和技术专家指导组多次深入到示范户家中和田间进行调查走访。全县形成了职能机构运作,相关部门配合,协调运作的良好局面。
  2.真抓实干,不搞形式 伊通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始终坚持“务实创新、高效运作、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从项目领导小组到技术专家指导组,从科技指导员到科技示范户,形成思想共识,采取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哪一级出现问题,追究哪一级,立足“真抓、实干”。以项目首席专家苏春辉为首的专家组在每个生产环节都深入到田间实地考察,深入到农户进行走访或电话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这无疑有效地督促了科技指导员的工作效率。全县科技指导也始终把作为一名科技指导员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和光荣职责,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旺盛的积极性和十足的进取心,起早贪晚、顶风冒雨进行入户指导,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进行耐心细致的科技培训指导,不怕脏、不怕累,与示范户一道进行打垄、整地、播种、育苗、插秧等一系列工作。刘伟、宋亚娟等同志连续入户指导每天长达8个小时,顾不上吃午饭,饿得饥肠辘辘,示范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农民,为了示范户真正掌握技术要领,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科技指导员的心声,提高全县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是全体科技指导员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
  在农忙时节,全体科技指导员顶风冒雨送物化补贴及技术到示范户家中,示范户高兴地合不拢嘴,周围农户羡慕的直跺脚,“这样的好事咱咋没赶上!”长达一年的工作交流使科技指导员与示范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期间感人的事迹如数家珍,技术指导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聪明才智、学识才华在证明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伊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树立了光辉形象,也为伊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继往开来,戒骄戒躁,总结经验,查找缺点,弥补不足,迎接新的挑战,实现伊通县农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农业生产再创新标高,我们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程中,将一如既往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在广褒的七星大地舒展农技推广人的学识才华;在肥沃的伊通田野谱写农技推广人壮丽的时代华章;在希望的黑土地上奏响农技推广人感人的世纪凯歌!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视,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生产量以及生产技术对于我国的粮食影响极为明显。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出现了地区性的波动,经济性作物的增多对于玉米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的玉米价格出现了异常性的波动,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玉米的产量与玉米的种植技术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探析了我国北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推广玉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