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25日,我在学校录播教室讲了《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观摩课。这次观摩课的教学,使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觉得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不少人认为文言教学容易,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文言文,了解文言教学。首先文言文教学在初中倾向于机械的背诵记忆,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以初中阶段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学习几乎谈不上。“言”的学习主动性差,“文”的学习更是没有,或者是浅尝辄止,因而难以对文章产生深入的理解赏析,很难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到了高中,“言”的教学有所重视,但很多教师对字词句的教学和文意的疏通乐此不疲,教学方法依然是灌输式教学,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言”的教学效率较低。“文”的教学虽然不被忽视了,但是“文”和“言”的关系依然本末倒置。
  “言”是基础,“文”是精魂。既不能重言轻文,又不能离言谈文。那么,怎样才能使“文”和“言”的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观摩课教学,使我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有了新的探索。
  首先,在“言”的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字词较为浅显,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过自主学习容易理解文意。于是我在备课时就将第一课时作为“言”的自主学习课,我首先通過他们在初中学习的柳宗元的诗歌《渔翁》来导入,让他们既熟悉,然后又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完成字词句的理解及文意的疏通。疑难问题留下教师进行点拨。结果我发现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掌握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和少见的字的意思,包括文中的通假字也一并得到解决。两个重点句式也能准确翻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一节自主课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了,课文中所固有的基础知识也掌握了。
  其次,在“文”的教学上紧扣文章精魂,寻找最佳突破口,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化简为易,析文本,赏文章。
  对于本篇文章“文”的教学而言,把什么作为突破口、如何教得轻松很重要。讲课前,我看了很多的教案和教学实录,大家选择的角度很多。我不想人云亦云,只想在借鉴中寻找自我,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始得西山宴游记》,就“始得”和“宴游”而言,“始得”显然从字面上更容易理解,而“宴游”又是在“始得”的基础之上,因此我选择本文以“始得”为突破口。就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认为西山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写这一特点的?作者游西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通过几次阅读很快就找出了文章中的语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我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确了特点是“怪特”。并且从文本中找出了西山的不同之处。“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接着我稍加点拨,学生明确了作者从“山势之高”“山之广阔”“山之个性”来写“怪特”的特点的。同时也找出了游西山的感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我顺势引导到第二个问题“作者众山之游的感受是什么?写众山之游有何作用?”接着把西山之景与之前的游览之景进行概括,我在这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来进行概括。比如“高山、深林、幽泉怪石”以及“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恒惴栗”等等,学生基本能概括出“苦闷压抑”和“精神愉悦”“对比衬托”。把两者进行比较,作者游西山前后思想情感的不同就显而易见了。紧跟着,我又引入第三个问题“西山为什么深得作者喜爱?(从西山景致与作者人格、精神的相似考虑,学生分组进行)”学生经过思考明确了“山之特立”其实是写“人之卓尔不群”。至此就达到了目的,最后水到渠成,再点“始得”的含义。
  整节课,我选用了较好的切入角度,用关键词贯穿全文,由层层推进的问题,步步引导;由“游西山”开始,由“始得”结束,以点带面,以面带篇,层层深入;从景入手,借景探情,运用对比,抽丝剥茧般地把柳宗元的山水情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供学生和教师一同鉴赏与感悟。
  这堂课的教学,使我获得了文言教学的一种全新体验:
  体验之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时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本身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多读文本的习惯,积极思索探究的习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教学中所呈现出的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学习、赏析的情景让我难以忘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我倍感欣慰:学生从自主学习探究中获得的学习快乐至今感染着我。
  体验之二:教师的点拨一定要高远精简,恰到好处。
  教师要精心扮演好自己点拨者的角色。既不能把点拨混同于讲解,更不能越俎代庖;点拨既要有高度,又要有广度;既要求精准,又要求简练。这一课,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我说教的成分多了点,让学生挖掘的东西少了些。点拨者的角色不经意间有了些许的偏离。另外在点拨语言的精简性上还有待提高。
  体验之三: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避免重复交叉。
  再回到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创设的三个问题之间有交叉、重复的嫌疑,有点不简练,是不是从题目中就已经暗示了由景入情的奥妙了?那么在引导学生赏析的时候,可能情感这块就能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学生的理解也许就会更加深刻。
  当然,追求文言文“言”“文”教学的最佳效果,绝非一节课所能做到,我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仍有许多不成熟之处需要改进,更有广阔的空间需要我们诸多语文人共同探索。
  一堂观摩课虽然结束了,但我深知,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会时时鞭策自己,求新求高求远,摒弃“寻常路”。我渴望,驰骋教坛,书写自己的精彩;我期盼,创新课堂,绘制个性的名片。
  卫森林,山西河津市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但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导致括约肌功能障碍、马鞍区麻木、小腿肌肉瘫痪,此类型在临床上仍属少见.1980~1999年我科治疗此类疾病18例,现总结分析
计算机病毒是在计算机快速发展中演变而来的,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使用性都有很严重的损害,目前计算机病毒的形式越来越多,且让人更加猝不及防,严重威胁计算机和计
一、甲端摩手: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成45度,用指甲端以每秒钟8次的速度往返按摩头皮1~2分钟,可加强供血,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入睡。 二、双掌搓耳:即两掌拇指侧紧贴前耳
The incorporation of fluid flow through modelled normal and stenosed capillary-tissue exchange system has highlighted issues that may have major applications fo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颁布实施,使报表的使用者能更直接、客观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便于指导生产经营,做出正确的预测、决策,使企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由于《现金流量
财政部今年1月对<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经修改后又重新发布.三年来由于该表编制难度大,特别是补充资料部分,以净利润为基础加减有关项目后计算出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是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财务管理目标进
蚕蛹的药用价值及对人体保健的作用,本刊曾做过介绍,但蚕蛹的主要成分为大分子的动物蛋白,某些人服用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呢?请您仔细阅读
期刊
调查547例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糖尿病肝肿大57例占10.42%(57/547)IDDM肝肿大为21.65%(21/97),NIDDM肝肿大为8%(36/450),IDDM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肝肿大为80.7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