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静”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内容(上)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诊法与证候研究室主任陈小野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理论、中医动物模型理论、中医动物模型实验三个主题的研究工作,均有所建树。2008年底,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小野先生的一部新著《层次/舒展:入静养生的原理》。在这部著作中,陈小野先生对中医的一个重要领域——入静养生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他以融合了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医传统理论的独特观点,对科学相关领域长年来积累的大量入静养生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分析、整合,揭示出了入静养生之所以会产生极佳效果的深层次原因。陈小野先生所做的这项工作有助于中医养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入静养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从而能为促进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入静,是中医传统养生法之一——气功的核心内容。气功锻炼强调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并要求三调合一。而调心是三调中的重中之重,失去调心的气功等于失去了灵魂,丢掉了本质。调心是什么?就是入静。入静要求凝神定志,排除杂念,最终使精神意识不执着任何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不少方法可用,如意守法、存想法等等,但九九归一,最后都是帮助入静,进入虚灵的状态。入静,能使身心发生变化,产生种种良好的效果,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在近代,披露于报刊杂志者也不知其数。特别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对气功入静的状态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结果,证明了入静能产生有利于身心的效应。
  在基础研究方面,对入静状态时的脑电研究工作做得最多。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入静时,脑电波频率降低,额叶改变十分明显。如入静时脑电图呈现α波活动增强,波幅加大,各区域的α波趋向同步。提示大脑皮层处于广范围的内抑制过程,入静可以改变脑功能活动特性。入静的效果主要是使神经中枢尤其是交感中枢处于安静抑制状,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尤其是高级中枢的功能与恢复其耗损。伴随着脑电的变化,其他生理指标也发生相应变化,如诱发皮肤电位下降20%左右,末梢血管扩张,体表红外辐射明显增强。入静时周围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加,显示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提示入静可缓解过度应激反应,强化免疫功能。入静时耗氧量降低,血糖减少,表明机体能量储备增加。
  在临床研究方面,科学实验证明,通过入静,多种疾病都能获得痊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经二十多年反复临床实践,证明气功入静对治疗高血压病有独特作用,气功对降低和稳定血压确有效果。气功入静时,胃蠕动的频速时间和波行时间,都比功前有加快趋势,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此外,气功入静对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都有独特的效果。
  表述以上结果的文献报导被大量引用在陈小野先生的著作中。据粗略估算,陈小野先生著作引用的文献数大约在600篇(部)左右。除一些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人文科学文献外,大部分为气功科研的文献报导(从这一点来看,陈小野先生的这本著作也可被视为气功科研资料之集大成者)。为了保证所引用文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陈小野先生特别看重文献发表者的科学素养和道德操守,其所引用的文献,多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发表的科研报告。
  对入静养生进行研究的文献报导是大量的,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并且涉及了人体系统的各方面。综合这些报导加以总结,关于入静养生的原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级神经系统在入静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即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是人体各系统产生效应的原因,是人体自动调节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不受干扰而发挥作用的结果。应激反应是疾病之源,而放松入静的作用就在于消解应激,因此对防治疾病有效。陈小野先生以这些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加以阐发,把现代科学强调的生命功能和传统中医强调的生命层次结合起来,提出独特的有关生命活动的“层次——功能”学说,并以此来条分缕析地阐述入静养生之所以会产生极佳效果的原因,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入静养生原理的认识。
  以下结合笔者的个人读后体会来介绍并阐发一下陈小野先生这本著作的主要观点。
  陈小野先生首先把生物体系统及其功能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
  高层次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层、额叶(大脑皮层最高层次结构)、交感神经、显意识活动(生物体最高级的功能)、识神。
  低层次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层下结构、副交感神经、潜意识活动(生物体低级功能)、本能、元神。
  陈小野先生的观点有五:
  观点一: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有抑制、干扰的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强度与生物体的层次级差之大小成正比例关系。
  举例说明。生物体的大脑皮层是高层次系统,它对低层次系统如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消化、免疫系统等有抑制、干扰甚至支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生物体,强度是不同的。比如人在大脑遭到损毁后,其他系统立即停止活动,说明人的高层次功能对其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支配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低层次功能难以独立发挥作用。低等动物则不然,如甲鱼,斩去它的头,它的身体仍可爬动。说明低等动物的高层次功能对其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支配作用是弱的,低层次功能可以独立发挥作用。人和低等动物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别,就因为两者的高层次功能与低层次功能之间的层次级差不一样,前者大,后者小。
  观点二:高层次功能有脱离低层次功能的约束而升高层次的趋势,且这种趋势的强度与生物体的层次级差之大小成正比例关系。
  看看生物体在应激反应时的表现吧。生物体的情绪(高层次的功能反映)在一般情况下,受本能(低层次)约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但在应激反应时,会突破原有范围,这就是升高层次。而不同的生物,因层次的级差有异,所以升高层次的强度也不同。如人类,高层次功能(大脑皮层等)特别发达,与低层次功能之间的级差极大,因此其七情六欲(高层次功能的表现)在应激反应时的表现(升高层次的趋势)就特别强烈。而低等动物则相反,高层次功能欠发达,故与低层次功能之间的级差小,因此,其情绪在应激反应时的表现(升高层次的趋势)就显得微弱。
  观点三:生物体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的强度,与高层次功能摆脱低层次功能约束而升高层次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人的情绪特别紧张,即高层次功能脱离低层次功能的约束而升高层次的强度特别大的时候,低层次系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反应。如情绪的波动大,低层次系统的消化功能就会出现异常,人就会变得“茶饭不思”、“食不甘味”。而低等动物不存在这种反应或反应微弱。
  (未完待续)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现年100岁的曾思玉老将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离休前曾担任过武汉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现今,这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将军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思维敏捷,耳聪背挺,一点也不“老糊涂”。令人称奇的是这位百岁老寿星近几年自己动手创作出版了《烽火岁月》、《八年抗战》等4部长篇大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不久前,笔者来到闻名遐迩的大连红军村采访了这位百岁老寿星,他畅谈了自己的健身之道,即长期
从前,有位国王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国王在上朝时对大臣们说:“我打算把它做成一枚戒指。我想在戒指里塞进一张纸条,上面写一句话,让我哪天走投无路时看到它便能转危为安,同时也能对子孙后代有所裨益。纸条不能太大,所以这句话必须短小精悍。”大臣们都学识渊博、聪明睿智,起草事关国家大计的条款法令对他们来说都是轻车熟路,但寻找能救国王于水火的寥寥几个词,这可难坏了他们。在场的人冥思苦想也没有结果。这时,国
什么样的人能长寿?我们听过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秘诀,媒体也不断报道出医学专家对长寿的新研究,但哪些适合国人借鉴?最近,国内权威专家从众多长寿方法中筛选出以下几种,只要坚持做到这“三慢四快”,长寿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三慢”给身体调整的时间吃饭速度慢一点:可能你真得很忙,但这不该成为吃饭狼吞虎咽的借口。要知道,我们的胃不是敞开口等着你往里倾倒食物的大袋子,整个消化系统都需要时间来处理食物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50名有各种精神创伤而没有器质性疾病的人进行对照试验。6个月后证实,那些认真写日记的人,各项免疫指标得到改善,就医次数减少,精神状况明显改善,而不写日记的人则没有这种改变。有一位严重失眠的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将卧室以黄、白二色修饰,避免青色和红色,不久,失眠不药而愈。日常生活中,人们用眼时间太长,当出现两目昏花视物不清时,若看一看绿色植物,则症状会大有改善。当人们心情烦躁或身体
观点四:此观点是从上述三个观点推导而来。  人是位于进化顶级的生物,因此在所有生物体中,其各功能层次间的级差是最大的。因此,在人的场合,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的强度最大,这就造成了低层次功能状态的失常。所以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观点五:此观点从观点四推导而来。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使低层次功能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对美丽善良的同胞姐妹,为解救受洪水、山火之苦的黎民百姓,来到几间,立誓“不为桀纣害黎民,宁为草芥利苍生”。妹妹彩日夜兼程来到一个山寨,看到正在和白虎博斗的乡亲们鲜血横流,伤亡惨重,奄奄一息。彩情急之下就用自己的鲜血救治伤者,结果牺牲了自己。乡亲们把彩埋在了密林深处的黑土地之中,夏去秋来,埋葬彩的地方长出一株犹如碧衣仙子手中托着红绣球的植物,这株植物能治疗金疮箭伤,能使人强筋健
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香港中西医研究院院长朱鹤亭(道号玄鹤子)现已是97岁高龄,但依然鹤发童颜,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头顶上的发髻轻轻挽起,一派仙风道骨风范。朱老自幼承受家教,学道家养生术,并习医练武。在读中学和入北京大学学习时,他又研修中西医理论,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他曾先后著书《人生与养生》、《养生之道锦囊》、《健康是福》、《玄鹤子益寿箴言》等,并在香港《信报》
上世纪30年代是丘吉尔政治上失意的岁月。在一次小型午餐会上,有人对丘吉尔感叹:“我看谁也比不上你。你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事件不是今天的年轻人所能遇到的!”丘吉尔认真地说:“每个年轻人都有他自己所处的时候和机遇。在我20岁时,我的军饷总是不够花,所以我不得不靠借贷度日,这使我无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于是,我开始奋发图强,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以争取自主。我懂得没有钱就没有自主,只有争取到经济独立才能有正直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科技的广泛普及,人们生活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现代科技在给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时尚病”,被心理学家们称之为“都市综合征”。快节奏综合征没有急事的时候,在地铁站里也要一路小跑,整日与繁忙的工作打交道,偶尔闲下来反而内心不安。不少长期处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因为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从而产生种种快节奏综合征的症状。对策:想办法“忙
误区一:吃水果可以代替蔬菜营养学家认为,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其理由是:大多数水果所含有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等比浅色蔬菜含量少,而浅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又比绿色、黄色蔬菜中的含量少得多。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必须依靠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来维持,以使其经常保持弱碱性,才能保持机体的正常机能。一些家长平时只给孩子吃水果,而对蔬菜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实,蔬菜中含有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