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篮球教学为载体,促成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之提升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科教学更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篮球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们,促使他们了解健康生活,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形成体育综合能力。
  1 体育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不断的倡导体育素质教育,并强调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们具备的良好品质、关键能力、文化修养、身体素养等等。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体育核心素养就是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运动能力,形成完善的运动品格,以锻炼为平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既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能够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其实具体的表现就是体育知识的获得、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养成和体育品格的锻造。
  2 体育核心素养与篮球教学之间的关系
  篮球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学生们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的作用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在一些篮球比赛中还能够让学生们养成顽强的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自信勇敢的优良品质,所以篮球运动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因此可见,篮球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平台,以篮球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老师应该立足于篮球教学,重视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展示、游戏、比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形势中肯定自我、收获信心、提升自信,同时又能够交流、合作、对抗,在取长补短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拼搏进取精神。
  3 以篮球教学为途径,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3.1 转变教学观念,尊重主体地位
  以篮球教学为途径,培养中學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应该遵守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积极倡导体育教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在课堂上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调动,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掌握篮球练习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比如,老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首先以问题为引导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哪些篮球明星吗?知道相关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技巧吗?以这些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们展开思考,并且在师生互动中拉近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询问和对答,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完善的掌握系统化、体系化化的篮球知识,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篮球运动。
  3.2 传授基本技能,增强运动能力
  体育核心素养强调学生们掌握良好的运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篮球是一门运动项目,所以老师在授课中,只有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才能够让学生运用技能形成基本能力。
  比如,老师要耐心的给学生讲授篮球的基本技能知识,如扣篮的方法、补篮的方法、卡位的方法以及篮球赛场上应该掌握的基本规则,基于这些理论知识讲解,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将基本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从而转化为基本的运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对于攻和守的理解更难一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们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传授一些进攻技术和守门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动作示范,促进学生直观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在阻碍对方运球过程中,如果追求浮夸的运动,就会导致进攻的失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快速地学会切球、运球和传球技术,通过不断地示范,还有学生的自己练习,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先教后练,循环训练的教学方法,老师不断示范,不断整改,让学生体验、实践,获得实际性的运动技能。
  3.3 调动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老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为了让他们具备高超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格,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篮球运动充满热爱,即使在运动中出现一些困难,也能够迎难而上,并且在兴趣与情感的驱动下,让学生积极探究运动的技巧,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篮球练习,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篮球的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来,比如,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精彩绝伦的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了解篮球规则,并且体会篮球运动的无限魅力,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篮球教学大多是在户外开展的,为了在户外操场上增强学生们的篮球运动兴趣,可以让一些对篮球有了解的学生充当课堂上的小老师,让他们为其他同学讲一讲自己的了解与认知,这样转换了教学方式和模式,有利于让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为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4 规范教学设施,加强教学安全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都需要必须的教学器材,以篮球教学为途径,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老师应该从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出发,从篮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出发,规范教学设施设备的选用,按着中学生的年龄、身高、特点选用篮球,规范篮球场地,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给学生讲述更多的安全知识,强调课堂安全,通过规范正确的篮球技能,让学生们避免事故发生,提升篮球教学的安全系数,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培养健康行为,提升健康意识。
  3.5 倡导合作学习,促进课堂互动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体育情感、体育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老师应该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合作学习运用于篮球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积极互动,共同切磋,提升运动能力。同时,在合作探讨中,也能够让他们增强合作精神,提升团队意识。比如,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知识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分组,实现各尽其才,学习完一项篮球技能之后,让学生们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共同练习,找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共同提升;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也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团队的价值,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掌握水平,实现他们学习情况的优化,还能够增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对篮球学习充满信心,也避免了重复练习的倦怠感。   3.6 落实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是体育授课的基础,更是篮球运动教学实施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在开展篮球教学中,必须深入分析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结合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既有助于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就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又有助于让他们怀揣着对篮球学习的愿望和动力,积极学习,积极锻炼,培养体育综合能力。比如,以性别为基础,男生和女生在身体素质和篮球基础上,就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他们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喜爱程度也是明显不同的,所以培养每位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立足于男女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实施教学,对于女孩子老师的要求就要适当放低,要求他们能够掌握简单的篮球技巧就可以,并且引导他们注重运动时的安全;对于男生来说,老师的要求就要自然的提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篮球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更深层次的实践操作,比如运球技巧、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等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又有助于得到训练和发展的满足,引领每位學生积极融入,提升综合能力。
  3.7 提升健康意识,融入安全教育
  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老师应该让学生们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且真正预知篮球训练中的一些伤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认知,在方方面面渗透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们在节奏快,强度大的篮球运动中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比如:在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要给学生提醒穿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引导学生们做好各项热身运动,在篮球技能练习前,活动手脚、手腕,避免运动拉伤,在每次练习之前,老师要询问学生们是否有人不适合上场运动,做好见习安排等等。通过一些生活常识、运动常识的渗透,让学生掌握科学化、体系化的健康知识,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3.8 实施合理评价,提升学习效果
  实施合理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们身体素质的要求,更是增强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所以在篮球教学中,老师应该不吝惜自己的鼓励、表扬话语,用自己的赞扬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同时也要通过相关的评价,让学生们再接再厉,通过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们发现自身问题,力争进步。比如,在每次授课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出勤状况、运动态度、上课表现、锻炼频度等等,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另外,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引导学生们全面发展。
  3.9 渗透品德教育,提升体育情感
  以篮球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应该注重品德教育的渗透,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们坚强的体育情感和良好的体育品格。比如,在每次篮球教学中,老师都应该将规则意识教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学会遵守规则;再如,老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引导学生们与人合作,学会承担个人角色,并且形成很好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它们在运动中获得信心,懂得坚持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每一名学生们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状况形成的关键时期。篮球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该立足于这一球类教学,注重融入核心素养的要求,从技能、体能和运用三个维度出发,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让他们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初中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已经逐渐让教育行业和教育者们所重视,只有将学生核心素养意识得以开发出来,才能够为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课堂中所应该具备的必备基础素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在改革阶段也曾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概念。由此,针对
期刊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创办于1992年,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首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2020年,张家港市教育局成立了梁丰幼儿园联盟,联盟中有4所幼儿园建设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梁丰幼儿园联盟通过开展联盟融合教育项目活动,以爱为盟,点亮特殊需要儿童的未来。
当前,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冲击下,用户的时间被大量占据,长视频综艺的影响力和招商能力均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如此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综艺内容的破局创新?本文提出应突破明星娱乐方式,可与短视频、直播等新形态结合,开发垂直领域综艺内容等三种创新方向。
《聋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6年版)》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优化和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聋校地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基于功能和特点将其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地理素养。
为了提升我国新一代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让多数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持续性锻炼的习惯,政府部门必须集中力量建设配套的可支持大量留守儿童进行游泳技能练习的基础设施,如游泳馆、乡村露天游泳池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向乡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普及基础性的游泳技巧,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体育水平的提升,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改善留守儿童的呼吸系统,让缺乏体育锻炼的留守儿童能够积极参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好的体育锻炼能够使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所以,虽然小学体育并不是考试内容,但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科学的运动,能够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特性,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身体体型,增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疾病免疫能力。足球是一项全民都热爱的运动,世界上最大的足球运动就是世界杯,每次观看足球世界杯的人数比观看其他任何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行,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定向运动作为一项健身益智的综合性项目,它也可以被称为聪明人的运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定向运动教学,对于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运动要求,来设计极具趣味性、智力性以及挑战性的体育活动,真正落实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高中体育学科以及定
期刊
一段评书,道尽忠贞报国英雄情怀;一段传奇,铭记白山黑水红色历史。建党百年之际,各主流媒体重点文艺作品陆续推出,可谓百花齐放。在众多电视节目中,黑龙江卫视的《抗联英雄传》聚焦东北抗联英雄人物,创造性地运用\"评书演绎+嘉宾访谈+致敬作品\",大胆\"破圈\",通过全新的方式讲述英雄故事,给观众带来触心共情的视听感受。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的新时代。美国高中阶段实施的2019版AP化学课程凸显科学实践的课程目标,以4个化学大概念为依据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倡导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性探究实验,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任务。对比我国现行化学教学实践中缺少大规模教、学、评一体化平台,科学解释和论证能力目标外显不足,教师难以建立化学知识与学科观念素养间联系的现状,提出聚焦课程目标建设过程性评价体系,深度挖掘教学内容背后的科学解释和科学论证能力
以气压变化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复习。以密室逃脱游戏为情境,通过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归纳气压改变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现象,构建处理化学实验中气压变化情况的一般模型;通过改进仪器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来强化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并改进教材中测定空气中O_2含量的经典实验;利用模型设计实验证明CO_2和NaOH溶液反应的发生。这些学习任务的设计突出了实验探究,促成了模型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深度教学、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