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光村,以及树和海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一直对古村落情有独钟,喜欢老房子、老巷道、老牌楼,甚至残垣断壁所构筑的那种沧桑氛围,体味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那些“老”的意味很浓的建筑体就像藏书,即使寂寥,即使陈旧,即使残缺,但只要存在,就是有生命的,就是有文化向度的。抚摸着老建筑上斑驳古迹,一如在泛黄的诗书里寻找时光滑过的烟火和生命凝结的永恒,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物化了的记忆,还有一种探本逐源的亲情与文化。
  走进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坝光村,一种久违的庄重与古朴如约而来,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令人怦然心动。其实,坝光村我未曾来过,这是古村底蕴内涵与我审美情趣无缝交织引发的共鸣、共振。置身于这样的古村落,物质概念多半被溶解,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意趣,是文化向度。折射着幽深景意和古典气韵的陈旧物体,不仅沉香氤氲,而且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哲思,带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独特体味。视线触及带来的感悟,如同翻阅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线装书,感悟绝非只是在知识层面。
  古村有些寂寥,繁华世界牵走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绪,唯有老人在一如既往地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老宅和思想。我凝滞了脚步,以虔诚的目光抚摸古村的一切,静心聆听时光的弹唱,疲惫的身影被带着海风气味的阳光投射到斑驳的墙体上,徘徊着一种情绪。总有孤单的鸟雀几乎悄无声息地从某个幽深的院落飞上路旁的榕树,掠过我的头顶,于是,心境里便有了些许窥探的欲望和无奈的落寞,感觉自己是在一种优雅中带着凄清的氛围里,参加偶遇的人类生命回归的祭祀仪式。
  处处显露着客家建筑风格的牌楼、房屋、祠堂,抑或院墙与巷道,虽然表层多数以乌黑颜色呈现,但其本质不变,曾经的恢弘隐隐不退。透过斑驳的建筑体,能想象到古村先人背靠青山,面对大海,拓荒结庐的艰辛与幸福;能感悟几百年来一代代古村人传承文脉,扩村兴市,缔结陆地和大海生命情缘的执着与坚守。在漫长的时光里,古村人用个体的智慧和家族的力量,打造的不仅是这独特的古村建筑,还有一条从古到今、通往未来的生命之路。
  顺着一块块石板铺就的巷道前行,时光被两旁高高的老宅聚拢成一种立体的形态,容不得人的思想有丝毫的漏淌。屋檐下,有燕雀的巢穴,它们和这些老宅一起安然享受静谧时光的沐浴,静静等待主人的回归。或许,这些燕巢的年头比不得老宅历史久远,但建造者亦是经过许多的艰辛才衔来泥土筑成的,我们同样以敬畏的心态仰望它们。据说,不久的将来,这些老宅将要被拆除,这让我担心燕巢的命运,担心那些回归燕雀的命运。于是,我再次凝视老宅,仰望燕巢,心绪为一种生命、一个季节、一个时代纠结。
  踩着古村跳动的脉搏继续寻觅,陈旧的房顶灰瓦粼动起伏,氤氲着幽幽光烟。那应该是老屋深沉的呼吸,有烟草味,有鱼腥味,还有历史的况味。紧靠屋檐的老树枝丫划破蓝天上的白云,碎碎的被风刮走一半,另一半挂在了檐角上。很想借助一种工具,比如说横躺在院墙边的梯子,晾在屋山头的磨盘,跨门槛放着的凳子,以及靠在树边的渔网晒架……爬上去把那棉布一般的碎云摘下来,擦擦自己的颈项,使其不再潮湿;擦擦自己的眼睛,使其能看得更远;擦擦自己的心境,使其能干净地装下坝光村恬淡的时光和温情的历史。但我不愿惊扰这些静物,或许,它们是主人的一种刻意安放,早已成了古村的道具和风景。此时此刻,能和这些静物同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享受阳光,和古村的老建筑一并呼吸,便是一种幸福。
  一堵石头墙的缝隙里,半伸半垂一簇浅色的花草,叶是碎碎的叶,花是碎碎的花。静静的神态,淡淡的颜色,与古村的氛围很是融洽,也照应着我柔软的情思。我用指尖轻轻触摸石缝,触摸着绒绒的花草,曾经的青春便从上面滑过,心绪里顿生几分惆怅。我惊奇地看着这全然不顾及周围环境,不考虑未来岁月可能存在的劫难,于沉寂无声的陈腐里绽放的花草,不禁顿生敬畏之情。她在古村暗淡的背景里极尽自己鲜艳色彩,独自展示自己对生命不一样的诠释,这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境界。无需知道这棵花草的名字,面对她的从容、淡定和无畏,便能感悟到一种生命延续和思想传承的伟大。她柔弱却鲜艳的品相,与身旁坚韧、苍老、布满青苔的石头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记得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特性。”这让人体悟,柔弱的花草蕴涵着韧性,正如坝光村一代代的人,维系着生命力的旺盛。
  带着固有的心境徜徉于坝光村,似乎能听到古老文明的现实回声,能重识日月山海的世俗价值。不需要向天地求证人心,便能从生活中体悟自在。
  一座冷清的庭院里端坐着一位老人。素净的服饰,清癯的面庞,浑浊的目光,这些都让人自觉地把他和古村的往事连在一起。骨感的手托着一只紫砂壶放在膝盖上,茶水的温度便顺着手和膝盖传递到身上,于是,我看到了老人有了阳光般的温暖,有了不饥不渴的满足。老人额头布满皱纹,和院子地面裂开的纹路一样,都是嵌有故事的,都是老屋历史和古村历史的一部分。从墙外伸展的树枝葉剪碎透射进来的斑驳日光,忽地令我想起“流年碎影”的词句来。或许老人不懂这样的句意,但老人懂得什么叫恬淡的生活,这一辈子都在用朴素的行为过着诗意的生活。于是,我在老人朴素的言谈中,知晓那种生活的浪漫与隽永——
  古村街道旁,或是巷子口,繁忙了一天的渔农三五个聚于树下,摆开竹床或是小方桌,用客家人特有的方式饮茶喝酒。一碟干鱼片,一袋花生米,一盘松花蛋,再加几个家常菜,黄昏便在醇香的酒气里悄然弥漫。几杯下肚,各自打开的话匣子就像树上的鸟鸣,没有停歇。聊到精彩处,一个个眉飞色舞,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从孔子庄子到儿子孙子,从坝光村历史到古村名人典故,一股脑的伴着壶里的酒倒了出来。历史和文化,千百年的沿袭和传承,便在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中渗透到古村人的血液里。
  拥有诗心,生活便有诗性,生命便像诗般隽永。一杯茶,一壶酒,都承载着古村人对生活的绵绵情意。
  当月上柳梢、星挂屋顶的时候,古村就仿佛是沉坐在银辉下一位须眉皆白的长者,暂别喧嚣,静静地等待着一本书的翻阅。温煦的灯光渗出窗外,融进月色,衍生一种氛围,于是,读书人的心绪便和历史连在了一起,和时空连在了一起,和天文地理连在了一起,和人间冷暖连在了一起,和家国情怀连在了一起。就连自家的青砖灰瓦、铜锈门环、雕花窗子都仿佛成了史书的页面。古村悠长的岁月在一个月夜如同浸泡千年,呼吸里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总有久别的夜归人敲响熟悉的巷道,推开某扇古老的木门,分别的惆怅就在那一刹那间,被月光和目光溶解,一句或悲或喜的嗔怪,随着“吱呀”一声,就被关在了门外。古村,是亲人的港湾,即使一个人隐隐约约的前世,也能在这里成为来世甜美的梦境……
  二
  与坝光村一同走过漫长时光的还有村周边那些树木。它们既是古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古村生命的一部分。
  我喜欢这些树木的沧桑和绿意。无论是成片生长,还是零落矗立,都以独具生态特色的自然形态,摇曳着一种古典风情,呈现着一种艺术美感,彰显着一种磅礴大气,使你不得不回头,不得不驻足,惊羡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景致。面对一丛丛浸透海风的虬枝绿叶,梦在飘渺,色彩在飘渺,微笑在飘渺,思维也在缥缈。坝光村的树木带着真实的随性,牵引人的思绪向往一種高度,向往一种久远,向往一种境界,领悟大千世界的玄机,领悟一切生命的奥妙。与其说每一棵树都是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强烈的美感让人浮想联翩,倒不如说,每一棵树都是大地的使者,仿佛在为人洗涤岁月带来的疲惫。
  在盐灶,面对亚洲最大的古银叶树群落,用“震撼”一词已经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心境,仰望变成一种自觉的神态,敬畏更是一种自觉的内化行为。那些和古村差不多年轮的银叶树完全征服着人的身心,成为自己膜拜的对象。虽然相隔数米,我似是触摸到古树的心跳,倾听到古树血液流淌的声息。生命的能量往往都是在一种情感交融中积蓄的,人如此,树亦如此,生命皆如此。一座古村孕育了一片古树群,一片古树群也孕育了一座古村落,这不仅有着哲学层面上的意义,还有着美学层面上的意义。古村和古树都是我们的母亲,生命和文明就是从这片古银叶树群下面的海洋里起源和繁荣的,就是从原生态的葱绿和生机里萌芽的。站在这些银叶树面前,我仿佛回到了久远的故乡,回到母亲的怀抱,寻找自己最原初的命脉传承和精神脐带,我的思绪在原野里摇曳,我的情愫在温暖中升华。想着古树在古村周边蓬勃着生命的激情,便想到生命的坚韧和强劲,就会感到一股炽热的情感溪流从生命的源头涌入我的经脉。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或许我不会相信那棵板根高出地面一米多的银叶树居然有500多年的树龄。这是一座屹立于海岸线上气势恢宏的巨大雕塑,更是一座人类生命历史的丰碑。仰望这棵比坝光村历史还要久远的古银叶树,我顿觉自己的渺小和卑微。一个人独立行走短暂的生命步伐已属不易,而这样的一棵古树能够抗拒海风的怒卷,能够经受雷电的袭击,能够适应人间的冷暖,能够治愈自身的疾病,成就生命的奇迹,成为人类的风景,这已经不属于“坚韧”和“毅力”一类词汇所诠释的范畴了,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灵魂的象征,一种境界的展示。或许,这个世界需要独具魅力的伟岸形象给人们以震撼与景仰,但更需要高洁俊逸、超凡脱俗的灵魂来充盈人类的光辉,引领生命的归宿。就像这棵古老的银叶树,坝光村的先人或许就是在它盎然绿意感召下落地生根的,并且接受它的呵护和滋养而繁衍不息、绵延至今。
  在坝光村,银叶树还被称作“救命之树”。这种胎生植物,种子能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并长成胚根,当果熟脱离母树掉落时,于大海之上漂流数月也不会枯萎,遇到泥土就能生根发芽,拾起剥开便能充饥。在经济困难时期,村里的许多渔民就是靠吃银叶树的果子而渡过饥荒的。
  我也想吃下一颗银叶树的果实,在心中生长出一片生命的绿荫。
  而在坳仔自然村,上百棵樟树连绵成另一种风景。它们彼此扶持,或拥或搭,或倚或靠,一顶顶树冠无缝衔接起来,使整个村子沉浮在一片樟树叶子的绿荫中。樟树比不得银叶树,算不上稀有树种,但坳仔的樟树却是独具特色,独具魅力,苍郁之间充盈着地域情怀和历史古韵。这些樟树腾挪于天地之间,不仅厚重与大气,沧桑与豪迈,而且亲和待人,不媚不俗。都说古树是不可拷贝、不可克隆的,每个地方的古树都是地球上的孤本。从眼前的这片樟树群中,我就能体悟到它传递出的呼吸里有着森林的诗意情怀和丹心气度,以及客家人一脉传承而来的浓浓乡情和文化向度。触摸散发香气的树干和氤氲青味的树叶,我感到了樟树的筋骨和血脉在以不同的形态弹奏生命和谐曲,音符和旋律里跳跃的是坝光村恒久的韵味。
  透视樟树庞大的群体,我想到了时代与命运的生命群体。在坝光这个地方,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这些饱经沧桑的古树,更有雄浑苍劲的森林,以及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所以,我第一次认识一种植物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是坝光村给我另外的收获。
  其实,坝光村绵长的村落周边,除了银叶树和樟树外,还生长着其他古老树种。譬如枫树。
  还是在往盐灶走的方向,远处的山坎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枫树,正在调色的枫叶像刚刚点燃的火焰,照耀着山,照耀着视线,也照耀着人的心绪……
  三
  我是即将黄昏的时候来到海边的。离开坝光树林向前几百米,便是绵延十多公里的海滩。由于地理因素,这处海湾不仅滩浅,而且很有些自我封闭的意味,于是,我除了一路欣赏到了芭蕉林、红树林、灌木丛、水栈桥,以及长满绿草的滩涂外,还看到了只有坝光村海滩上才有的属于地方特色的自然符号。
  这时,暮色正悄然在海滩上弥漫。晚霞从大海与天宇衔接的地方上下蔓延,以迷蒙的暖色浸染着黄昏的羽翼。与此同时,坝光村后山挑起厚重的墨绿,调和着悬浮在山顶上空那片五彩云锦,于是,海滩显得明亮而艳丽,极尽妩媚。
  我很想自己也幻化成一片云锦,飘至山巅,飘至苍鹰翱翔的位置,染着浓浓的暮色,从这片月牙形的海湾出发,东临大亚湾,西走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俯瞰独特的基崖山地地貌,欣赏大鹏所城、龙岩古寺、大鹏半岛、七娘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情,让情感凝聚在龙岗区的绝美和厚重之中。
  走在坝光村平缓宽阔、洁净细软的海滩上,我能感觉到贝壳和珊瑚风化变异的声音,能体味出千里海风和万年海韵渗入沙层的律动和沉结,能想象海洋生命孕育过程以及向陆地迁徙的漫长和曲折。一窝窝潮湿的脚印,带着一袭袭海水的轻柔,仿若在异性的领地里游离,几多的神秘,几番的羞涩。我顺着海滩上一波波流动的色彩,看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把自己的肤色与霞光的容颜混合,演绎着激情和浪漫,张扬着随性和自由,显露着刚柔和曼妙。我疑是自己走进了世界上最具风情的地方,陡生一种轻松、愉悦和超脱的情绪,感悟到了一种忘却世俗、忘却自我的境界。或许,只有到了坝光村的海滩,才能体味这种境界,进入这种境界。   正是晚霞艳丽的时候,天空明净,悠悠的云彩似是孪生姐妹,相约天上海底各守一隅,于是,天上斑斓,海底斑斓,演绎出坝光村海湾一处梦幻家园。有海鸥凌波展翅,在孪生云彩间竭尽歌喉,给蓝天一组音符,给大海一组音符,交融起来就成了坝光村这处海湾最美的乐章。有渔船逐波而行,天上的云如同它的帆,海里的云如同它的桨,悠悠的海风给帆和桨注入动力,一个和谐的渔家劳动生活场景便定格在诗情画意中。
  太阳极其不舍地落入海面,被牵扯并最终脱下留在天际的橘红色衣衫,把最后一抹艳丽投射到海滩上。或许,这是一天中坝光村海滩最温馨的时刻,也是享受太阳一天中最后恩泽的时候。于是,海滩上所有的物质都在释放自己的能量和激情,毫无保留地裸露自己的本质属性。沙非沙,草非草,树非树,人非人……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物体,都成了唐诗宋词里的格律,都成了明清山水画里的墨韵,都成了骈体文里的精美段落和传世佳句。这是一处海滩的绝美呈现,这样的景致源于坝光村独特的海天环境,也源于坝光村海滩自身的生态修行。
  我最是喜欢脚下蠕动的潮湿,暖暖的痒熨帖肌肤的不完全是沙粒,还有时常可遇的沙蚂。不是每一次蠕动,你都能擒拿住那调皮的沙蚂,它会以极快的速度横着钻进洞穴,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坝光村海滩的沙蚂是那么的富有生命活力和生命韵味,难怪人们说,这是一片趣味之海。
  想起美国自然作家亨利·梭罗曾经写过的一句话:“海边的沙滩是最容易感悟世界的地方。翻滚的海浪生生不息地扑向大地,远远而来又再次离去。”真切而形象,诗情画意。所幸,我来过了,而且看到了亨利·梭罗文字中没有触及到的景致。我的感悟里不仅有世界,还有人生。走在这样的海滩上,有一直走下去,走到世界尽头,走到大海深处,走到圣洁之地,走到远古的意念。
  海滩之下的水浪很是轻盈,姿势上极尽妩媚、灵秀,细腻中透着精妙。这些都源于坝光村海滩湾深水浅的独特地形地貌所致。望着一波波柔软而透明的躯体来来回回平铺在海滩上,像是温存之中一次次的难舍难分,人的情愫里便有了被挑拨、被抚摸的震颤,某种生命欲望伴着海水涌动的节奏迅速膨胀,有奔过去、扑上去的感觉。其实我知道,海水的这种柔软弹性和富有舒缓节拍的演绎,是在用一种特有的形态,向海滩展示和解构自己物质情感的隐秘,向世人揭示和袒露自己物质生命的内幕,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我在想,大概海水和海滩以这般随意断续不拘对偶,不断持续渗入与交融,才能精确呈现其参差不伦、自由自在、意态天然的本质。世界上的物质只有不囿于姿态秉性的古缪,上溯苍穹、下取大地之万象优势,遵循灵性精妙、变化莫测之诡奇原则,将其精华抽象简化成具体的随性,才是一种自由之美和境界之美。坝光村海湾的海水既游走在唯美主义的界阈之外,又随心所欲而不逾拙中藏巧、动中寓静的真情涌动,才是世界上最妙不可言的自由和大美。
  海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向度应该有着自己更深层次的内涵。眼前的海湾,所有的一切都是汹涌而从容、空灵而卓实、喧嚣而宁静,无时无刻不在孕育着一种情绪,无时无刻不在蕴积着一种心境,无时无刻不在超脱着自己的行为。
  黄昏渐深,西边的天空被一片橘红色的晚霞染成了猖红色。此时的海比天空辽阔、绚丽,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布,正被天之颜、海之韵尽情涂抹。当一层层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尖上的霞光格外的红,格外的亮,像一团火焰,闪烁着,滚动着。
  我以为天才少年兰波是来过坝光村这处海湾,而且就是这么做的。稍远的海面上,有只船像喝醉了酒,在斑斓的海面上颠簸着似是摸不着方向,这与兰波诗中所描述的情境是何等的相似。或许,这坝光村的海就是一汪醇香的酒,置身其中岂有不醉之理?
  海滩的尽头,是已经朦胧了的绿色林带,把海滩分割成一个段落。我知道,在林帶的另一侧,美景还在延续,神秘和自由也在延续。
  责任编辑:邓雯雯
其他文献
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打后勤。后勤供应不上,前方就打不好仗。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每一次战役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着后勤供应的制约。没有汽车兵艰苦卓绝的英勇搏斗,前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新机制,不断加大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支持力度,建立诉前调解中心,大量民事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运动鞋、服装、包、帽、球、袜等运动用品于一体外商独资企业。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古老的教堂,仿佛回到了远古。教堂前,是黑色的鸽子,还有古老教堂的门。美丽的哈瓦那凌晨,从巴西利亚起飞,途径巴拿马城。在浩瀚的晴空下,前往梦寐以求的古巴。飞行中,《美丽
3月6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广东香精香料洗涤化妆品协会联合主办的“2005本土日化品牌论坛”在广州亚洲国际酒店召开,上海家化、隆力奇、
有的地方,你呆上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什么感觉;可有的地方,你只需呆上几分钟、几十分钟,就会难忘。比如在医院的ICU门口。  因为岳父住重症病房,我们在门口等着医生每天的病情通报。  上午9点,女医生准时出现。  第一个被叫到的是一位农民工模样的汉子,一身衣服皱巴巴,一头乱发蓬着,黑瘦的脸上写着茫然、无奈。听着医生的病情介绍,汉子只是不断点头,不断絮叨。山沟沟里的老家他还有个老娘,一个人打理
电力企业与辅业、多经产业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现象。一方面,这是电力行业发展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经营的综合反映,为电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化
今年以来,邹城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建设“职能规范化、机构正规化、运行标准化、队伍专业化”高标准检察室为遵循,深入践行“三个一线”工作法,科学推进派驻检察室建设。一是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体到底是应该以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充当“世界工厂”,还是在政府合适的政策支持下,增加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投资来谋求长期的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