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诊断肺结核病的一种方法—复层琼脂弥散试验初步报导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方法虽然很多,但可以应用的血清学试验却很少。文献报导应用结核病人血清作补体结合、沉淀和噬菌素指数等试验均未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胃镜检查术,在国内直至解放后在党与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始迅速在各地展开。1953年杨氏首先介绍胃镜检查术,1954年起胃镜检查术即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今将文献报告及个人供搞的资料,作一般介绍。
期刊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流感之命名,但类似本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均有记载。我们曾在1956年1月至1959年5月期间依据祖国医学中的有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辨证施治治疗流感患者245例,疗效显著。现将我们结合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的点滴体会概述于下。
期刊
高血压病的研究工作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据1959年12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心脏血管疾病学术报告会中的资料,在13个省市中已普查了73万9千余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5.11%。这些调查对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他如防治方法、降压药物以及病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不少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医务工作者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广泛地发动了群众,贯彻
期刊
指甲两侧反转、增厚、成匙状称为指甲凹陷症(或称匙状甲,或称反甲)。此种指甲凹陷症在内地极为少见,但在康藏高原确系一常见疾病,往往为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且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能所见到的高山病文献中,均少有记载,仅1955年杨氏有昌都市指甲凹陷症报告;Wintrobe氏在慢性高山病中,叙述有杵状指的发生。
期刊
关于传染性肝炎慢性化和远期预后的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但就目前看来大家意见仍属分歧,病例追查结果颇不一致。
期刊
十年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党和人民政府英明的正确的领导下,不仅迅速提高了医疗质量,而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医学的成就也具体地表现在各个方面,而上消化道出血疾患的诊断与治疗也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成就是和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不开的:①医疗器械的发明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如胃镜、X线造影术等;②化学疗法和抗菌素的发明与应用;③手术操作的创造和改进,以及手术前后的处理,麻醉技术的改善等等,这些都使治疗效
期刊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1958年,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掀起了群众性的技术革命高潮。和其他工作一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协作,高血压病的研究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地蓬勃发展起来。
期刊
本症系胃窦部之粘膜因某种原因变得冗长、肥大或活动度增加,而导致胃粘膜自幽门脱入十二指肠冠部,迄今病因尚不明确。1926年Eliason氏等首先阐述了胃粘膜脱垂之X线征象,描写为好像一束鸡冠状的花梗嵌在十二指肠冠部内。此种改变多数学者认为系一种单独的疾病;也有部分作者认为并非病理现象,他们的理由是此种改变可以发生于无症状之正常人。Braow氏等观察到,在死后三小时的尸体解剖中亦能将正常之胃窦部粘膜推
期刊
国内报告克隆(Crohn)氏病者,迄今计有文氏等、滕氏等及张氏等,但本病并发严重出血或紫癜者在文献中仅有个别病例报告。本文3例皆系因大出血,濒于休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经外科手术探查证明者。1例并有紫癜,曾误诊为过敏性紫癜。鉴于本病近年来被发现者日益增多,渐为胃肠科医生所重视,在鉴别急性消化道出血时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特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期刊
我院于1959年春季收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较多,除采用青霉素及磺胺嘧啶治疗外,部份病例曾用中药黄柏治疗,疗效显著,费用较少,药物来源较畅,制剂较易,服用方便,无毒性表现等为其优点。这手头参考资料所及,黄柏治疗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尚未有人尝试。今将采用黄柏治疗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中病历记载及各项化验检查较为完备者20例分析于后,以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