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材”源滚滚来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作文不理想,因素固然很多,但不会选择、处理材料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有所侧重,有所详略,就能突破瓶颈,点石成金,从而做到不尽“材”源滚滚来。
  
  一、有所侧重,学会一“材”多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的诗句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某一事物,你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材料,在转述的过程中有所侧重,我们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引用了演员张逸生修改郭沫若剧本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例子。同是这则材料,如果我们在转述的时候有所侧重,那么就完全可以作为不同的论据,证明不同的观点:
  首先,我们可以从郭沫若的角度来侧重转用。郭沫若,无产阶级文学家、继鲁迅之后的文化领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地位崇高。可是,他却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对演员的批评指正不屑一顾,相反,他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普通演员的修改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用做“谦虚好学”“谦虚使人进步”的论据。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张逸生的角度来侧重转用。面对社会地位、文学地位都很高的郭沫若,张逸生并没有屈服于权威,一味地盲从,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可以用作“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坚持想法”的论据。
  第三,我们也可以从台词本身的角度来侧重转用。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可以用来做“学无止境,当精益求精”的论据。
  第四,我们还可以从这件事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来分析。地位尊贵的、学识渊博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地位卑下的、学问不高的反而可能是正确的。所以,我可以用来做“千万不能盲从”的论据。
  二、有所详略,学会多“材”一用
  当然,我们还可以寻求多个材料的共同点,学会详略处理,化多为少,多“材”一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一次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中,有个同学在列举了一个详细的论据后做了一个简短的过渡后写道:
  罗斯福借双腿瘫痪而大做文章,虽然是政治手段,但我们却不能不为他的乐观所折服;邰丽华没有因失语症而沉沦,而是从不幸人生的低谷,努力攀上舞蹈艺术的巅峰,或许,她的生命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不仅仅是他们,史铁生不因残疾而自暴自弃,用他的双手扣问人生;丁晓兵从未因断臂而苦恼,而是用一条胳膊,扛起了血染的军旗,吹响士兵心中的号角……
  显然,这个学生是聪明的,因为罗斯福、邰丽华、史铁生与丁晓兵的事迹,都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如果继续来一个详细的描述,势必会显得啰嗦与重复;同时,会缺少普遍性,不具说服力。与其写得因详细而显得啰嗦且重点不突出,不如运用“点睛式”的写法,一句话高度浓缩,或一句话高度概括,然后形成排比。这样不仅加强了语气,而且增加了内容的含量,增强了说服力。
  其实,这样的论据在我们课本里有很多,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共同点放在一起,进行排比或对比,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有理有礼有利”与《鸿门宴》中樊哙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触龙的“爱子观”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焦母的“爱子观”,《荷塘月色》中的“内心宁静”与《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积极进取与《兰亭集序》中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消极避世,等等。
  三、有所改动,学会“论”“述”结合
  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一盘美味佳肴,要荤素搭配,全是肉丝、没有配菜或全是配菜、没有肉丝的小炒肉,是不能称之为“佳肴”的。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议论文,事例和事理应该做到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同样是“感动中国”的“十三农民工兄弟”,同样是作为“感恩”话题作文的论据,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两个版本——
  学生甲: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省郴州市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名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这13名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当记者问他们:“值得吗?”朴实的回答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受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321字)
  学生乙:十三个人,感动了十三亿中国人,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站成了永恒。“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受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河北唐山的宋志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年三十下午,他毅然拿出家里仅有的3万多元钱,与12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奔赴了湖南,帮助当地人民抗雪救灾,重建电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全国人民的恩惠,获得了“燕赵深情回报三湘”的美誉。(187字)
  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一个纯描述性的论据就占了321字,文中作者自己的话也就没有多少了,这样的文章也就没有深度可言了,显然是不会得高分的。
  当然,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选用好论据,还需要有鲜明的论点、合理的结构、恰当的论证方法等。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我们能够顺利通过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这一关,不尽“材”源就会滚滚而来!
  
其他文献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面对茫茫的宇宙,感慨万端却无法把内心的想法一吐为快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当你漫步江边,看春水盈盈,花木欣荣,怎么道出眼前的心声?朝起晨岚、晚来凉风等自然变化;春代秋序、沧海桑田等岁月更迭,无一不映射在你的心中,唐诗与宋词恰在这时给了我们许多的慰藉。  唐诗宋词给人以思考,给人以高远的志向。其力量在于情,在于真,在于让后人见识到那个时代的人物
期刊
脑残对话:最撲街吐槽
期刊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
期刊
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  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这给我们艰辛的捕鱼生活蒙上了阴影。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小船摇
期刊
有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它死过一百万次,也活过一百万次。  它是一只有老虎斑纹,很气派的猫。  有一百万个人疼爱过这只猫,  也有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为它哭泣,  但是,这只猫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有一次,它是国王养的猫,  它很讨厌国王。  国王很会打仗,一年到头都在打仗,  他把猫放进一个特制的篮子里,  带着它一起上战场。  有一天,猫被飞来的乱箭射死了,  国王在激烈的战场中
期刊
第一天  我是全宿舍最早去报到的,在那之前我没有独自生活的经验。在校门口和爸爸妈妈挥手作别,我是踌躇满志的。我故意不去看他们忧心忡忡的眼睛,后来听说妈在回程路上哭了一路,她跟爸爸说那么大一间宿舍,只有贞儿一个人住,不知道她会不会害怕呀。  我穿着新买的衣服,戴着新配的眼镜,面对一个新世界,决意做一个快乐的新生。跟他们挥手说拜拜,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去学校周遭打探一遍,吃了一碗素面,买了一只红色的眼
期刊
王意者,鄂女也,自为传时方二八。父母无他子,宠爱殊甚。初,名之业,以欠顺故,更为意。诞时满头毛发,其母喜之,曰缘怀胎时多啖核桃故。  意幼时憨痴,每以傻痴见笑于戚属。洪灾时,意方四岁,见士掷沙袋于水中以抗洪者,颇为不解,问其母曰:“若每投鸡蛋于吾杯中,而牛奶涨且溢;今众人掷袋水中,为抗洪耶,为助洪耶?”母顿须臾,为之绝倒。  母养水仙于几案,其香淡雅,意爱之,常观玩。半月,花未发,因十指并用,慎拉
期刊
如果走进《蜀道难》的内核和诗人的灵魂深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该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整体性关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揭示。  一、历史传说:生命的伟大与悲剧的力量。   《蜀道难》中的历史传说一共有两处:一处是“蚕丛及鱼凫……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和“鱼凫”都是远古蜀王:前者功绩是“教民蚕桑”;后者本是一种捕鱼水鸟,后来成为部落的图腾。“蚕丛”和“鱼凫”都
期刊
阳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个人都能绽放阳光,关键是你有没有阳光的心态。  ——摘自李佳雯日记    2010年1月4日,荆楚大地上第二次飘起雪花的时候,记者顶风冒雪来到了被白雪覆盖的荆州古城。因为,坐落在这座古城的湖北省示范高中——荆州中学有一个能“绽放阳光”的女孩。她,就是该校2010级“震旦珍珠班”的李佳雯同学。  “震旦珍珠班”是由台湾著名慈善家王建煊先生发起设立的爱心教育基金会以“有爱走遍
期刊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因为“写景抒怀皆忧国”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课文《杜甫诗三首》即为明证。  《秋兴八首》和《咏怀古迹五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登高》作于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藩镇割据严重,唐王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仍动荡不安,诗人依旧作客他乡、有家难回。这些,必然会反映到这位忧国忧民诗人的作品中。  《秋兴八首》(其一)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