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尔多斯市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提出了加快鄂尔多斯市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鄂尔多斯 煤炭经济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现状
  (一)经济实力优势
  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密集地区之一,既是能源生产量不断增加的城市,也是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的城市。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机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化工等能源产业以及循环产业,着力打造国家重化工基地,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群。
  中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内蒙古的生态功能定位是限制开发。在“十二五”期间,“五加一”的能源开发总体格局中,鄂尔多斯盆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处在转型中的鄂尔多斯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得“如何承接和科学发展煤炭产业,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这一问题提升到了要求更高的阶段。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坚持工业主导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筑起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攻克难关,努力实现经济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始终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截止到“十一五”最后一年,即2010年,鄂尔多斯市GDP突破了2000亿大关,达到了2643.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2%,人均GDP上升到20800美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91.5,增长率为22.1%,在总体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快,对GDP的贡献率是68.7%。
  (二)生态环境劣势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短时期内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所获得的GDP的高速增长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尽管关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于环境的发展是否造成约束”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经济大规模的发展会使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可以感受到的后果是,虽然数据显示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环境每况愈下,沙尘暴在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频繁地光顾这个城市。
  2010年鄂尔多斯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入是160.40亿元,比2009年增长4.6%,占GDP的6.1%。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鄂尔多斯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27%,控制在20.1万吨以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66%,控制在2.5万吨以内(引用《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各旗区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通知》)。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部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污染物减排任务。
  但是,停止经济的发展以维护生态环境也绝非明智之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鄂尔多斯市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煤炭产业发展瓶颈
  从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开始调整能源企业产业结构,进行煤矿产业的整合与重组,采矿与开采行业逐步走上了正规化、机械化的道路。这样一来,耗能大、环境污染排放量大的小煤矿和煤炭企业倒闭了,但煤炭的产量却不断提高,供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引进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使得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所占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2005年,即“十五”末期,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是65%;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是60%,比例有所下降。有关专家预计,在未来40年里比重仍然保持在50%以上。
  然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总有被开采完的一天,仅仅依靠节能减排,只是推迟了资源耗尽的事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资源的约束,环境的恶化使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加之水资源的短缺使煤炭产业的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鄂尔多斯市这样一个生态脆弱而又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来说,“荷兰病效应”、“资源诅咒效应”是众多学者讨论的重点也是热点。面对学者和人们激烈的讨论,政府和学者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针对资源禀赋丰富的鄂尔多斯市,政策号召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把“低碳”、“节能”、“循环”的思想贯彻始终。
  二、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环境与生态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煤炭产业转型,研究和开发实现煤炭产业转型的技术,逐步使现有煤炭产业向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潜力。通过对煤炭的提炼、液化和深加工,使其变为化工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建立煤化工循环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鄂尔多斯开展的煤化工项目有煤制甲醇项目、煤制油项目、煤液化项目等。
  鄂尔多斯在化工产业的发展中要注意总体规划,建立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其目标是既要实现产品升值的目标,也要实现节能降耗,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培育并且规划能源工业园区。可按如下图所示的思路建设工业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并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关键在技术,而一项技术从发明到应用要经历一个过程。基于现在鄂尔多斯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煤化工产业的成熟程度,以及煤化工产业自带的风险性,建议在现阶段将煤化工产业做精细而不是做大。而且,鄂尔多斯本身水资源的缺乏也决定了煤化工产业不能大规模发展。
  (二)建设好生态环境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的西南部,生态环境比较复杂,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常年风沙大,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工业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究其根本原因:1.产业结构粗放,结构不合理,开采力度过大,在生产过程中环保措施做得不够,而且在重化工业发展的这些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积累了很多环境隐患,治理难度大;2.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是我国的边疆生态屏障,国家对该地区的定位是限制开发;3.环保制度和环境政策不够完善,仍有待创新。环保制度和环境政策也是社会诱导结构的一部分,它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支撑的作用。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离不开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包括生态承载力,生态被破坏后的还原能力。由于这些指标很难量化,而且不易被人察别,或是即使观察到了也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这样就会使环境政策的制定困难重重,而且实施的结果很可能由于错误的理解起到反作用。《鄂尔多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市污水处理率从2009年的78.3%提高到2010年的86.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9年的49.4%提高到2010年的85.1%;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从2009年的27.3%提高到2010年的29.1%;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在环境的治理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生态环境政策的合理性依赖于对生态环境动力系统和变量的全面了解。就鄂尔多斯自身的地理条件来说,近几年环保力度不断加大,防风固沙和绿化工程继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引进科技技术缓解环境污染。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创建低碳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发展水利工程,健全产权制度,制定合理的环保指标指示器。
  三、鄂尔多斯市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煤炭经济转型政策和环保政策
  鄂尔多斯市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把握好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的政策指向,制定转型发展的方针政策及诱导措施。在引进投资项目的时候政府要发挥好把关人的角色,对于一些响应国家政策的低碳型、技术型产业应该主动引进,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要坚决拒绝引进。
  在环保方面,用GDP的增长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的做法是不值得推广,但在现实中往往又是不得已的。无论经济对环境的作用有多大,始终替代不了环保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健全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排放的可量化指标,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对重点污染源实行驻厂监督的监管方式,及时淘汰和升级落后产业,加快减排工程的建设,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
  (二)加大研发和引进高新技术
  煤炭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加大对煤化工产业技术研发的投资,加快对煤化工相关产业技术的研发,赢得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同时引进可以短时间内吸收和消化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在技术不成熟的阶段争取获得与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合作的机会,改善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向煤化工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的转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水平、高含金量的人才,企业在员工招聘中要广集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长远战略规划。
  (三)发展“非碳”产业
  依靠煤产业的扩散效应,吸引高质量的企业项目、高素质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城市金融结构体系,改变单一的产业增长方式和环境条件,不仅构建好实体经济,也要建设好虚体经济,完善城市建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以往“煤炭城市”的称号,建设新的、绿色的、环保的鄂尔多斯市。
  
  参考文献:
  [1]任莉芳.浅谈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双赢”决策[J].经济师,2011(1).
  [2]田嘎.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J].企业研究,2011(2).
  [3]李庆华,邓萍萍,宋琴.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 (2).
其他文献
阐述了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成人教育立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我国制定《成人教育法》时机成热,强调我国成人教
合理地制定一个森林收获调整方案,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收获调整方法,往往由于林龄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不能体现在调整期内有最大的收获量,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经验交流与培训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力度,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与优化,尤其要从战略高度积极主
<正> 辽宁省首届金融理论讨论会于三月二十九日到四月二日在沈阳召开,就我国银行在四化建设中面临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三十五位同志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会议开得生动活泼。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我国银行的性质问题我国银行的性质问题,关系到银行在四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与会代表对这个问题充分发表了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赞同现行的提法:"人民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
一、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增强民本意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它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民生目标的有力保障。财政部门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高度认识社会保险工作,积极主动加强社会保险基
当今社会并不缺乏热度和引人眼球的热点,但当“奥克斯速度”、“奥克斯现象”一再出现在人们眼前并得以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记之时,讨论奥克斯热度不减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它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上全党的议事日程,抓住
<正> 自一九五○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已经三十年了。现在,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新时期,国民经济正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现金管理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一)改革过去实质上是单一计划经济的作法,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而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的作用将大为加强;(二)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的体制,实行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手段和行政办法相结合,经济手段将起重要作用;(三)企业自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近日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业经济目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初步预计,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今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透露说,全国煤炭年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2.4亿吨,每年以1.8亿吨的幅度激增,今年上半年全国煤产量达到17.7亿吨,同比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