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情感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识,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秋天》这篇课文,就要学生抓住这种人文性:“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美景中渗透了人性的情怀,喜悦中折射了农家人的清新和谐。这是一种人文的情感和体现。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故而,加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教学必然发展趋势。
  二、语文课堂要走向情感生活中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景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到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情感生活中去。我们在教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这样摄入情感生活。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形式的诞生。在课改中我们推出了许多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因而,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和规律,教师不再做现成饭喂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出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选用了有关心理反映的文章,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增加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文章;(3)选用了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的文章;(4)加大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的文章;(5)选用了对中学生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文章;(6)选用了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文章;(7)有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文章。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与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情感教育一定会更多的走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陈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冷静思考,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吃透精神,积极探索,才不会被“误人子弟”,才不会“淘汰出局”。
期刊
自从我校提出“精彩、高效”的理想课堂教学理念,本人就在积极的探索着如何做到语文课堂的精彩与高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了一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多媒体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真是太神奇了,它就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这是我第一次在我校多媒体教室上完课后的由衷感叹。当时作课的篇目是泰格特的小说———《窗》。那次课上的真爽!学生好奇、兴奋、
期刊
伴随着我省新课改后第一届学生进入高三,如何辅导学生备考成了高三教师面对的问题。由于课改后高考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经过两年新课改下的地理学习,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探究的能力较强,但面对高考,怎样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呢?  课改后的高中不再允许假期补课,许多老师担心“放羊式”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我认为不然,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学习兴趣才是我们希望的,而不是一味的
期刊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而好习惯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逐步形成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语文教师都明白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多读、多写、多看、多记、多思的习惯,否则,要学好语文就成了一种奢想。下面就本人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与同仁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个老师都会面临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所教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上初中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加大,英语学习越来越吃力,甚至对英语产生了畏惧、退缩和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不足,英语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对,平时又不够努力;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学方法不对,教学缺乏趣味性,只备教材不备教法;还有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原因,如父母离
期刊
在校园业余文艺工作中,如何创编校园舞蹈节目,是舞蹈老师们伤脑筋的问题,特别是在编排少儿舞蹈时,这种情形更加突出。因为这些孩子年龄小,身体机能各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加之没有受过足够的正规训练,基本功不够扎实,身体语言缺乏充分的表现力,不能较完美地去表现一个舞蹈的内涵。因此,很多小学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感到编排时无章可循,以至于东拼西凑,事倍功半。  应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之邀,要求我校编
期刊
《作文编辑》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主要学习了在Word软件中文字的选择、复制、移动、插入、改写、删除等操作。本次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评价目的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Word软件中文字的选择、复制、移动、插入、改写、删除等操作,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使学生及教师对学与教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总结。  二、评
期刊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提高学习的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呢? 把识字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识字。  一、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生活在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发展,网络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落实在具体应用上就需要大量的网络版课件的支持。与传统单机版课件相比较,它是通过网页文件的形式在网上进行发布,突破时空限制,从而实现真正的远程教学和广域教学。所以网络版课件在设计思想与制作方法上与单机版课件有很大区别。为了适应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同时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课件制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以便进行网络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