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能力要注重方法论的引导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了运用任务法和提问法来引导学生注重方法论,从而进一步获得能力。
  关键词:能力;方法论;任务;提问;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已经达到共识,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本文所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获得能力?教师在其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本人认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向的过程,它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引导,并经由学生的亲身参与而获得。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承担的是方法论的引导者的角色。本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例,初步提出利用任务和提问进行方法论的引导,为如何进行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思路。
  一、教训和经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很多课程和教材涉及国内外语言教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但很少讲到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谈,过去非常注重知识的介绍和讲解,重视别人理论的结论和评价。一学期结束,学生是掌握了一堆术语,但是学期末写论文,学生要么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东拼西凑一篇来应付了事。感觉讲得越多,学生掌握得越少。
  深刻反思之后,逐渐意识到,学生缺少的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能力的培养需要方法论的支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各种方法来得出结论。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讲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讲解理论,还要讲这些理论是从哪里来的,别人用了什么方法得到这个结论,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供选择,总之就是要求学生能亲自参与到别人的研究中去,从别人的方法中学会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到课堂教学上,就是通过设置任务和提问来引导学生关注研究的方法,进而提炼出方法论,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以“如何做”的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寻找方法
  本人在开设“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课程中,尝试将这种教学理念引入教学过程,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做”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研究方法。这种做法,让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充满挑战。只要进入“如何做”的环节,学生就会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利地把学生引到寻找方法的路子上。
  我的具体做法是,在介绍每一种理论后,都要设计一项“如何做”的任务。比如对学生讲“语言对比分析理论”时,就让学生动手完成一项任务:将自己的母语(或者某一种外语)和汉语进行一下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讲“偏误分析”,就设计“如何进行偏误分析”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我都会增设一节:如何运用此理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展示“对比分析”作业时,很多学生把从杂志上别人总结好的结论端给了我。我批评了这种“拿来主义”的偷懒做法。学生们就问,那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的结论呢?这就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方法的引导的路子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回答,引导学生逐渐步入研究方法的殿堂。通过启发,学生明白,要自己从两种语言的语料中对比中才能获得结论,这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
  那么如何获得语料?我就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几种书面语语料库以及有声语言语料库,并指出语言研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例不十,法不立,强调语言事实对语言研究的根本作用。
  进入语料分析,学生的问题接踵而来,怎样选择语料,怎么对比?如何选取对比的角度?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对比?对比项目很多,是不是要限定一下,等等。我就围绕着如何进行对比,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逐层深入的方法指导。
  对比的角度如何选取:对比的角度可以是从中国人学习外语的角度,也可以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角度,还可以是纯粹的理论对比,就像对比语言学所做的一样。
  对比的范围如何划定:可以是宏观对比,比如价值体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的对比,也可以是微观的对比,比如从语言的表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对比,语言的深层——语义、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
  微观对比采用什么样的对比方法?具体到微观对比的方法,假如进行两种语言的语法对比,可以采用综合的全面的对比,把两种语言的不同单位进行对比;也可以直接从语言事实出发,就像吕叔湘先生所说:“一句中国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怎么表达,这又是一种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让学生讨论:上述两种对比方法孰优孰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要确定自己的对比项目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对比项目的选择要尽量从小处出发,要运用语言本体研究的理论视角,验证对比成功的标准是是否找到了最小区别特征等等方法论上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们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了对比两种语言的方法。他们还学会了利用各种语料库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描写的方法。他们普遍感觉发现了语言研究的一个崭新世界:语言研究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随意说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语言事实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的。所有的结论,都是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总结和归纳,而前人总结和归纳的方法又是那么巧妙和严谨,值得学习。
  在对语料的分析中,学生还发现了自身对语言本体知识的不足,比如,什么是形态?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功能?什么是语用?等等,这些语言学概念,以往都是停留在理论上,如今一个个落到实处,很多学生开始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努力寻找语言研究的准确表述。
  这个任务还激起学生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的讨论采用哪一种对比方法比较好时,他们发现利用现成的语法框架进行语言对比,会产生很多误区,比如,汉语没有比较级,可是人们常常比附英语比较级,认为“比较好”比“好”程度更高。一位马来西亚学生从中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中国人有时说“比较好”是表扬的意思,有时说“比较好”是不满意的意思,那么“比较好”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引起了全面的讨论,也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笔者因此指导研究生写出了一篇专业论文。   仅仅一个任务,就挖掘出一系列研究方法,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个过程让师生都受益匪浅。对于如何设置任务,笔者有两个原则:一是任务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而设,只有学生感兴趣,对他们有用的任务,才能让他们保持好奇心;二是任务要让学生能有成就感。通过教师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就会带给他们莫大的满足。学生通过使用语料库,发现了汉语中有大量“比较好”级次低于“好”的情况,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汉语中的“比较好”不同于英语中的“比较级”,使他们信心十足。
  三、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寻找方法
  除了设置任务,教师进行方法方法论的引导也离不开课堂提问。提问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课堂提问不限于教师,让学生开口提问,会带来更多惊喜。在课堂上,我对学生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营造出提问的良好提问氛围。我还试着把学生主动提问纳入成绩管理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上文介绍“对比分析”理论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到大量都是学生提问的问题。
  好的提问,会让事实更清楚,论证更严密、逻辑更清晰,从而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方法和方法论的训练。为了引导学生注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来源、背景和方法,我经常使用提问的技巧来引导学生。每堂课都以提问为开端,以提问为结束。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和老师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每次课的内容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堂课如果没有几个好问题,我就会觉得这堂课是不够成功。
  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有效提问?本人有两点意见供参考:
  (1)是回到最简单的问题上,越简单越好。简单即是跟学生日常生活有关。教师要提问,其前提就是要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提出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把学生引导到发现问题的路上。笔者认为,二语习得课程可以归结为“人们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这一核心问题上,围绕这一问题,我进一步简化问题为:一个人学会二语,什么因素在起作用?面对学生的茫然,我又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日常问题:外语是靠老师学会的吗?自己在家能学会吗?通过背诵词典能不学会?有的商贩的英语为什么那么好?罗列出来一大堆,都是对二语习得有影响的因素。怎么梳理出头绪来?教师在此时提出分类的方法。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将这些分为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以及次类:生物因素、语言因素、情感因素等等。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笔者深深认识到,越是简单的问题,越需要大智慧,而大智慧又皆建立于正确的方法之上。
  (2)是多提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事先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答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视情况自由回答。开放性问题往往紧密结合应用,在教学中可以让教师以一个平等的交流者身份与学生交换信息,引起学生交流及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如在介绍中介语理论以后,我提出了问题:怎样才能了解到留学生的实际习得情况?学生七嘴八舌讨论,有的说要找到他的作文看看,有的说要一直跟踪他的作业,有的说要看看他的某一个句型使用的情况,有的说设计一些考试题考考他等等。教师趁机介绍研究中介语的方法:必用场合分析,频率分析,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的三性分析等等。最后让学生评价这些方法的优劣。
  “提问”本身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提问,就成为好几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题目。运用提问的方法还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可以简单,可以发散,但是最后教师一定要总结归纳,使学生回到方法和方法论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曹贤文. 明德模式与中国大陆高校基础汉语教学常规模式之比较[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
  [2]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2\1982.
  [3] 曹贤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 2009(6).
  [4] 桂诗春,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5]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西南大学立足学校办学传统,统筹校内办学资源,基于“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的改革思路,构建学生发展分层、学科教育分类、课程教学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综合改革,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个性发展;模式改革;“五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原因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摘 要:福楼拜作品《包法利夫人》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经典篇目,小说男女主人公查理和爱玛可谓一对怨偶,他们的结合以悲剧收场。究其婚姻问题的原因,爱玛固然难逃其咎,查理亦非完美无缺。他们一个醉心于虚妄的幻想,一个满足于平常的生活,终于渐行渐远,酿成悲剧。当爱玛遇上查理,因彼此大异其趣而似乎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然而,假设爱玛与查理能够多为对方着想,在差距中积极寻求彼此靠拢的途径,那么两人渐行渐近、乃至携手并
期刊
摘 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就业鸿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构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方式。  关键词:就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式  高等学校是以专业为单位而开展高层次教育教学的场所。对高校而言,提升学生就业能
期刊
摘 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整体思路和契机。计划虽好,担忧仍在,其落实更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为此,首先要抓住其“卓越计划”的属性和主要精神,即鼓励法学教育的多元化、职业化和创新性;其次,要明确其“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其三,要根据学校特点、项目要求和社会需求,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其四,要关注细节,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方法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应突出“应用”核心,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会计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塑造“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行的会计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跑偏”现象,致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切入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能
期刊
摘 要:社会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专业结构调整则是高校培优汰劣的过程。针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宁波大学秉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在有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增强了大学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优化机制  专业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科与理工科学生混班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环境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探索改进该模式,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具体门径。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堂环境;混班;感知差异  一、理论背景  课堂环境一般指课堂中的社会心理环境,也被称为课堂生态、课堂气氛或氛围。具体指课堂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及状况的总合以及课堂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和课堂心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着力点。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年来,通过校企结合、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实践探索了研讨式、项目参与式、暑假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方法;研讨式;项目参与式;暑假顶岗实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我国高
期刊
摘 要:仰恩大学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着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仰恩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探讨民办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在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的民办高校,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仰恩大学建校以来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建校之初,仰大便重视素质教育,提出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系统分析、研究与实践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融合中法两国工程师培养教育,定位于国际通用工程师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融合为手段和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构建适合于本土的国际教育平台,形成了我国多元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一种研究与实践模式。  关键词:国际化;通用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近一二十年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