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的储运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石油逐渐成为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必需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石油企业长期致力于寻找开采与生产合理的度,尽可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的需求。最近几年来,石油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石油经管道储运过程中,由于传输距离长,不可控因素多,常隐含着各类安全风险。本文重点探究了当前石油管道的储运安全现状,并提出了加强石油管道储运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石油管道 储运安全 现状 对策
  然而近些年来,石油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出现,其中管道储运阶段的占比较高[1]。分析管道储运安全事故可以发现,其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人为的,也有非人为的,既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石油储运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多为石油泄漏、管道爆炸、火灾等。这些事故不仅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污染空气、土壤以及水质,危害周边生物的生存与居民健康。
  一、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现状
  1 人为因素
  目前人为因素已经成为了各类生产活动安全开展的一大阻碍。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在管道储运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其中约35%的事故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2]。一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目前受历史因素影响,石油企业员工理论基础不足,文化水平较低,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相对较为缓慢,技能提高的空间有限。譬如,应急反应不强,心理素质差,违规操作等。另外新进员工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然而长期受到当前教育模式的制约,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尚未转变为生产技能。这样一来,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导致石油管道储运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其中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尤为突显。二是人为破坏。目前我国石油管道分布广泛,大部分都分布在野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人为地破坏运输管道盗取原油。被破坏的管道不仅影响了原油的正常运输,也形成了安全隐患。
  2 技术设备因素
  除开人为因素后,管道老化和静电聚积也是影响石油储运安全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石油管道分布广泛,布置复杂,埋在土里等增大了管道检修保养的难度。受当地气候及土壤土质的影响,如果防潮不到位,长时间使用管道容易出现老化腐蚀的现象,更换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管道变形破裂,发生漏油甚至引起火灾。譬如青岛“11.22”事件正是由于市政暗渠铺设紧挨输油管道,缺乏防腐措施导致管道加速腐蚀而酿成惨剧的。由于石油物质的特殊性,易燃易爆和静电聚集可能引发火灾事故[3]。这其中包括机械振动、线路设计缺陷及压力波动等具体因素。石油储運过程中容易出现静电聚集,其具有高电压、泄漏慢、尖端放电等特点。静电持续聚集,容易在石油流动以及与管道摩擦等诱因的基础上引发火灾。
  3其他因素
  除了人为和技术设备因素外,不可预计的自然因素也常常成为影响石油安全储运的不利因素。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若管道布置在地震活跃区域,发生地震后,管道受破坏的可能性极大。此时管道多发生变形断裂甚至是全线崩溃。此外,管道铺设完成后,在同一地点又铺设了其他市政线路而未告知石油企业,或是当地地下水质、土壤变化等,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二、提高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的对策
  1 降低人为风险
  1.1 提高队伍素质
  石油行业改革的深入,对一线职工的工作效率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储运危险系数较高,必须要求员工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牢固的安全意识[4]。一是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充实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招聘机制,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评定准则、人才素质、专业技能、薪酬福利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从而为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奠定政策基础和保障。二是注重在企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利用现有技术骨干采取开讲座、实操练、师传徒、流程规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规范性、安全意识,降低了操作出错率,避免安全事故。
  1.2 加强反盗油管理
  近年来,石油资源耗损与能源缺口增大的矛盾使得市场上石油价格节节攀升。受利益驱使,野外管道破坏和石油盗取的非法行为越加猖狂。这种行为既有损于石油企业及国家利益,而且泄露的石油会污染周边土壤水质,也存在爆炸火灾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加强管道管理,坚决打击盗油行为。一是建立管道管理巡查机制。通过制定管道维护、巡查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加强人员与制度保障,提高石油管道的管理效果。二是就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管道原油泄漏的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石油管道储运情况。同时监测将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建立快速反应通道。一旦监测到盗油行为后,确保能够立即派出警力与企业方人员,依法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应联合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向群众宣传石油管道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上述举措,形成一张反盗油网络,不给不法分子任何机会。
  2 加强管道维护保护
  石油生产涉及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其爆炸风险较高,再加上操作复杂,在储运过程中危险系数较高。一旦产生火灾、爆炸、漏油等安全事故,大多数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其中管道维护保养不当也是其中的隐患之一。企业应当在管道规划、建设到运行的各个阶段都保持足够的重视。一是在管道规划时,严格遵守管道铺设的基本要求,尽量远离人口稠密区域。根据管道铺设地区的气候、土壤及水质等自然特点,选择合理的防腐保护措施。二是在施工建设时,严格各类技术标准铺设管道,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三是运行阶段,定期开展巡视维护,评估管道运行状况。采取责任人制度,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制定措施进行补救。
  3 加强管道的防震保护
  地震属于重大自然灾害,地震会对当地较大范围的地层错位。地层错位处的石油管道会不同程度地受压发生变形扭曲。严重时甚至是管道断裂,破坏整个石油储运线路。通常防震保护包括针对地震活跃区管道的一系列强化措施,一是强化管道焊接等级,提高管道探伤检测频率;二是经过当地农田、水塘时,设置截断阀,以便在发生管道变形断裂时可以及时停止石油输送;三是在滑坡区域进行稳定性验证,设置恰当的管道弯度;四是尽量避免经过建筑,若必须经过则应当与地基保持距离;五是管道经过河底时,采取降坡敷设[5]。
  三、结语
  石油储运安全即是在石油储运过程中,必须保证运输管道的正常工作。石油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安全储运的重要性,而且必须结合管道情况认真分析现有的安全风险,并积极制定措施,严格执行;把有害因素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任何人身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安全事故,从而保证人、财、物及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庆祥. 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的现状进与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3(09): 215-216.
  [2] 尚铁良,王霏,李宁. 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1(02): 107-108.
  [3] 方徐应. 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及事故预防[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5(07): 704-705.
  [4] 刘佳. 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4(03): 214-215.
  [5] 孙静. 中国石油安全的陆路管道战略探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10,08(05): 41-4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投运的燃气管道的风险识别、分析,力争做到对燃气设施运行前进行安全预评价,做到对安全隐患心中有数,并针对这些隐患逐条提出技改措施,确保及时消除和控制风险,保证安全运营。  关键词:风险分析 风险控制 发展 投运 安全  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天气雾霾化的日趋严重,天然气作为一种城市环保清洁燃料已进入许多大城市的千家万户,天然气的普及应用伴随着城市燃气管网的密布发展进入城市各行各业,城
摘 要: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多,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公司正陆续建设连通和覆盖全国的油气长输管网。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输送效率,长输管道干线正朝着大口径及高钢级方向发展,热煨弯管作为管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实际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条长输管线少则上百件,多则几千件,弯管企业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进行大的设备投入。  关键词:弯管 作业线 可行性  针对市场的实际需要,并适应将
摘 要:随着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灌区内砼板防渗渠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渠道冻胀和淤积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影响了渠道的运行安全,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找出原因并加以防治,成为运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灌区内砼防渗渠道的现场调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渠道冻胀破坏和泥沙淤积的原因,提出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砼板 防渗渠道 淤积 冻胀 工程管理  一、概述  新疆巴州博湖县位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众不仅充分认识并受益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也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压实土的特性与原理、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进行压实工作的组织,以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关键词:路基 含水量 压实  路堤填土需分层压实,使之具有一定的压实度。反开挖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检验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天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