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

来源 :华北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普通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型HS 86-11 细胞胚胎学连续切片观察:在胚囊形成过程中,从造孢细胞出现至八核幼小胚囊期,行有性生殖.可观察到有性生殖典型特征;八核幼小胚囊形成至成熟胚囊期,卵器发生一次核内有丝分裂,分裂后的两个子核进行融合;卵细胞在开花前两天,提前发育,行单性生殖;去雄后的小花内,卵细胞自主发育到二核幼胚阶段,与静止时期的极核细胞或极核自主融合后产生的次生大细胞及完整的反足细胞,同时存在;开花后,卵细胞始终保持领先发育,形成提前分化的幼胚与落后的游离胚乳核.
其他文献
分析了30份山西冬小麦品种的诸性状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千粒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较大,第hm^2穗数次之,株高的效应较小。
0.01~10mg/L的IPT能够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数目。与此同时,种子根的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显著提高,而iPA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后,种苗种子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x)的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上升。
利用小震调制比方法的时空异常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近几年震前小震调制比的空间异常变化与有感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为,利用震前小震调制比的空间异常消失可进行有感地震甚至中强地震的地点预测。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全国冬播麦区48个小麦主栽品种和优良品系在15个地区于1995 ~1996年度种植的多点试验数据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解释G×E互作明
用黑麦总基因组DNA做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小黑麦×普通小麦3个衍生系930553、9305606和930612的黑麦染色质。荧光原位杂交显示这3个品系都有1RS染色体臂与一小麦染色体臂发生易位。易位的断点在
利用椰壳制备的固体炭磺酸催化环氧苯乙烷的醇开环反应。考察了椰壳炭磺酸催化剂用量,溶剂对产率的影响。比较了椰壳炭磺酸与磺酸树脂、对甲苯磺酸和硫酸氢钠等传统磺酸型催化
应用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40余份宁夏水稻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和5个碾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组性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每穗实粒数与整精米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