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怎么盘?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阶段怎么干?
  5月10日至13日,经济日报连续4天刊发“领会当前经济工作关键词”系列评论员文章,就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进行权威解读。4篇文章分别是《行稳致远 进而有为》《突出主线 贵在细实》《守住底线 防控风险》《把握好度 量扩质升》。
  行稳致远 进而有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突出强调“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明确要求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这是我们党基于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重要部署,对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以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分关键。
  稳中求进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思维,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并运用到经济工作之中。“稳”与“进”是紧密联系的,坚持稳中求进,必须把“稳”与“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有耐力,动要有秩序有韧劲,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只稳不进难发展,只进不稳行难远。
  越是爬坡过坎,越要坚持稳中求进。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我们面对的问题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越是挑战严峻、困难重重,越要以坚持稳中求进来从容应对,越要把握新情况下的新要求,聚焦主要问题,把“稳”和“进”辩证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做到见事早、反应快、工作细、出手准。
  稳中求进之“稳”,不是停滞不前、重复老路,而是以稳应变、务实前行。当下坚持稳中求进,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存在的量大而质不优、质优而牌不响等问题也必须重视,这就要求瞄准痛点难点,对症下药。比如,从强化资金投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成果应用转化入手,推进制造业技术先进化;坚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三管齐下”,加快制造业结构高端化;持续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制造业发展环境优质化。
  稳中求进之“进”,不是速度优先、一味求快,而是质量优先、以进促稳。当下坚持稳中求进,要把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作为“进”的关键招数。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把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落到实处。这样的“进”,既能巩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又能应对稳中有变的复杂形势;把“进”字文章做实,我们就能在不断解决矛盾问题中开创新局面。
  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有风有雨是常态。面对风雨,让“稳”的基础更扎实、让“进”的鼓点更有力,就能奏响雄浑激荡的发展乐章。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夯实“稳”的定力、“进”的信心,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奋力开拓的闯劲、百折不挠的韧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突出主线 贵在细实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市场预期也明显改善。这是我们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仍然要聚焦主要矛盾。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对进一步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充分领会“突出主线”这个关键词,深化细化八字方针落实举措,下功夫、出真招、求实效,让这条主线“亮”起来。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既要着眼长期大势,又需研判当前形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当前主要是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化解,发展中也不时出现一些局部的、短期的波动。但总体来看,这都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是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表征”。其中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重中之重还是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也要服务于这条主线。不能因为经济形势纷繁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就行动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模糊了主要矛盾,动摇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对此,各地各部门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突出主线,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有务实的举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为深化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管总的要求。当务之急,就是紧紧围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化细化具体措施,使这个管总的要求与各地各部门的发展实际相适应、与改革实践相结合,哪里存在梗阻就打通哪里,哪个方面弱就朝哪个方面发力。不论是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做强做大新兴产业,不论是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还是扩大外资市场准入,重点都要放在以具体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时做好不同层面相关政策、不同部门协同联动等方面的衔接、对接工作,下大力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深里走、向实里走。
  还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改革的方向,而且是改革的办法。各地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都要牢牢抓住这条主线不动摇,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来开展工作,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保持定力,增强耐力,攻坚克难,以供给体系质量的有效提升,实现更高水平上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守住底线 防控风险
  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不仅要坚定信心,还要有底线思维。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守住底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当前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大背景下,读懂、重视、做到“守住底线”这个关键词,就是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上了一道牢固的保险。
  底线,一般指最低的限度,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警戒线,不可逾越,必须坚守。底线守得住,就意味着安全与稳定有了最起码的保障;而一旦底线被突破,危害与风险也就会如影相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核心利益、全局利益和根本原则上坚定不移,坚决守好底线。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另一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同时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高度警惕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注意防范容易被忽视的“灰犀牛”事件。
  守住底线,防控风险,要摸清“底”在哪里。只有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方能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比如,目前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仍然繁重等。对此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做到防微杜渐。同时,还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既下大气力化解长期积累的诸多风险隐患,也要避免产生新的风险隐患。
  守住底线,防控风险,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无论战胜哪种风险和困难,都需要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做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到处变不惊。
  守住底线,防控风险,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当前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聚焦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级领导干部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守住底线、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攻坚克难,“中国号”巨轮就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把握好度 量扩质升
  “把握好度”,是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中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的“积极”与货币政策的“稳健”均在调控实践中得以贯彻与执行。从效果来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实践证明,宏观调控的及时应对和精准有度,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迎接挑战、应对压力的重要保证。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国内外经济大势中蕴含的“变”与“不变”,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的相互交织,都对宏观调控的时机、重点、力度、节奏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是情况复杂、环境严峻,越要保持定力、增强耐力,越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统筹好总量与结构、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在宏观调控的方向掌控、时机拿捏和节奏协调上“把握好度”,特别是处理好速度与精度、力度与幅度、程度与梯度、密度与难度、高度与深度的辩证关系。
  把握好度,要在方向上不出偏差。面对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主次不分。既要注重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升;既要看到基于经济下行压力而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强需求刺激的必要性,更要持续聚焦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必须针对短期冲击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举措,但这种政策调整应该是有节制的,不是搞“大水漫灌”强刺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因此,宏观调控要立足高质量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这一宏观政策取向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
  把握好度,要在時机上恰到好处。面对新情况新变化,要盯紧经济运行变化,细心观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相机调控,主动预调、微调,做到及时有效、恰到好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着眼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又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多措并举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把握好度,要在节奏上协调适宜。各项宏观政策互为倚重、交织影响。实施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政策协同,促进相关政策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使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之间平衡协调联动。既要持续发挥好各项政策措施的促稳效应,为巩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加火添力”;又要不断释放政策协同的改革效应,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经济强省山东,鲁西南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存在。既没有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势,也没有省会城市后发带动的期许,虽说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但近年来随着各类资源的衰减,该地区转型压力骤增,尤其是“煤城”枣庄,自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经济发展明显放缓,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  “枣庄市发展的短板在镇域,潜力也在镇域。”3月11日,在加快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建设工作会议上,枣庄市委书记陈平表示
期刊
2019年5月25日,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主办、中经互联智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与杭州睿恒智库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机会”之2019经济高峰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本次会议旨在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
期刊
要发展低空经济,就要让通航先飞起来。  2021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这是“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具有标志性意义。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行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跳伞、空中体育运动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  所谓通航指的是民用航空器从事
期刊
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说过,如果过去30年最热闹的词是信息化,可能未来30年到50年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就是全球化。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全球化本身都缺乏一个系统的梳理、系统的思考和系统的储备。全球并购专家、投资银行家王世渝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次与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交织下,蕴藏着非常大的中国机会。  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非常罕见  王世渝用18年时间见证和参与了资本市场从零走到
期刊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白天鹅”,这只“白天鹅”就是科技革命。在“世界经济与中国机会”之2019经济高峰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只要抓住科技革命的机会,创新经济、变革社会,中国机会一定是伟大的。  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是指本世纪初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信息化革命、智能化革命、新能源新材料革命、生命科学革命等,将深刻影响生活方式与生产
期刊
“看全球历史,现在21世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带一路’,这个倡议会改变全世界的地理情况,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同600年前发现新大陆一样。‘一带一路’继续推进,如果找到正确的领域,投资就会有收益。”在“世界經济与中国机会”之2019经济高峰会议上,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表示,“一带一路”正在改变世界,只要找到正确的领域,投资就会有收益。  作为积极看好中国的投资家,吉姆·罗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实现了人民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国家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济总量历史上首次跨越100万亿元大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昂扬姿态,开启全
期刊
简介:  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曾参与研制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在担任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期间,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我们现在又处于哪一个时期?对于企业来说,该怎么寻找机遇?  元亨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程芳:  未来30年到50年,主要的趋势就是新型城镇化下基础设施和养老养生养智产业发展  从经济的三架马车来讲,4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从工业化、城市化和住宅商品化三个方面讲,出口是因为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期刊
2016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击败韩国名将李世石。这一标志性事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人工智能。不到4年的时间,中国已经涌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它们在各行各业的产业化都有了不错的进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智能+”预示着什么?未来人工智能将有哪些发展趋势?就上述问题,专注计算机视觉技术14年的北京盛开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开互动)CEO曾祥永接受了《经济》记者的专访。  《经济
期刊