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协议与生效判决关系之债法原理分析——兼论“吴梅案”的规则解释

来源 :比较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私法的角度看,给付判决主文承载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债的性质,债之请求权为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的实体根据;判决之债及其请求权消灭,判决执行力随之消灭。在"吴梅案"及类似情形中,当事人在判决后和解的,显然以承认判决的存在为前提,但目的则在于以债的协议方案替代判决方案。由此,理论上可以认为,协议之债(新债)与判决之债(旧债)间构成债的更新关系。当事人一方申请执行生效判决,另一方以协议为依据提出异议的,法院应通过一个恰当的程序,区分不同情形,以判决或裁定的方式分别处理:如果协议已经履行,应认定协议之债有效替代了判决之债,判决之债消灭,原判决执行力予以排除,执行程序终止;协议无效以及被解除、被撤销的,新债视为自始不成立,旧债不消灭,原判决执行力不得排除,应继续执行;和解协议处于履行期间,或发生争议而诉讼结果尚未确定,被执行人提供担保的,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原判决,以待协议履行期限届满或诉讼结果确定再作相应安排。这三种法律规则解释的结论,既能够满足私法方面"约定必须信守"原则的要求,也可以兼顾公法方面维持判决公信力的需要,是全面解决生效判决与和解协议效力竞合问题的稳妥方案。
其他文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在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社区物业管理、规范业主委员会职责、维护业主权益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赏析。进一步了解小说的形式、风格、及特点。笔者对其以人物的对话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特征、采用对物体细腻的描述、
本文以接受理论为理论依据 ,从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 ,读者的确立以及文化因素的翻译三个方面 ,探讨读者反应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文章反对把动态对等理论用于文学翻译的主张 ,
<正>送达,就是将诉讼文书送出并交给诉讼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于送达行为的操作规程,包括送达的主体、程序、方式、法律后果等,构成民事诉
<正>2009年12月5日,在庆祝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我曾有个题为《日本天皇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言。会后,经过修改发表在《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正>1慢性疾病的概述慢性疾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
领导力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具有卓越领导力的企业领导者,应当具有预见性和发现市场的敏锐性,要有坚忍不拔的信心和毅力,要有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形成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有独
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罗马氏族集体土地制度相似,糅合了公法层面的治理功能、生存保障功能以及私法层面的市场化私权功能,对集体土地上承载的这三重功能进行区分,是解
柔顺控制能使机器人对外力的变化作相应的响应 ,本文通过实际的插入装配实验来证实在有偏心或偏角的情况下 ,机器人采用柔顺控制完成插入装配任务所要用的力比采用位置控制时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在任务型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种种误区和偏差,任务过繁过多、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任务安排得不到重视、任务后的评价单调以及把练习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