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备战2017年全运会男子足球队后卫训练负荷特征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其中体能是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全面发挥训练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在当今的足球比赛中,攻防转换速度加快、对抗愈趋激烈,对足球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时要科学化训练。随着现代足球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运动训练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结合,才有可能不断推动运动水平的发展。而我国男子足球运动成绩始终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后备人才的数量也减少到18万,与西方足球强国差距明显,因此,完善我国青少年训练模式,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近年来随着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的引入,采集分析比赛或训练中行数据,量化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负荷特征,为训练负荷的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力求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负荷指标的确定
  足球運动是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运动负荷的安排是运动训练过程的核心部分,训练负荷必须与比赛负荷紧密联系,不同位置在球队的任务和分工各不相同,所承受的负荷强度和能量消耗也存在差异,运动员在承受运动负荷强度,心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心率指标作为比赛监控指标如今已经应用到多种运动项目,可作为衡量机体对比赛负荷刺激反应程度和生理变化的指标,心率能够反映出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比赛中的跑动特征和真实的训练水准。比赛的平均心率反映了整场比赛的心率水平,而比赛中不同强度心率及持续时间代表比赛负荷强度。有研究者将心率分为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三个强度区间,本文采用心率作为反映比赛负荷的指标,将心率分为6个区间,分别是:<115b/min、115—130 b/min、131—160 b/min、161—170 b/min、171—180 b/min、181—220 b/min,对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男子足球队后卫球员比赛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2.2 后卫球员上下半场心率变化特征
  应用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对,队员甲后卫上半场心率特征监测发现,由表2可知上半场该运动员的最大心率为204b/min,大部分时间是在<115b/mind的心率区间活动,占上半场运动时间的46.7%,131-160b/min持续的时间占上半场总时间的25.9%,说明该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较低,171-220b/min该心率区间占上半场运动时间的6.5%。
  2.3 后卫球员上下半场能量代谢变化特征
  应用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对,队员甲后卫上半场能量代谢特征监测发现,上半场72.5%的时间实在<10w/kg该区间内活动,活动距离为2384.1m,>55w/kg该区间的活动时间为0.4min,占上半场活动时间的0.9%,该区间活动距离为120.8m。
  3 结论
  通过应用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对,队员甲、队员乙后卫不同时段心率和能量代谢变化特征的监测,可以清晰地掌握运动员负荷强度的变化情况,依据比赛中队员甲、队员乙最大心率百分比所划分的心率区间和不同心率区间的百分比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运动强度进行评价。即使同一后卫位置的队员甲、队员乙在比赛中所承受的负荷强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发现,队员甲后卫球员比赛中所承受的负荷强度偏低,高强度活动占据较低的比例,并且低强度区间的能量代谢活动占较大比例,比赛的负荷强度对,队运动员机体的刺激程度较小,而队员乙后卫球员比赛上下半场大强度持续时间所占比例较大,该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较大的负荷强度。现代足球攻防节奏越来越快,球队对后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后卫更多地前插助攻,在由守转攻时,后卫需要积极地通过快速地跑动回到本方半场,对后卫的体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只有充分的了解运动员比赛中的负荷特征,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训练,为该位置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撑,从实战出发,确保训练的科学化。
  4 建议
  从运动员的心率角度来看,能较好地反映比赛中运动员负荷特征,能够有效的监控运动员的机体状况,比赛心率应结合运动员比赛中的最高心率进行分析研究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变化特征有助于专项化体能训练的安排,在备战全运会期间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特征来安排运动员负荷强度。从能量消耗角度来看,应用GPSports运动训练监控系统获取运动员比赛中的能量消耗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强度,能够较直观的为教练员提供准确的能量代谢值,为教练员安排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运动员训练或比赛中合理地安排能量或营养的摄取。教练员应根据比赛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负荷特征,来安排适宜负荷强度的运动训练,以刺激运动员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力求提高运动水平。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问题教学法作为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有利于激活古板枯燥的数学课堂,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针这些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高中数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核心素养是目前国内外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归纳法等方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探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素质的形成;体育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
期刊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后进生始终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也是教育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然而,赏识教育为我们提升后进生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依据。赏识教育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為一种教育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赏识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会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精神。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健康意识、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上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体育核心素养应该从日常的体育项目中选择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
期刊
为了响应国家全民运动、终身运动等的号召,初中体育课堂通过应用“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手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提高學生体育水平的同时切实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教学体制的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够在学习上、在各方面有去奋斗和拼搏的资本。近年来,为表重视,教育部多次下发通知和规定,
期刊
班会课是学生理想培养与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课堂引领下的高中班会课在实践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在直接面临高考的高中阶段,班会课存在诸多问题,比如:1. 班会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经常沦为填鸭式的说教课;2.学生缺乏兴趣,被动接受,从不主动参与;3. 一些班主任对班会课在德育工作上的价值认识不够,缺乏指导;4.班会课的设计、开发与实施缺乏引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深入讨论、反复琢磨,对道德课堂引领下的高中班会课程形态进行实践与探究。
初中物理是一门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的学科,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要开展对应的实验教学,无论是物理概念还是公式都可以通过实验做出证明。所以,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使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更加简单。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具有探究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科学区学习环境是重要支撑,有利于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充分激发出来。本文从幼儿园科学区学习环境出发,首先对其正面价值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创设策略。
信息时代下,各行业已开始运用网络技术对生产和经营等环节做到改善,学校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极大程度结合,旨在营造新颖且独特的授课气氛,使学生饱含热情参与其中,锻炼其综合能力。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带着前瞻性思维,巧用先进技术设计出多元教学方案,同时借助不同技术搭建出体育资源平台,将教学难点做到逐一突破,构建出新时期下的高效课堂。  高中正是锻炼学生身体技能的阶段,体育教师应带着前瞻性思维将信息技术与
期刊
目的分析探究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从我校高二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班,一個班为实验班,各54人,对照班采取传统体育授课方式,实验班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对比两组教学成果。结果训练前,实验班、对照班身体素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实验班男生、女生的100m、1000m/800m、立定跳远、20×5往返跑和坐位体前屈成绩优于对照班,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