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门传统的学科之一,对于初中生的学习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因为数学的特殊性,初中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太理想。数学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新型课堂,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探究;思维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数学教师习惯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较多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强化训练,以为这样就会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被动成为教师的依附体,不仅不会发现新的数学问题,也不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到了要让学生会思考、会创新的想法。为此,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探究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法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显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那么,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创设问题探究的课堂形式呢?以下是教育者的一些教学建议,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1.抓住教材内容要义,提出适宜的问题
  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高度概括和生动展现的“外在代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数学教师提出一定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让问题成为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实现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找准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数学问题成为学生好奇心的启动点。
  例如,在数学“相交线”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定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剪刀,用剪刀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和张开把手时,你会看到哪些变化?”学生们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想象,发现相交线的基本规律,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实现这样的教学设想,需要数学教师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多搜集有关的生活元素,让教材与生活元素结合,提升学生的联想与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教授学生解题方法,拓宽学生认知层面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解决问题离不开相应的方法。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积累解题方法的习惯,对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一旦学生养成了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处理”的能力,学生的认知层面将会得到拓展,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同一道数学题的解答中,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解题的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从多个角度解答实际的数学问题。养成一题多解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有巨大的推动力,还可以对学生后期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适当延伸课外案例,丰富探究的内涵
  课外的实际案例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强的触动,因为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脱离实际生活的案例都是虚假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课外延伸案例,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丰富探究课堂的内涵。
  例如,在“轴对称”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而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或物品,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通过观察这些图片,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轴对称的图形?”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延伸出更多的其他案例。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掌握了数学的有关规律。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变换观察角度、转换思维思路,提升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深度。
  4.切合中考方向,提升探究的素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深入实施,中考政策内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内容与中考的内容方向保持一致,提升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探究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与中考先关的探究题型,让学生在综合思考与探究中进行多角度创新与加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之后,让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创新相关的数学中考习题,让学生在创新中进行问题的解答,不仅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问题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数学教师教学的一种必然,通过将此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題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但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积极的教学尝试,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学生的品位,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祖国数学发展培育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有法.“问题探究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11):52.
  [2]汪明.运用问题探究法突破“功”的教学难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07):8-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除了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以外,还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艺术情操和人文素养,如“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中国民间艺术”等课程都在强调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那么,基于该观点,美术教师可以将电影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美术课堂,既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又可以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审美能力  引言:在当前信息化和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电影艺术、绘画艺术
期刊
摘要:2019年的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全人类社会直面考验,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行业中,影响非常大。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很多课程教学都移至了线上。虽然教学形式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可以打折完成。因此在疫情期间农村语文学科通过线上教学,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农村语文教学  一、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教学提升农
期刊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经费自筹C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聚焦语用 指向表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C361)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伴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许多阅读和写作活动都围绕“语用”而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法则,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所以对于物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为此我们必须要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把握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物理世界,认识物理规律,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不断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实现有效的教学。本文将根据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实践活动浅议一些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方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斧正。  关
期刊
摘要:1996年我从师范毕业参加工作,那年刚好17岁。如今屈指数来已整整20年了。这期间,我一直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若谁要问我对“教师”这项职业的评价,实不相瞒,我的回答是五个字:“辛苦而清贫”。若还要问我对项工作的感受如何,我的回答却只有二个字:无悔!  关键词:无悔选择;岗位意识;责任行为  1996年我从师范毕业参加工作,那年刚好17岁。如今屈指数来已整整20年了。这期间,我一直担任数学
期刊
摘要: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没有明确的方向,老师留给学生的练习太枯燥机械,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帮助不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加强。其次,教师不能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等的”,学生也不能因为各方面的差异而全面学习。三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老师总是机械地给学生讲课,然后给学生留很多作业。虽然学生能牢牢记住老师的内容,但对于一些稍微灵活一些的练习,他们将一无所知。最
期刊
摘 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很大关联,如何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是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命题。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道德教育需要长时间的言传身教,法治教育告诉我们国家社会的规章制度,两个方面的教育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明事明理明人明家。教育改革是为提高素质教育中初中义务教育的教育效率,总的来说是为了改良与优化。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每位老师的深思。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期刊
【摘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组织教学,给不同听力教材定位,运用听说结合,听读结合与听写结合等课型,采取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听力教学 课型定位 综合技能 能力提高  一、当前初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和思维上的工具若是能够应用在英语寫作教学当中就可以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和思维上的工具,若是能够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就可以,归纳和梳理文章主旨以及不同文体之间的异同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将写作当中较为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找到其中的联系,能够直观的认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在写作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多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深化发展,我国现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之前初中所学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发展规律,要让学生能够历史学科的学习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高中历史概括能力的培育工作。当前,我国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以记忆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